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第(1541~1617) 中国明代音韵学家。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万历时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后致仕回里,专注研究古音,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克不及以唐宋今音为原则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
他明白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看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做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曲音、异文、又读等素材做为干证,二者交相考辨,证明古音本读。条分缕析,主次清楚。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阐发,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同一关系。
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错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浩荡影响。 万历二十五年他挟书阅读祖国名山大川,著《两粤游草》,世有南方徐霞客之称。万历三十年他随沈有容赴台剿倭,深进察看台湾高山族风土着土偶情,写下《东番记》,为我国研究台湾首篇贵重汗青文献。万历三十九年再次出游,著《五岳游草》。
陈第是我国出色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又是我县闻名的躲书家。他遇书就买,躲书近二干部,万余卷,有三百多种为稀世珍本。他著作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进《四库全书总目》。
明万历四十八年卒,常年七十七岁。葬连江官岭戈沃山中。其墓为三合土修建,单人葬,深六米,宽三米。碑志嵌有“明一斋先生之墓”等字样。墓正前方约三华里处,还有一墓道碑,中书“明一斋陈先生墓道”,右书“岭东友人黄琮题,渐东门人徐亮立。”现今已列为省级文物庇护单元。
连江城西,原有“世善堂”为陈躲书处,“倦游庐”,为陈晚年著书处,惜皆已圯毁。1991年适陈第诞辰450周年,两岸学者近150人莅临连江召开陈第学术研讨会,对陈第的学术成就停止深进切磋。连江人民为了纪念那位汗青伟人,在县城中心建陈第公园,高7。
6米,手握书卷,腰佩白的陈第石雕家威武地屹立公园中心,彩灯喷泉、绿树鲜花,表达了连江人民对他的无限敬重 陈第(1541~1617) 天天指南欢送您的光临 明代音韵学家。字季立,号一斋。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万历时秀才。曾任蓟镇游击将军,后致仕回里,专注研究古音,著有《毛诗古音考》、《读诗拙言》、《屈宋古音义》等。
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克不及以唐宋今音为原则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白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看点。他考证古音,以《诗经》、《楚辞》韵例做为本证,以周秦汉魏韵文、谐声、读若、曲音、异文、又读等素材做为干证,二者交相考辨,证明古音本读。
条分缕析,主次清楚。他还对《诗经》韵例做了阐发,指出《说文》谐声与《诗经》韵的同一关系。陈氏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错误,对清代古音学家有浩荡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