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我的“游魂”从花港上空飘过

1天前 (01-21 21:30)阅读1回复0
大清
大清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1159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185
  • 回复0
楼主

□叶抒

食罢早饭,老妻说出往遛遛。

往哪里?

花港公园!

跨上318路公交,经杨公堤,自北往南至浴鹄湾下车,进花港公园西门,便是。

虽值初冬,杨公堤两侧光景仍然诱人。

我心被迷,昏昏然,飘飘然。

老妻欲下车,回首见我平稳坐着未动,“脑西(髓)敲出,还不下车!”做河东狮吼貌。

“脑西敲出”,是一句杭州话,有如我们临海的“魂落了”,翻成通俗话,就是“丢了魂”,或曰“灵魂出窍”。

三闾医生见我“丢了魂”,立即做法,口念咒语:“魂兮回来……”

我魂嘻嘻一笑,道:“三闾医生,待吾出窍浪游一个时辰,保准回回。”

魂出窍,成“游魂”。

我成“行尸”,跟着老妻的屁股进进花港公园。

魏庐进口。

花港公园位于西湖西南角,三面对水,一面倚山,占地300余亩。因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小溪经此注进西湖,故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

起首拦住游魂的是魏庐。

魏庐进口是一段青石阶,十来级,进门,典型的江南天井园林。

该园占空中积2000平方米,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砖木构造,古色古香。原房主经易门系民族本钱家,解放后此房收回政府所有,八十年代后破败,被判定为危房,2003年重修。园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回廊迂回盘曲,倚窗临池,红鱼戏水,流水淙淙,园内杂间松、竹、梅,点睛也。

游魂不大白,经宅为何喊“魏庐”?盼方家明示。

魏庐内景。

出魏庐,东行,有雕塑:男孩,六七岁,裸体赤身,全死后仰,手中的鱼竿拉成弓,一条金色鲤鱼浮出水面,好大。

记得几年前,男孩的“小麻雀”还嘟嘟嘟地往外喷水,不知始于何时,“小麻雀”不再喷水了。也许相关部分认为如斯不雅观,掐断水脉。

游魂嗤嗤一笑,对行尸们的所做所为,不认为然,如斯,实的“雅”了?或反倒少了几分情趣吧。令人担忧的是,若持久不尿尿,会得尿结石,招致尿毒症,岂不害了小男孩?!

垂钓小男孩。

有所忧,有所思,思之无所得,一飞冲天,逃着闲云,逃着光阴,曲至楚地,恰渔父道别三闾医生,鼓枻而往,歌曰:“沧浪之水清兮,能够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能够濯吾足。”

呵呵,所谓隐者,竟然是和泥巨匠。

飘至渭水河边,见一钓者,乃80老翁,身披青蓑,头戴斗笠,旁人唤其为姜太公。太公垂钓极为特殊,钓钩是曲的,钩上也无鱼饵,嘴里不断喃喃:“愿者上钩!”

太公,你钓的是自信!

颜实卿任湖州刺史,张志和驾船往谒。暮春,桃花,流水,鳜鱼,好美呀!游魂与烟波钓徒张志和联唱一曲,曲名《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回。

玄实子,你钓的是人生乐事!

依依道别玄实子,至永州,见柳宗元冷江独钓,游魂窃诗一首,诗名《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船蓑笠翁,独钓冷江雪。”

柳河东,你钓的是孤冷!

烟花三月下扬州,听郑燮背着包裹唱《道情》:“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船往来无牵绊。”

板桥先生,你钓的是闲逸!

板桥莞尔一笑,曰:“看后面阿谁垂钓者。”

回首一看,乃窃国悍贼袁世凯也,不由惊诧:军机大臣,您为何隐于荒村野店,演“冷江独钓”戏?

你钓什么?莫非钓的是伺机?

袁大人翻个白眼,不予理会。

好一个老袁,你傲啥,能不克不及坐上龙椅还难说呢!

老袁惶恐。

若如斯如斯,梦想或会实现。游魂故做玄虚,做个手势。

“八十三?”老袁末于启齿,且显三分急迫,“愿闻其详。”

游魂嗤嗤一笑,天机不成泄也!

兜了一大圈,飘然回到男孩身边,摸其头,曰:

钓客之意不在鱼,在其所逐也,逐名,逐利,逐闲逸,逐全国,无所不有。唯你最单纯,垂钓就是垂钓,钓不到,不怕父母怒斥,钓到了,凑一碗菜,喊声“爷爷,晚上饮酒!”

男孩紧拉钓竿,那条鲤鱼可不克不及跑掉!

