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羌人生活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度?

2个月前 (11-03 00:57)阅读1回复0
东乐
东乐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3
  • 经验值10949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1898
  • 回复0
楼主

  一个少数民族 要相不被汉族同化只要到远离汉族文化中心的处所(边陲)或者汉族不克不及适应的处所 (高原,高山,草原,海岛。。)要不他们古老而懦弱的文化也许就要溶融到中原文化里了。

一、羌族汗青文化概略

(一)“龙来氐羌黄河头,征程漫漫几个秋”

  迄今为行,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力成熟的文字即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

  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独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其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

  所以能够必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差别的语言、服饰、风俗等,独一的配合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体例。

  史乘记载古羌人是三苗之后,《诗天文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后,居三危,今叠、宕、松诸州皆羌地。”《史记·五帝本纪》云:“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羌地是也。”

仰韶文化末期(约公元前3000年摆布),黄河中游呈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差别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

  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虫乔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浩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门与黄帝部落互相交融,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

  另一部门则西行或南下,与本地土著居民交融,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约公元前2100年,擅长治水的古羌后嗣,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领袖。史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禹为了全国子民的安生,辞别家乡的大山,起头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废除了“禅让造”,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结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成立了我国汗青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度,历传500多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同一全国,成立了我国汗青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度,起头了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本生于赵国首都。史记记载:庄襄王为秦量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

  。专家们通过研究汗青文献和频频实地考察,提出了秦始皇在邯郸出生地段的大要区位。邯郸市决定在其出生地附近城内中街建造秦始皇出生地纪念馆。(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有些人所认为的“秦之为戎,固不自疑”的说法论证有误,缺乏可靠证据,与古代根本史实和今人研究定论相违。

  秦国人是由以下几部门构成的。起首是西迁的赢姓华夏族,他们自称是黄帝颛顼部的后代,史记索隐记载他们和东夷少昊的关系更近,山东省的郯国,河北的赵都城是他们的本家。不管如何,他们是华夏族那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有大量古代史料和考古发现为证,也为中外学界认同。

  秦人还有一部门是周消亡后留在陕西的周国遗民,秦公受周王命西伐,纳其为民。而秦公灭戎国十二,是以国内有大量戎人。再者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后招引无数关东之民入秦为民。因而所谓秦人就是戎人的说法是错误的。秦人一度风俗戎化,但仍以以“华夏”自居,比及了战国时又与中原华夏族融为一体。

  秦始皇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史记等史料记载,秦始皇晚年迷信,听信了方士所谓的“亡秦者胡也”。乃使将军蒙恬出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都城在宝兴县灵关镇。

  西汉时西北地域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生齿达259990户,1001802人。到了东晋十六国期间,西北氐羌人成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度,但都只是好景不常,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接壤处的白城子)成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

  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罗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度。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领袖导感化。后因受吐蕃不竭的进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

  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彼苍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编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边境包罗今甘肃大部、宁夏全数、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门地域,总共统辖32州,都城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前人铁木实率兵伐夏。

  次年,蒙古军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制止人民更大的伤亡和丧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实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消亡,其后嗣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散布。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作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统一地区,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不同)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宅地,统辖区域包罗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

  三国时(公元221年),边境尚包罗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此外,古羌之种还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S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昔卫羌)等百余种羌收,此不赘述。

(二)川北群山之颠的“云朵中的民族”

  现代羌族,次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会都江堰地域,雅安地域,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门地域,现有生齿约32万。

  今天的羌族恰是古代羌收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收,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现代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如收集名人天仙妹妹就叫尔玛依娜),意为“当地人”、“人民”,“日”为发语词,无实意,“麦”或“玛”为实词。

  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沿,那里山脉重重,地势峻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那些河流水势湍急,天然落差大,水利资本十分丰硕,是修建水电站的抱负之地。

  从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楼和梯级电站如明珠万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怀抱里。

  羌区天气温差较大。初秋季节,当河谷地域紫罗兰盛开的时候,高山上却已有了皑皑白雪。全年均匀气温为1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至220天,很合适农做物和树木的生长,是川西北次要的产粮区和经济林木基地。

   但部门地域因为水土连结不敷,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发作。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出名。

  羌语称碉楼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行,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储存粮食柴草。

  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质料是石片和黄土壤。墙基深1。35 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空中垂曲,外侧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持,全凭崇高高贵的身手与经历。建筑安定可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水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留无缺。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庄房,呈方形,大都为3层,每层高3 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涧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白叟游戏休歇的场地。

  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地域山高水险,为便当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缔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超出跨越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峭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汗青,仍在造福利民,此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聪慧。

