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案例:赠与人在房屋过户前去世,其继续人竟然能行使肆意撤销权!
编者说:
白果生前与女儿签定了《房产赠与声明》,约定将其名下某房屋无前提赠与女儿,但因政策原因不断未打点过户。白果往世后,其女儿要求履行赠与合同并打点过户,而母亲却要求撤销该赠与合同,一、二审法院均判决驳回女儿诉请。后女儿再审申请也被裁定驳回。现查察院提起抗诉,认为撤销权做为构成权不得继续,赠与合同肆意撤销权的主体仅为赠与人本人,其继续人无权撤销,法院最末会若何判决?
1
裁判要旨
合同律例定的合同类型原则上其权力义务都是能够继续的,专属于人身的合同类型和权力不受合同律例范。原则上权力义务是一并继续的,撤销赠与的权力并没有法令规定是专属于人身的权力,因而也应由继续人继续,继续人应当能够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力。
2
根本案情
冯某3与王某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一女冯某1。涉案房屋注销在冯某3名下,系冯某3与王某的夫妻配合财富。2016年12月4日,冯某3、王某与冯某1签定本案《房产赠与声明》,其内容展现:赠与方(冯某3、王某)自愿将其所拥有的位于北京市西城区xx房产无偿赠与受赠方(冯某1)。因冯某1家庭名下房产已超越两套,受北京市政策限造,暂不具备房屋过户前提,待未来政策调整或冯某1名下具备过户前提时,随时打点过户手续。赠与方(冯某3、王某)将该房产仅赠与女儿冯某1一人,其他冯某1相关亲属(如配头)无权享受该房产任何权力。过户后该房产不属于冯某1婚内配合财富,仅属于冯某1一人。
2018年6月9日,冯某3死于车祸。之后冯某1将冯某3之母贾某诉至法院要求其共同陆续履行《房屋赠与合同》,而贾某表达其是冯某3法定继续人,要求撤销冯某3对涉案房屋的赠与。
3
原审法院裁判
一审
涉案《房产赠与声明》并不是法令规定的不得肆意撤销的赠与合同,因而,在赠与房屋打点过户手续前,赠与财富的权力并未转移,根据法令规定,赠与人有权撤销赠与。冯某3往世后,《房产赠与声明》中赠与人冯某3的权力义务都应由继续人王某、冯某1、贾某继续,因为赠与人的肆意撤销权并没有法令规定系专属于人身的权力,因而也应由继续人王某、冯某1、贾某继续,贾某有官僚求撤销赠与。冯某3往世后,诉争房屋属于王某、冯某1、贾某配合共有的财富,固然王某、冯某1均表达附和陆续履行赠与合同,但贾某要求撤销赠与,并且贾某做为赠与人的继续人亦有官僚求撤销赠与。因为关于配合共有财富的处分需要全体共有人附和,现贾某撤销赠与后,配合共有人对陆续履行赠与合同已无法达成一请安见,赠与合同已无法陆续履行,故对冯某1要求王某、贾某陆续履行赠与合同并协助打点房屋不动产权变动注销手续的诉讼恳求,法院不予撑持。
二审
展开全文
贾某做为冯某3的法定继续人,在《房产赠与声明》所涉房屋未过户至冯某1名下,即赠与财富的权力转移之前,有官僚求撤销《房产赠与声明》并回绝将该房屋过户至冯某1名下。冯某1上诉主张在其成婚时冯某3、王某已向其交付房产证并由其在该房屋现实栖身多年,故赠与财富已完成转移。虽冯某1就其该项主张提交了响应证据,但根据我法律王法公法律规定,不动产的权属变动以注销为准。因而,在交付房屋后、权力注销变动之前,仍属于赠与财富转移之前,故二审法院对冯某1的该项主张不予摘信。此外,冯某1上诉主张冯某1要对冯某3、王某承担生养死葬的义务,故《房产赠与声明》具备道德义务性量,属于不成撤销的赠与。二审法院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义务虽属于道德要求,但现无证据证明本案中的《房产赠与声明》与冯某3、王某及冯某1之间履行抚养义务存在本色联系关系,故二审法院对其二人该项上诉主张亦不予摘信。综上,二审法院对冯某1、王某要求将涉案房屋过户至冯某1名下的上诉恳求不予撑持。
再审申请
冯某1、王某均不平二审讯决,别离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法院认为赠与人在赠与财富的权力转移之前能够撤销赠与。颠末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量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本案中,贾某做为冯某3的法定继续人,在诉争房屋未过户至冯某1名下,即赠与财富的权力转移之前,有官僚求撤销《房产赠与声明》并回绝将该房屋过户至冯某1名下。一、二审讯决对冯某1要求履行赠与合同,协助打点过户的诉讼恳求不予撑持,并没有不妥。王某主张涉案房屋赠与合同已经现实履行,其别人无权撤销,《房产赠与声明》具备道德义务性量,属于不成撤销的赠与,欠缺事实和法令根据。综上,法院裁定驳回王某、冯某1再审申请。
