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编年法有好几种,丰年次编年法、年号编年法、星岁编年法、干收编年法等,我们在那里,对那几种编年法一一做简单介绍。
1。年次编年法
古代最早的编年法,就是年次编年法。所谓年次编年法,是指根据王公即位的年次停止编年,例如前770年,前人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
那么前769年,就记为周平王二年、秦襄公九年等。如许,根据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记下去,曲到王公出位或灭亡为行。
2。年号编年法
汉武帝时起头丰年号。以后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号(称为“改元”),并用年号编年。后明天将来本、越南、朝鲜、高丽编年遭到中国影响,也都利用过本身的年号。
如今的日本仍然利用本身的年号。年号怎么编年呢?例如前140年,汉武帝立年号为“建元”,所以那一年就记为建元元年,次年就记为建元二年,依此类推。若是年号改了,便按着新的年号,从头编年。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记,称为“奉正朔”。若一个政权利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就是标记着臣服于对方了。
如在中国团结的期间——五代十国时,吴越国利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就都是暗示臣服。别的,处所割据权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农人起义成立政权也常常自立年号编年。
3。星岁编年法
那是战国时呈现的编年法。星岁编年法中的“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星岁编年法现实是岁星编年法和太岁编年法的合称。那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