牡丹亭。

告别小鱼夫,漫无目标地闲逛:没有目标,不受时间约束,时而向东,时而向南,时而前进,时而回首,不觉步进牡丹园。时已初冬,国色天香全数收起,连一片绿叶也舍不得闪现。

园中更高点,耸一亭,牡丹亭也。亭为重檐,八角,攒尖顶式样。匾“牡丹亭”三字,鎏金,茅盾所题。亭柱联,闻名书法家诸乐山书。取白居易《牡丹芳》名句:“晓露轻盈泛紫艳,向阳照射生红光。”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芍药形似牡丹。

想起“史湘云醒卧芍药圃”的情景……

行尸欲逃游魂往。

“来一张!”老妻横插一杠。游魂飘然而往。

行尸不是史湘云,也未醒酒,此处卧不得呀,只能正襟危坐。

挥一挥手,道别牡丹园,步进百米长廊,长廊顶部及两侧的紫藤,还有几分绿意。廊下流客很多:有跳舞的,有闲聊的。一小孩撕一把面包屑,抛进湖中,害得水中锦鲤翻腾,激起千层浪。不知小孩力微,仍是另有他图,手中的面包屑,一半抛进湖内,一半落在岸上,招来麻雀,叽叽喳喳,先是三五,继之七八,最初成群围着小孩转。看,我脚下也有几只,一点不怕人。

走走转转,已近苏堤,左前方是一片平平坦展的草坪,坪实大,草还绿,如果倒回少年,魂未出窍,行尸会在草坪上翻一百零八个筋斗。

草坪中心兀立太湖石假山,山上绿树成荫,树荫下躲一亭——躲山阁也。

清钱澄之有《躲山阁集》,曰:“躲山,谓躲之于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指《史记》),躲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债),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前人以著做未便问世,因而躲于山中,以待后人发现。”

躲山阁是红栎山庄仅存的一座庭园小品。

红栎山庄,占地十余亩,高云麟的别墅,亦名豁庐,俗称高庄,光绪三十三年(1907)建造。

高云麟(1846—1925年)字白叔,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祖父高锡恩是杭城首屈一指的名门看族,人称“高半城”。

钱塘吴庆坻《蕉廊脞录》:“光绪间,高白叔舍人筑红栎山庄,有且住轩、小仇池室、躲山阁、鸥渡、田田榭、听雪、荦确亭诸额,室宇精洁,纯朴无华,骚人骚人每乐宴游于此。”

高云麟的曾孙女高诵芬(1918—2005),著有《山居杂忆》,以人物小传的体裁,笔录了她身边二三十小我物,有家人,有亲戚,也有仆人。娓娓道来,内容琐碎,却写尽杭城旧日的情状风物,读来颇有情趣。

红栎山庄毁于抗战期间。遗憾!

躲山阁亦名鸥渡亭。

马一浮纪念馆。CFP供图。

躲山阁右侧为蒋庄。

蒋庄,为无锡廉惠卿所建,原名小万柳堂,旧称廉庄,后易名兰陔别墅。主楼建于1901年,宣统年间转售蒋苏庵。蒋得楼,1923年扩建东楼,以供其母养病小憩之用,占空中积约3168平方米,建筑面积129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四面回栏挂落走马廊,与西楼相接。东楼正面重檐,南北看音斗式山墙。

蒋苏庵为马一浮门生。1950年4月,门生请先生来蒋庄安度晚年。马一浮在此著书立说,一住就是16年。

主楼于1990年补葺,现辟为马一浮纪念馆,对外开放。

离东门十来米处,是原先的“花港看鱼”景点。一池,一亭,一碑,三亩地。

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皇帝巡游西湖,御书“花港看鱼”景名,立于亭内。

传说,御碑后背有乾隆御笔题诗:“花家山下贱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须秋水悟南华。”

祖孙同碑题词,非常稀有。

遗憾的是,那块“稀有”的石碑,文革期间被毁,面前那块“御碑”,是1980年按“原尺寸、原刻本、原笔迹”摹刻重立。

新碑后背不见乾隆御笔题诗。不知何故?

细心的旅客会发现,“鱼”字底下本该是四点,怎么少了一点,康熙写错字了?有人阐明:三点为水,四点为火,若用火烤,岂不成了烤鱼?少写一点,那是康熙心念寡生。

出东门,上苏堤。游花港半圈,恰一个时辰。

游魂诚信,重回我体。

回家。

做者简介:叶抒,浙江大学出书社编纂。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做品,未经答应,制止转载、复造、摘编、改写及停止收集传布等一切做品版权利用行为,不然本报将循司法路子追查侵权人的法令责任。

0
回帖

晚潮|我的“游魂”从花港上空飘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