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说法一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用“清明” 之语,庆祝水患已除,全国承平,于是有了清 明节。
说法二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 兵伐纣,牧野一战,大败商师,平定全国。为 此,周朝在制定历法,确定二十四节气时,将三 月节定名为“清明”,标记六合明朗明净,既明 物候,又明政绩,届时焚火庆祝,春耕起头。
说法三《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阐明: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说:“春分后十五日,斗 指乙为清明。”《孝经纬》记载说:“斗指乙为清 明,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 争》也以“皆洁齐而清明”阐明“清明”之义。
清 明节做为农事季节的标记,是起头春耕播种。 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 照、降雨各方面倶佳而得名。
说法四春秋时代,晋国令郎重耳流亡在 外,生活艰辛,跟从他的介子推不吝从本身的 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果腹。后来,重耳回到晋 国,做了国君,封赏所有跟从他亡命在外的随 从。
唯独介子推回绝承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 居绵山,不愿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 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敬母亲,必然会带着 老母出来。谁知那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 死了,晋文公从介子推身下掏出一片衣襟,上 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 下做鬼末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假使主公心 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 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命令每年的那一天,制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食生冷的食物,那 就是冷食节的来源。第二年晋文公率寡臣登 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去活来,长出了翠绿的 嫩条。
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 全国,把那一天定为清明节。跟着时间的迁 移,冷食节的风俗渐渐融进了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