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3周前 (11-06 07:00)阅读2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767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351
  • 回复0
楼主

“胭脂”本来写做“燕脂”,五代时人马缟所著《中华古今注》一书中讲述了它的起源

以及定名原因:“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做桃 花妆。”本来,殷纣王的时候就已有“燕脂”那种化装品了,估量最早的利用者就是那位著

名的美女妲己了。

  因为产自燕国,故称“燕脂”。那时的“燕脂”只能用来化桃花妆,因为 只要红蓝的花汁,比起今天的胭脂来,不免难免过于简易了。

“红蓝”不是指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而是一种草的名字,那种草属于菊科一年生苣本

动物,高三四尺,夏日开红黄色花,叶子蓝色,故称“红蓝”,又叫“燕收”。

  东晋史学家 习凿齿博古通今,在《与燕王书》中,他和燕王讨论了那种动物此有红蓝,足下先知 之否?北方人采纳其花染绯黄,接其上英鲜者做燕收,妇人拆时用做颊色。做此法,大如

小豆许,而按令遍,色殊明显心爱。吾小时再三过见燕收,今日始睹红蓝耳,后当为足下 致其种。

  匈奴名妻阏氏,言心爱如烟收也。阏字音烟,氏字音收。想足下先亦做此读 《汉书》也?”

习凿齿那封手札连累的相干严重。匈奴领袖称单于,皇后称阏氏,为何称“阏氏”?

习凿齿那封信中解释得十分清晰:“阏氏”的读音恰是yan zhT,跟“燕收” “燕脂”“烟 收” “焉收”同音。

  习凿齿所说的“山下”是指焉收山,在今天的甘肃省山丹县东南。此山

盛产红蓝,因而此地的风俗是妇女挤出红蓝的花汁造成化装品。匈奴人把皇后称做“阏氏” 就是用那种斑斓的颜料来比方,那就是“阏氏”的得名。由此可见,游牧民族比汉族人浪

漫多了,汉族人就晓得叫个皇后,游牧民族却懂得用斑斓的花朵来称号皇后。

  汉武帝元狩 二年(公元前一二一年),匈奴被汉代名将霍去病击败,失去了祁连山和焉收山,因而而做

了一首出名的悲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收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歌 里的祁连山是牧场,失去了祁连山,家畜们无法放牧;而焉收山盛产红蓝,失去了焉收山,

妇女们再无法化装了。

北魏贾思勰的名著《齐民要术》介绍了提取胭脂的办法:先用从草木灰中提取的碱性

溶液浸泡花朵,使劲揉,用布袋绞出花汁,再用从醋石榴中提取的酸性溶液中和,频频揽拌,即可将此中的黄色素全数除尽,得到颜色纯正、极为艳丽的红色素,捻成小饼就成了 胭脂,能够化桃花妆了。

如今的胭脂已成为一种专门行业了,不外不再是从红蓝花中提取的,而是从胭脂虫中

提取的。胭脂虫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一带,是一种虫豸,成虫体内含有大量的洋红酸, 能够做为抱负的天然染料,普遍地应用于食物、化装品和药品等多种行业。

0
回帖

“胭脂”的称谓是怎么来的?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