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完毕了魏晋南北朝持久团结的场面,成立了同一的帝国。隋朝短
暂,茶事记载很少。中国吃茶品茗至中唐刚才起头普及,构成“比屋之饮”,“始
自中地,流于塞外”。唐朝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隋唐
期间的吃茶品茗除延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沏茶法和煎茶法。
1。沏茶法
《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做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
出也。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橘子
笔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那段文字是说:在川东、鄂西接壤的一带处所,采叶造成饼茶,叶老的,
则要用米汤处置方能做成茶饼。
想吃茶品茗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投入瓷
器中,用葱、姜、橘子做佐料,参加滚水浇泡,喝了能够醒酒,使人不想睡觉。
如前所考,那种以滚水冲沏茶的沏茶法起始不会早于隋代,约在隋唐间。
《茶经•六之饮》又载:“饮有桷茶(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乃斫、
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活焉,谓之庵茶。”
那段文字表白,所吃茶品茗有粗、散、末、饼四类。粗茶要切碎,散茶、末茶入
釜炒熬、烤干,饼茶舂捣成茶末。无论饮哪种茶,都是将茶投入瓶子和缶(一
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入滚水浸泡,此称为“庵茶”。
庵义同淹,庵茶
便是用滚水淹沏茶。那种沏茶简双方便,民间较为流行。
2。煎茶法
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本文所称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
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其与煮茶法
的次要区别有二:其一煎茶法入汤之茶一般是茶末,而煮茶法用散、末皆可;
其二煎茶法的汤于一沸投茶,并加以环搅,三沸则行,而煮茶法茶投冷、热水
皆可,须经较长时间的煮熬。
据《茶经》记载,煎茶法的法式有:备器、炙茶、碾罗、择水、取火、候汤、
煎茶、酌茶、啜饮。
(1) 备器、炙茶煎茶炙烤茶饼,一是进一步烘干茶饼,以利于碾末;二
是进一步消弭残存的青草气,激发茶的焦香。
(2) 碾罗炙好的茶饼趁热用纸袋拆好,以免香气散失。
待茶饼凉了,
用碾碾成末,再过筛使之大小均勻。好的茶末像米粒,欠好的如菱角。
(3) 择水《茶经》云:“其水,用山川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川,拣
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4) 取火《茶经》云:“其火,用炭,次用劲薪(谓桑、桐、栎之类也)。
其
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消之(膏木为柏、桂、桧也,败器谓朽
废器也)。”《唐才子传》卷六载:“曾授客煎茶法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当
使汤无妄沸’”。缓火又称文火,活火指火之有焰,又称武火。
(5) 候汤陆羽为烧火煮水设想了风炉和钹。
风炉外形像古鼎,三足间
设三孔,底一孔做通风漏灰用。锾比釜要小些,宽边、长脐,有两只方形耳。
无锾也可用铛(宽边、盆形锅)取代。
(1) 煎茶水一沸时加点盐调味,也可不加。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后量
茶末,傍边心投下。不用半晌,水的波澜溅出沫子,那时用先前舀出的水倒
进以行其沸腾,使其生成“华”。
华就是茶汤外表所构成的沫、饽、花,薄的
称“沫”,厚的称“镑”,细而轻的称“花”。花似枣花、青萍、浮云、青苔、菊花、
积雪。
(2) 酌茶茶汤如沸,要把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
味道不正。更先S出的称“隽永”,放在“熟盂”里以备育华和行沸用。
《茶
经》云:“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好茶,仅@出三碗;差
些的茶,可尚出五碗。煮水一升,酌分五碗。
(3) 啜饮用匏瓢舀茶到碗中,趁热喝完。那时重浊凝下,精英浮上。
冷则精英随气而散。
煎茶法在现实操做过程中,视情况可省略一些法式和器具。
如用鼎锧,
则风炉、锾可省。若用散、末茶,或是新造的饼茶,则只需碾罗而不需炙烤。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写“煎茶”的有良多。如刘禹锡《西山
兰若试茶歌》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盘桓”。白居易《睡后茶兴忆
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
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隋唐期间,沏茶法鼓起,举凡粗、散、末、饼茶皆可泡饮,有加葱、姜等佐
料的,也有不加佐料的。原煮茶法仍然存在,往往加姜、桂、椒、酥等佐料,由
于陆羽的攻讦和煎茶法的鼓起,已不遍及。中唐以后,煎茶法流行。煎茶不
加佐料,顶多稍加一些盐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