顾炎武(1613~1682年),苏州府昆山 县人(今属江苏),原名绛,字忠清,清兵 破南京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后 世尊称为亭林先生。顾炎武生当山河易代之 际,明亡后,曾两次参与武拆抗清斗争, 力求恢复明朝。顾炎武的那种抗争并不是简单 的忠恋于旧朝,而是怀有一种民族大义在其 中。
复明无望后,顾炎武即致心于学术,矢 志不与清廷合做,曾以死相拒。顾炎武将 “博学于文”和“行己有耻”视做为人的准 则,反对空疏玄虚的宋明理学,并痛斥其时 “餍饫整天,无所用心”和“群居整天,言 不及义”的恶劣士风,积极倡导“书足以匡 时,言足以救世”的实学,提出“保全国 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出名号 召,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全国兴亡,匹 夫有责”。
顾炎武勤恳治学,将日常心得随 手记录,长时积累而著成《日知录》一书。 《日知录》考辨精深,会通古今,涉及经 义、史学、吏治、财赋、舆地、艺文等多个 范畴,不只见解独到,并且言必有据,创始 了清朝考据之学的先河,更是引领了一代学 风。然而,与后世学者差别的是,顾炎武绝 非一味浸淫于故纸堆中的学者,不只读万卷 书,并且行万里路,普遍停止实地考察,将 书中所得与社会现实停止比勘和辨证,表现 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的精神。
顾炎武仍是十分 出名的语言学家,著有《音学五书》,不只 有着理论上的出色建树,并且有着大量的实 证阐发,他也因而被看做是汉语古音学研究 的重要奠定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