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开通和宽大在清朝诸帝中可谓绝无仅有,但是在他执政的后期,却发作了株连300余人、震惊朝野的文字狱大案——戴名世《南山集》案。那事实是怎么回事呢?戴名世52岁,赴顺天乡试,中第五十七名举人。第二年参与会试未中,复于康熙 四十八年( 1709年)再试,中会试第一名,殿试以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俗称榜眼), 授翰林院编修,在京供职,参与明史馆的编辑工做。
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的时候,戴名世的门生尤云鹗把本身抄录的戴氏古文百 余篇刊刻行世。因为戴氏居南山冈,遂定名为《南山集偶抄》,即出名的《南山集》。此书一经问世,立即流行江南各省,其发行量之大,传播之广,在其时同类的私人著做 中是稀有的。
康熙五十年(1711年),即因行世已久的《南山集》中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 用南明三五年号。左都御史赵申乔以“傲慢不谨”的功名弹劾戴名世,谓其“妄窃文名,恃才放纵,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长短,语多狂悖,逞一时之偏见, 为不经之乱道……今名世身膺异教,叨列巍科,犹不逃悔前非,焚书削板;似此狂诞之徒, 岂容滥侧清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但纲纪所关,何敢徇隐不言?……”康熙皇帝命刑部审核此事。
刑部官员从《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中找到了“功证”。《与余生书》是戴名世写给他的一个门人余湛的。余湛曾偶尔同僧人犁收扳谈,说及南明桂王之事。犁收本是南明桂王宫中宦者,桂王被吴三桂所杀后,他遂削发为僧,钣依 佛门。犁收是亲身履历过南明朝之人,他所述之事应当比力可靠。
戴名世得知此动静后, 忙赶至余生处,但犁收已离去,二人未能晤面。戴名世于是吩咐余生把所听到的情况写 给他,并与方孝标所著《滇黔纪闻》加以对照,考其异同,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于是, 戴名世又写信给余生,询问犁收下落,欲与其“面谈共事”。那毫无疑问触动了清统治者敏感的政治神经。
康熙皇帝龙颜大怒,刑部遂深究猛治, 以“大逆”定狱,提出了株连九族的惩处定见。拟将“戴名世凌迟处死,其弟平世斩决, 其祖、父、子孙、兄弟、伯叔父兄弟之子,俱解部立暂,其母女妻妾姊妹、子之妻妾、十五岁以下子孙、伯叔父兄弟之子,给功臣为奴”。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月又下 诏“法外施仁”,把戴名世凌迟改为斩首,其家人等皆加恩宽免。
与此事有瓜葛被株连者甚寡。为刻《南山集》出资的尤云鹗、刻《南山集•孑遗录》的朴直玉、为《南山集》做序的方荀等人以绞刑论处。后来康熙又出于收购人心的需要, 将原定处死的近百人改为流徙黑龙江宁古塔,罚人汉军旗籍。那时余湛已先死于狱中。 后来康熙得知方苞擅长古文,是个罕见的人才,遂又命令将其召回,赦宥其功,加以任用。
又因《南山集》多接纳方孝标《滇黔纪闻》中所载南明桂王明史事,遂连累至方氏宗族, 一并定罪。其时方孝标已经逝世,亦因《滇黔纪闻》文字案被剖棺戳尸,妻儿等人被发 配放逐于黑龙江(后亦被宽免),财富尽没人官。《南山集》案连累人数达300人之多,是清前期较大的一粧文字狱案。
而戴名世、 方孝标的所有著做及书版被清查以销毁,列为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