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892 ~ 1978年),原名郭开贞,别名郭鼎堂。四川乐山人。做家、诗人、剧做家、汗青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田主兼商人的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先学医,后从文。郭沫若或许是中国现现代文学史上命运起伏起伏最为猛烈的一位做家。
生前的权贵与死后的孤单构成的反差如斯之大,足以引起世人关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厚思索。然而如今他的被萧瑟与被遗忘其实不能否认他的一切,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坐标上来看,他仍然是一位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出色诗人。在小学和中学时代,郭沫若即对中国古典文学典范有着深挚的积淀,深受庄子的奇诡恣肆和屈原的浪漫想象的影响。
1913年他到天津肄业,同岁尾赴日本留学。在日本的十年时间里,他的阅读十郭沫若旧照分普遍,从孔子哲学、老庄哲学不断读到明代的王阳明的哲学;从印度诗人泰戈尔不断读到德国诗人海涅和歌德;此外还有西方现代哲学家康德、尼采与弗洛伊德等人的著做。博识的阅读使他的思惟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
1916年他起头新诗的创做,1921年诗集《女神》出书。那部诗集不只确立了郭沫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卓越地位,并且也为中国的新诗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那一年,郭沫若和郁达夫等人一路在日本创建了缔造社。1923年,郭沫若从九州帝国大学医科结业回国,积极处置于缔造社的文艺活动。
从文艺思惟上看,郭沫若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其次要特征是爱崇自我,侧重主不雅,认为艺术是自我的表示,是艺术家的一种内在的激动,是不能不发的表示,在那个发而为诗的过程中,做家的天才、灵感与激情又长短常重要的。他的那些思惟,在其做品中都有明显的表现。
1926年郭沫若南下广州,同年七月参与北伐战争。1927年参与南昌起义,在起义队伍南下途中参与中国共产党。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旅居日本,处置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研究工做,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1941年皖南事情后,创做了《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孔雀胆》等汗青剧和战斗诗篇《战声集》。
抗战发作以后,他只身归国,投人到抗日战争的大潮中,同时停止汗青剧的创做。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由一位超卓的文学家,改变为一位重要的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汗青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文联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望会长等职。
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常年86岁。所著《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图录考释》、《金文丛考》、《卜辞通纂》等,曾在学术界引起震动。生平著作有《郭沫若文集》(17卷)和《郭沫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