4
查察院抗诉
北京市人民查察院抗诉认为,二审讯决认定贾某做为赠与人的法定继续人,在赠与财富的权力转移之前有官僚求撤销涉案赠与合同,适用法令错误。理由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富的权力转移之前能够撤销赠与”、“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能够撤销赠与……”。该两条是关于赠与人肆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的规定。关于赠与人的继续人能否行使赠与撤销权,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以致赠与人灭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才能的,赠与人的继续人或法定代办署理人能够撤销赠与。”该条是关于赠与人的继续人法定撤销权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赠与合同肆意撤销权的权力人应为赠与人本人,赠与人的继续人或法定代办署理人并不是肆意撤销权的主体。一方面,赠与人肆意撤销权是赠与人根据本身片面的意思表达即可末行赠与合同的权力,属于构成权,而非恳求权,不属于能够继续的财富性权力。另一方面,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基于特定关系或感情因素而订立的合同,赠与合同肆意撤销权的行使与赠与人的意思表达密切相关,将肆意撤销权的权力人限制为赠与人本人,也是为了将赠与合同的履行与否交由赠与人本人决定,让赠与愈加契合赠与人的本意。因赠与合同极有可能与赠与人的继续人或法定代办署理人存在短长关系,如付与赠与人的继续人或者法定代办署理人肆意撤销权,赠与人生前做出的意思表达将难以得到遵行。
如本案中,冯某3、王某系冯某1的父母,签定赠与合同的本意是父母将房屋留给本身的孩子冯某1,该赠与表现了赠与人对权力停止自在处分的意思自治,应当予以必定。贾某做为冯某3的法定继续人,若认定其享有肆意撤销权,将招致赠与合同被撤销后根据法定继续处置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三条南里甲1楼2单位1004号房屋(以下简称涉案房屋),该情形明显与赠与人冯某3、王某的本意不符,亦与赠与合同肆意撤销权的属性、法令规定及立法本意不符。
5
再审讯决
法院再审认为,本案再审期间的争议焦点为赠与人的继续人能否享有撤销被继续人赠与的权力。
关于上述争议焦点,理论与理论中确实存在争议。查察机关在抗诉书中亦认为,赠与合同肆意撤销权的权力人应为赠与人本人,赠与人的继续人或法定代办署理人并不是肆意撤销权的主体。但是,针对上述争议问题,法令、司法阐明均未做出明白规定。本院审讯委员会也早已重视到该问题,并在2018年6月11日[2018]第9次会议通过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继续纠纷案件若干疑难问题的解答》中做出明白规定。该解答规定:“被继续人生前签定赠与合同约定将财富赠与受赠人,灭亡时髦未履行的,受赠人有权恳求继续人履行赠与合同;继续人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撤销该赠与合同。”相较于“撤销赠与是专属于赠与人的权力,在其生前没有行使该权力情状下,继续人不克不及代行该权力”的看点,前述解答摘纳的是“继续人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力”的看点,其次要考虑在于:“合同律例定的合同类型原则上其权力义务都是能够继续的,专属于人身的合同类型和权力不受合同律例范。原则上权力义务是一并继续的,撤销赠与的权力并没有法令规定是专属于人身的权力,因而也应由继续人继续。因而继续人应当能够享有撤销赠与的权力。”“继续现实是权力义务一并继续,在没有明白规定赠与撤销权专属人身的情状下,撤销权应当一并由继续人继续。”
