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看潮 读懂广州|读懂民生实事“新面目面貌”后的新需求
1月9日,在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对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停止无记名投票,差额决定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1月10日《广州日报》)
十件民生实事已经走过13载。本年的十件民生实事不只有食物平安、安居保障、就业办事、根底教导等“传统项目”,还有开展食用农产物快件、扩展就医信誉无感付出“先看病后付费”试点、鞭策全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导普及、供给便当高效的社保征缴争议结合处置办事等“新项目”,在总体上内容颇为丰富。
保障和改进民生,只要新的起点,却永久没有起点。当下,民生实事之所以涌现出诸多“新面目面貌”,次要在于民生需求呈现了一些新痛点。譬如,在数字生活方面,广州本年十件民生实事就囊括了鞭策全市1-8年级人工智能教导普及、扩展就医信誉无感付出“先看病后付费”试点、建立“家门口”就业创业办事驿站、多部分协同供给便当高效的社保征缴争议结合处置办事、鞭策市区两级公安政务办事“一窗通办”等多个项目。
那从一个侧面证明,数字生活正在成为重要的生活体例,“互联网+”“数据+”日益深进地渗入到工做生活的方方面面,老苍生亟须在信息化开展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平安感。那么,把增进人民福祉做为信息化开展的起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寡享有更美妙的数字生活,已经成为此后开展民生实事的热点。
称心新的需求,势必为开展注进新的动力和活力。在勤奋办妥民生实事的同时,变革开展的动力也会愈加强劲。以“集中办、一站结”处置社保征缴争议为例,强化多部分协同,让响应群寡诉求更敏捷,处事流程更简化,处事效率更高。群寡处事没必要再多头跑、频频跑,是由原则化、标准化、便当化程度更高的政务办事来支持的。那背后必然和精准破崩溃造机造障碍,鞭策政务办事系统线上线下深度合成、协调开展分不开关系。又如,鞭策全市普及1-8年级人工智能教导,包罗编写出书3至8年级人工智能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建立全市同一的人工智能教导虚拟教学平台,培育提拔约2000名人工智能课任课教师等诸多目标使命。只要当教、学、考都发作深入改动,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才会和教导深度合成起来。
唯有变革立异,方能多措并举办妥民生实事。新的一年,让我们配合以民生福祉做为工做的起点和落脚点,足够发扬下层和群寡的初创精神,把民生保障提拔到一个新的高度。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杨博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纂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