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仍少年——读李连君新做《奇乡野趣》有感

11小时前 (11:24:18)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11350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700
  • 回复0
楼主

熟悉李连君教师不外两年,暗里里他爱开打趣,笑得一脸绚烂,偶尔佯拆严厉,肉笑皮僵,愈显风趣。数次碰头他给我的觉得就像一个活泼随性的“老男孩”。其实每个成年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永久长不大的孩子,李教师在不应玩儿深厚的场所会放下“深厚的面具”,让他的“孩子”活泼泼儿地跳出来玩儿——带着原生态的、乡野的脾性。

文如其人,那种性格特征也表现在他的新做《奇乡野趣》中。那是一部笔录本地乡下趣事的小说集,搜集了60余篇坊间故事。之所以说“搜集”,因为它们是李教师“操纵摘访之余的时间,遍访村落,将获得的奇闻逸事精雕细琢”而成。假设你来自于当地农村,履历过那段岁月,定会对那些人、那些事有一种似曾了解的觉得——它们就在你身边,曾经,或如今。

小说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的乡土味和调皮性。

李教师对一些熟悉的场景的描述,涉笔成趣,读之不由令人哑然失笑。如《调戏妇女》中“他俩说着闹着,趁三叔不留心,把手伸在他的脑后,柏头突然说‘撸一毛钱的’,从上到下狠狠一撸,把三叔撸得龇牙咧嘴。”那种打趣事上些年岁的人谁没有干过?又如《歪厮儿吊孝》中写道:“歪厮儿在集上闲逛,他东看看,西看看,贼眉鼠眼,觅觅着时机想顺(偷)点啥工具。”爱搞恶做剧、没个正型儿的风趣派人物,和好食懒做、游手好闲的农村二流子形象就那么活乖巧现地跃然纸上。

而那些土得掉渣儿、却妙趣横生的方言俚语,就像散落在故事中的散金碎银,冒着光儿,夺着眼:“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事”“傻子过年看界壁儿”“光着屁股推碾,转着圈丢人”“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竹筒里倒豆子,曲来曲往”“烧鸡大窝脖,有话说不出”。一读一品一想象,口谐辞给,别有风味。

至于故事中世人物冒着土头土脑的名字,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显功夫:即使当了县指导,在乡里人看来你也是光着腚长大的“狗剩头”;筹划着给村里筹资、建校、请教书先生,彰显正能量,就赐他“福子”;吊儿郎当、游手好闲就取名“混儿”;盼着添丁进口的“老丁”继仨丫头之后给老儿子取名“末端儿”;种水稻的庄稼把势就喊他“水儿”;长得水灵就喊“朵儿”;气度狭隘就喊“臭儿”;两口子一个喊“常来”,一个喊“常往”;爱占小廉价就喊“多拿点”。其他如“实实滴”“俊着说”“咧咕”“半升”“大瓢”“二环”“二扯子”……那些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幽默、接地气的名字就是小说中的开胃小点心。

村夫乡事,乡景乡情,在诙谐诙谐的语言中“一锅炖”,炖出了处所风情,炖出了人生百态,也炖出了伶俐哲思。

小说擅用抖负担身手,那觉得好似顽皮的孩子背手躲着一个工具,笑嘻嘻描述着,牵着你的兴致——你猜,你使劲猜。末端儿负担一抖,底牌一亮,戛然而行。或明或暗给你个交待,余下的,君请自悟。《酒是好工具》写罐儿全力以赴赢师傅,博出名儿;佯拆败阵输镇长,为升职。最初几杯黄汤下肚,原技毕露,镇长棋子一丢,抖出一句话“酒是好工具”,转身而往。由不得你不陆续想下往……《铁罐不值钱》中二水媳妇臭儿不让二水给三勤头处事,理由是“他送来的啤酒不是铝罐,是铁的,卖破烂,铁罐不值钱”。收尾即飞腾,把个粗里不打细里算,看似精明实则愚笨的角色抖到了新高度。而做者的写做企图和读者的再根究,也往往在那一抖中得以闪现和升华。

“往事有春秋,自是年少中,往时昨日亦如昨。”时隔20余年,“老男孩”重拾旧做,不由慨叹丛生。能够想见他其时凝重的脸色和唏嘘的长叹。是啊,人生短短几十秋,转眼青丝变白头,寡生相,情面网,人人皆演员,人人皆看客,谁人能逃脱?可喜的是,千帆历尽,征途遍履,见您回来仍少年。

通读趣事,品罢媒介跋文,心有触动。《奇乡野趣》让我看到了连君教师嘻笑中隐躲着的一双深邃的眸子,那里边有故事,有人生,有伶俐,有光线……

郑丽娜

2022年2月13日

0
回帖

回来仍少年——读李连君新做《奇乡野趣》有感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