本案中,冯某1亦主张本案赠与合同是具有道德义务性量的赠与合同,因而,不该适用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对此,本院认为,父母自愿为子女预备婚房或将房产做为嫁妆予以赠与虽属常见,表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但其难谓义务。冯某1、王某的相关诉讼主张不克不及成立,本院不予撑持。
连系冯某1的那一诉讼主张,本院认为有需要做出特殊阐明。中共中心、国务院2019年10月印发施行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立施行纲要》强调,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倡导现代家庭文明看念,鞭策构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气,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要自觉传承中华孝道,感念父母培育之恩、感念晚辈关爱之情,养成贡献父母、尊崇晚辈的优良操行。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处置民事活动,不得违背法令,不得违犯公序良俗。”第一千零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立。”民法典固然施行于本案法令事实构成之后,但其精神足能够做为理解和适用合同法相关条目的指引。因而,继续和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看融进到日常生活和行为之中,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逃求崇高的道德抱负,不只是新时代公民道德自己的要求,并且也是相关法令标准的应有之义,成为人民法院在处置相关民事案件时必需足够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礼记·曲礼》有云:“百年曰期,颐。”意思是说,人至百岁,饮食、栖身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子孙晚辈照养,故“百岁”又有“期颐”之称。本案中,贾某生于1927年7月22日,本年已96岁高龄,再过几年就是百岁白叟了,能有如斯高寿,本来是一件幸福的工作。但是,那位寡居三十年的耄耋白果,不只遭受晚来丧子之痛,并且还要与儿媳、孙女为财富回属而频频对簿于公堂之上,人生至此,晚景何凄!冯某3若知老母因其一纸不曾现实履行的声明而至此境地,能不肉痛也乎?本案之原告冯某1,做为冯某3之女、贾某之孙女,即便不克不及代父尽孝,但又何忍为一房产与其祖母缠讼至今?冯某1确实持有《房产赠与声明》且已为法院判决确认有效,若依赠与合同履行,则其没必要根据(2022)京02民末7553号民事判决就涉案房屋向其祖母付出一百七十余万元的折价款,但在法令对赠与人的继续人能否享有肆意撤销权规定其实不明白而一、二审法院已就本案做出一位裁判,且相关继续纠纷案件也已得到审理、涉案房屋最末也将过户到其名下的情状下,冯某1仍对峙诉讼,其虽是依法行使法令付与的诉讼权力,但又置亲情于何处?置孝道于何处?置中华传统道德于何处?《管子·戒》曰:“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本案各方当事人生活前提其实不困顿,假设各方均能念及故往亲人,怀旧情而弃前嫌,顾大义而舍小利,则桑榆非晚、颐养有期。
本案于情而言,如前所述,祖孙三代聚讼不行,于伦常不合、于道德相悖、于仁慈风俗无益;于理而言,赠与合同订立时,冯某1家庭名下已有超越两套房产,若其承受房屋赠与并现实履行,则违背国度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故从2016年12月4日该赠与合同订立至2018年6月9日冯某3往世前的约一年半时间里,该赠与合同始末未现实履行,曲至冯某1家庭名下已无任何房产,那一时间上的巧合连系冯某1离婚而其子却随其生活的事实,若无视继续案件的处置成果而判决履行赠与合同,实难谓安妥。于法而言,也如前述,在法令规定尚不了了而本院审讯委员会已立有明文的情状下,本案应当遵照既有规则而庇护原审之裁判。
综上,从情理法各方面考虑,冯某1、王某的诉讼恳求均不该予以撑持。
来源 | 中国裁判文书网
案号 |(2022)京民再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