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属亚热带季风天气区,垂曲天气明显。 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加,是武当山天气散布的根本特点。全山共分三层天气区。
武当山天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主峰天 柱峰海拔1612米,环绕其四周的群山,从四面八标的目的主峰倾斜,蔚为奇迹, 构成奇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迹。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 平方米;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根据“实 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纳皇家建筑法度,同一设想规划。其规模的大小, 间距的疏密都恰如其分,因山就势,巧妙规划,表现了建筑与天然的高度和 谐,到达时隐时现、雾里看花、欲扬先抑、前呼后应、奥妙超然的艺术效果。
武当山天然景不雅有72峰,36岩,24涧,11洞,10石,9泉等。而那些 天然景不雅又与精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如被认为三十六岩中最美的南岩,就 有一座建于元朝的“天乙实庆万寿宫”石殿,雄踞在悬崖之上。在绝崖旁边, 有一雕龙石梁,石梁悬空伸出2。
9米,宽约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 雕一香炉,号称“龙头香”。
武当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东汉以来,即有道人在武当山结 茅为庵,潜心修炼。随后逐渐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圣地。目前山上的宫不雅多 为明代所建。在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墨棣亲身筹谋,派侍郎郭进等,率 20多万军民夫匠,以12年时间,建成9宫9不雅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 紫霄宫、南岩宫、玉龙宫、遇实宫、太和宫、复实不雅、元和不雅等33处道教庙 宇大建筑群,此外、还建了 39座桥梁,12座台,36庵堂,73岩庙,铺砌了 全山的石磴道,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实武道场”,成为皇室操纵宗教实行思
想统治的重要场合。
现存建筑规模之大、规造之高、构造之严谨、粉饰之精 美,在中的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也属稀有。总体规划严密,建 筑散布大小清楚主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重视四周情况,讲究山形水脉、 聚气藏风。建筑或深藏山坳,或接近险崖,到达建筑与天然的高度协调。
在 设想上充实操纵了地形特点,规划巧妙,座宫不雅都建筑在峰、峦、坡、岩、 涧之间,建筑精巧,各具特点又互相联络,整个建筑群体疏密相宜,集中体 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现存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实 宫四座宫殿和玉虚宫、五龙宫等处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神祠、岩庙等,共有 古建筑200余栋,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
紫霄宫规模更大,保留完好,现 存建筑29栋,总面积6854平方米,整组建筑沿五级阶地安插,逐层升高, 此中紫霄殿高183米,通面阔299米,通进深12米,面积为3588平方米。 构造用材巨大,屋顶用重檐歇山形式。浩瀚的建筑中,用材极为普遍,有木 构、铜铸、石雕,木雕,都到达了极高的身手程度。
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峰柱上的金殿天上瑶台金阙,是一座明代仿木结 构宫殿式建筑,是我国更大的铜铸鎏金大殿,位于天柱峰顶端一个面积约 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正中。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殿高5。 5米,宽 5。 8米,进深4。 2米。
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斑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 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金殿内有“实武”铜像,重达10吨。殿外 是白玉石栏杆台,台下是长约1500米的紫禁城。城墙由庞大的长方形条石依 山势垒砌而成。其全数构件在北京用铜铸成后,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 经运河转长江、汉水运至天柱峰组拆而成。
高55米,面阔4。 4术,进深315 米。遍体鎏金,履历了数百年风雨侵蚀仍灿烂如新。那座金殿建在武当山群 峰中最雄奇险峻的天柱峰上,具有“天上瑶台金阙”的效果。紫霄宫建于明 永乐十一年(1413年),是武当山的次要宫殿,也是保留最完好的建筑之一。
共有殿宇、楼阁、廊庑860间,规模宏伟,气派不凡。此外,全山各不雅中还 存有铜、铁、木、石造像I486件(此中明代以前做品近千件),碑刻409通, 以及一批图书、经籍,非常珍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遗产。
武当山道教文物闻名遐迩。除古建筑群外,历代统治者及四方信士,特 别在明朝昌盛期间,曾造造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玉、珠、石、 泥、丝、木等量地的神像法器安顿在武当山,使武当山各宫不雅陈列华丽堂皇, 被誉为“黄金白玉世界”。
固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册文物总 计7000多件,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艺术欣赏价值。武当道教音乐,久负盛名, 是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