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围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规定的,属于阳历的范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根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首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灿烂成就之一。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别离表达四时的起头。“立”即起头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达炎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达日夜长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那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摆布。
雨水——表达降水起头,雨量逐渐增加。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冬眠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那时气温上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摆布为惊蛰。
清明——含有气候晴朗、空气清爽明洁、逐步转热、草木茂盛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加,大大有利谷类做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做物的籽粒起头灌浆充沛,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此日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做物成熟,夏种起头。每年的6月5日摆布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完毕的日子。它们别离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摆布。
白露——气温起头下降,气候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珠。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冷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珠,渐有冷意。
那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气候渐冷,起头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起头降雪,小和大表达降雪的水平。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摆布。
小冷、大冷——气候进一步变冷,小冷还未达最冷,大冷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摆布为小、大冷。
24节气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