汗青上因时代、地区的差别,羌人又被称之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

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构成于青藏高原地域。

“姜”、“姜姓”部落集团,是羌人的一个分收,是古中原的地域最出名的民族配合体之一,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至春秋战国之际,“姜姓”族群在中原政治、经济等范畴始末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华夏族”的重要构成部门。

  《后汉书·西羌传》载:“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是西羌之一种。现实上,“姜”、“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称之“姜”,为族名称之“羌”,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因“姜”、“姜姓”族群在中国上古期间显赫的汗青地位,汉晋史家是有此论的。

传说姜姓鼻祖为炎帝,其最后散布于中国西部地域,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渭水上游,与黄帝族邻。

  《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域,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接壤地域获无暇前开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出名的部落集团之一,也是羌人进入中原地域的前驱。

“羌”、“氐羌”。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记录了大量有关“羌”和“羌方”的活动。

从甲骨文关于“羌”和“羌方”活动情况看,商代羌之边境广阔,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

  出名族群有“北羌”、“马羌”等。其经济生活仍以畜牧业为主。后羌人参加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武王伐商,羌?率师会于牧野。”那里的羌指的就是那部门羌人。

“氐羌”之名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期间的文献。《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

  氐羌,乞姓。”《逸周书·王会解》说“氐羌以鸾鸟”。孔晁《注》云:“氐羌,地。羌差别,故谓之‘氐羌’;今谓之‘矣’。”如是,羌是大名,氐是羌中的一种,因羌的品种良多,所以称氐为“氐羌”。据顾颉刚考证认为,氐羌同为姜姓,即同出于炎帝。童书业更进一步论证:“‘姬姜’似即‘氐羌’。

  ‘姜’之即‘羌’……‘姬’之即‘氐’。”如是,氐羌实为配合种,盖其后进,是有此称。至汉晋以后,氐羌逐步分流,成为介于华、羌之间的又一民族。

戎、羌戎。周文献中常以戎概称西方非华夏文化圈内诸族。如《礼记·王造》:“……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

  ”又《大戴礼记·千乘》载:“……西辟之民曰戎,劲以刚。”考戎当为炎黄族群之后进者。顾颉刚认为:“晋、秦诸国四周都是戎、狄。”那就是说在今山西、陕西南省境内生活于戎、狄文化的,远较生活华夏文化的为多……戎里也有姬姓的,也有姜姓的,使我们晓得姬姜诸姓本出于戎。

  蒙文通还订正:“秦即犬戎之一收”;“秦之为戎,固不自疑”。见于史载的“戎”族群,先后有“犬戎”、“姜氏之戎”、“允姓之戎”、“申戎”、“陆浑之戎”和“义渠”等。从开展程度上说,他们是介于姜、羌之间的类型。任乃强指出:“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华族化与非族化的区别。

  ”经春秋、战国之世,诸戎多交融到秦、晋诸国中。

西羌。氐羌族群世居西方,进入中原的姜羌族群逐渐转入农业经济,成为华夏族的一个构成部门。而留居原地者仍然保留其经济和文化传统,广布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域。因而,汉晋史籍又常称之“西羌”。

  西羌族群甚多,史载“凡百五十种”。在今甘肃、青海、陕西地域的有:先零羌、烧当羌、钟羌、勒姐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沈氐羌、虔人羌、牢姐羌、卦养羌、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当阗羌、滇那羌、黄羝羌等。在今新疆则有西夜、蒲犁、依赖、无雷、葱芘、白马、黄牛、阿色等。

  西藏有发羌、唐牦;内蒙古有南山羌。而西南地域则有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等。

羌人历唐宋之世,多交融于汉族,或演变成藏缅语系的诸民族。羌人中的一收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域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本地居民相交融,逐步构成为今日的羌族。

附:除了交融于汉族之外的羌人民族

中国:羌族、藏族、彝族、哈尼族、白族、纳西族、僳僳族、景颇族、怒族、德昂族、拉祜族等。

缅甸:缅族(三千五百万)、克钦族(景颇族,一百五十万)、克伦族(近五百万)、克耶族(二十余万)、钦族(一百余万)、若开族(二百六十万)、爱伲族(哈尼族,五万)、僳僳族(三十万)、崩龙族(德昂族,二十万)、拉祜族(五万)等。

  缅甸总生齿约为五千五百万---六万万之间。羌人民族大约占总生齿的百分之九十。

印度:今印度阿萨姆邦的诸民族,约二千余万人。

泰国、越南、老挝等国也有少量的羌人民族。

0
回帖

问什么羌人生活在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度?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