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岳阳楼记》是南朝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著的一篇散文,成书于公元1045年。范仲淹在此文中记述了他于宋仁宗时担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视察太和水利工程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这篇文章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称为“楼台起于春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楼台”。
作者
范仲淹,字希文,号希仲,祖籍河南睢阳(今河南商水),出生于安徽舒城。他生前曾担任过吏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务,后因忠于国家,遭流放,最终因谏劝而官复原职。范仲淹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其中《岳阳楼记》是他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内容
《岳阳楼记》共计18段,内容均围绕范仲淹所担任的湖南安抚使期间,前往岳阳所见所闻展开。文章以对太和水利工程和岳阳楼风景的描述为主要线索,结合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描绘了湖南的民风民俗、地理气候等各种情况。
文章首先以“云横秦嶺,沙鎮海濱,聞道九華,乃為此困窮異鄉”开头,描绘了范仲淹的流亡境遇,然后介绍了太和水利工程的情况,其中包括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以及水利对于当地百姓的影响。最后,文章详细地描绘了岳阳楼的建筑和风景,以及范仲淹在楼华严顶上的感受和心境。
整篇文章的语言优美、细腻、入情入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