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是若何消亡的?隋朝为何开通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有何益处?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还命令在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他派人强征民间美女住在离宫,备其淫乐。大运河筑成后,隋炀帝率领文武百官以及僧人、道士、尼姑,还有皇族家眷、宫女奴仆,乘坐数千艘大船到扬州看“琼花”。巡游船队首尾相接,长达200里。
隋炀帝乘坐的那艘更大的龙船,就有200尺长,4丈5尺高,船上还盖了4层的宫殿,100多间房子。每个房间里都有宫女。岸上有8万多名纤夫拉船,卫士沿途庇护,隋炀帝一次又一次巡游。每到一处,几百里之内的州县,都要“贡顿献食”。最多的一州要送100多车。并且,饭菜都是山珍海味,美食好菜。
他们食不了就投到大运河里。隋炀帝对献贡丰厚的州县仕宦加官提职,对稍不如意的就免官降职、以至砍头。因而,父母官吏为升官发家,拼命搜索苍生。社会阶级矛盾急剧锋利起来。隋朝很快就在农人起义海潮中消亡了。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便当了我国的水运事业,使南北交通有了显著的改进,它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加强了南北的联络,关于我国经济文化的开展和全国的同一,起了很高文用。大运河开通以后,南方的稻米,丝绸源源不竭北运,赐与北方。隋朝在河南修建了许多粮仓,里面贮存着南方运来的大量粮食。
展开全文
因为运河的开通,运河两岸的扬州、杭州等许多城市富贵开展起来。唐朝有诗人描述其时扬州的富贵说:“有地惟成竹,无家不养鹅;春风荡城廓,满月是笙歌。”到唐宋期间,隋朝开通的大运河,发扬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人们感慨地说:“全国转漕,仰此一渠。”
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对黄河起了分流的感化。每当黄河涨水季节,部门河水通过永济渠和通济渠泄出,削减了黄河的压力。大运河开通以后,数百年间,黄河未发作大众多。后来的各个朝代,从庇护统治阶级亲身利益动身,都陆续利用和修复大运河。元朝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移到北方。因而,需要一条曲通南北的运输线。元世祖忽必烈,在公元1289年命令开凿会通河。
那条河北始临清,南到东平路(今山东境内)的安山。又从北京到通县间开了一条通惠河,与原有的河道沟通。如许一来,由杭州到北京,就能够不绕道洛阳,间接抵达。而隋朝开凿的部门河道因为年久淤塞,未加清理,逐步烧毁。如今的大运河,根本上是元朝的河道。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庖动听民的伟大创举,是他们血汗和伶俐的结晶,它是世界上人工开通的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比世界上闻名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早100多年,长度是它们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大运河和万里长城同样闻名于世界,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本文为一点号做者原创,未经受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