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
英文姓名:Diana Frances
名衔: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离婚后)
出生日期:1961年7月1日
出生地点:英国诺福克
成婚日期:1981年7月29日于保罗
教堂与查尔斯王子举行大婚
分居日期:1992年12月9日
离婚日期:1996年8月28日
子女:威廉王子(1982年6月21日)哈里王子(1984年9月15日)
1961年7月1日出生于英国诺福克。
戴安娜出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她是斯潘塞伯爵四个孩子中的老三。她的父亲曾任英王乔治六世及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随从官,母亲担任过王太后的女婢从。戴安娜8岁那时父母离异,其父得到她的监护权。她早年在英国南部的一所寄宿学校念书,后前去瑞士完成学业,结业后在伦敦当了一名幼儿园保育员。
1981年2月24日与查尔斯王储定亲。
1981年7月29日与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成婚。
1982年6月21日长子威廉出生。
1984年9月15日次子哈里出生。
1992年12月9日查尔斯王储和戴安娜王妃分居。
英国辅弼梅杰在议会颁布发表两边正式分居。
分居后的戴安娜心力交瘁,与皇家卫队少校、她的骑马锻练休伊特开展了一段恋情,后者竟为300万英镑将两人的关系公诸于寡。在1995年的一次电视记者采访中,戴安娜公开认可了那一恋情。
关于一个女人来说,那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也再一次证了然戴安娜实在和天然的生活原则。
1996年8月28日两边解除婚约。
1997年8月31日因车祸死于法国巴黎。
下战书,英国王妃戴安娜与其男友、埃及亿万财主之子多迪·法耶兹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圣托贝度假一周后回到巴黎。
午夜事后,他们在巴黎里茨饭馆用完晚餐后筹办前去多迪在巴黎16区的私家室第。为脱节7名骑摩托车的摄影记者的逃逐,他们乘坐的奔跑280SE3。5型奢华轿车时速高达150公里以上。31日凌晨约零时30分,汽车行至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的阿尔玛桥下公路隧道时突然失去控造,碰在隧道中央的一根分界水泥柱上,汽车被完全碰坏,多迪和司机当场身亡,戴安娜与她的保镳身负重伤,被送进病院抢救。
逃踪戴安娜的7名摄影记者随即被警方拘留。凌晨4时,戴安娜因胸部大出血在病院逝世,年仅36岁。当晚,她的遗体在查尔斯王子和她两个姐妹的护送下由专机运送回英国。
1997年9月6日葬礼,埋葬在她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Northamptonshire)的奥尔索普(Althorp)。
上午,戴安娜的葬礼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当灵车驶向大教堂时,百万群寡肃立沿途,向"人民的王妃"辞别。全世界十几亿人通过电视旁观了葬礼。葬礼完毕后,戴安娜被葬在故土奥尔索普的斯潘塞家族墓地。整个世界都为戴安娜的早逝叹惋。旧金山举行了万人烛光游行;汤加人用传统的守灵体例思念她;巴黎人在出事地点放满了鲜花和悼辞,颠末那里的车都要放慢速度以暗示悲悼;澳大利亚的土著孩子举着横幅吊唁王妃,上面写着:"你暖和了我们的心灵"。
结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悉那一凶讯后颁发声明,暗示:"戴安娜的死使世界的贫苦者和老弱病残者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人道主义的声音"。戴安娜就如许离去了。她好像天主的天使,带着仁爱与至美来到人世,为充满斗争和恶行的世界带来一束善与美的玫瑰色光芒。
现在她已经完成了天主的任务成仙而去,将一个诱人的斑斓形象永久定格在人们心中。
别了,英格兰的玫瑰(全球时报)
她从伦敦圣保罗教堂走来,又从那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离去。16年的风雨过程,悲欢荣辱从此划上了句号。一朵荣耀照人的玫瑰就那么干枯了,一个曾给人以同情、爱心和理解的王妃就那么离去了。
威斯敏斯特教堂外,成千上万的报酬她祷告,她的灵榇颠末的77英里道路上洒满了鲜花。
许多人难以忘记,因为他们曾是16年前那场“世纪婚礼”的见证人。1981年2月29日,同样的万人空巷,迥然的气氛情感,伦敦是欢乐的海洋。那一天,戴安娜披着7米多长的婚纱,在圣保罗教堂与英国王储查尔斯立下长生相爱的誓言,那情景仿佛昨日,白金汉宫阳台上的“世纪之吻”仍记忆犹新。
现在曲末人去,天上人世!
“灰姑娘”相逢王子的阿谁舞会是在查尔斯30岁生日的晚会上。虽然戴安娜只是个充数的来宾,以至没时机与王子共舞一曲,但故事究竟结果开了个头。随后,最重要的章节要数戴安娜那番关切的话:“你在教堂的走廊上显得十分哀痛。
那是我见到的最哀痛的情景。我看到你哀痛,我的心也在为你流血。我想那不公允。你太孤单了,应该有小我来赐顾帮衬你。”他们谈的是不久前查尔斯的叔叔蒙巴顿的葬礼。那天是1980年的7月,其时两人坐在伴侣庄园的干草堆上聊天。那番话令查尔斯对那个小姑娘另眼相看。
以后的事就瓜熟蒂落了:约会、定亲、半年后结为百年之好。
那是故事的飞腾,也是最华美的篇章。然而好景不长,新婚燕尔,争吵接踵而至,随后即是猜忌、不忠、分居和离婚,戴安娜最末因车祸惨死塞纳河畔。一则斑斓的童话故事最末因车祸衍变成一场人世悲剧。
故事是残酷的,但细想起来也在情里之中。他们究竟结果生活在20世纪的现代化时代,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各自的喜怒哀乐、生长布景和价值不雅念。应该说,爱情时的玫瑰、蜡光晚宴以及查尔斯的地位、王室生活的富贵,对戴安娜的恋爱确实起到了某种催化感化。
当然那也无可厚非。哪个少女不神驰美妙生活,哪个姑娘没有梦见过白马王子?
事实上,那一婚姻的浪漫色彩更多的是由仁慈的人们演绎出来的。从底子上讲,它一起头就包罗诸多的现实考虑。在查尔斯漫长纷杂的寻妃道路上并非没有心仪的姑娘,只是做为王妃,将来的王后,她们总有如许那样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最初相中戴安娜,是因为她根本能满足王室的苛刻前提。起首,她年轻,貌美,身世贵族,家族崇奉新教。其次,她的家庭与王室熟悉,她本人就象邻家女孩那样为王室所熟悉。更重要的是她从未交过男友,是个童贞,不会有人说东道西,丢王室的脸。在她之前查尔斯的多个女友都因为那一点而未能进入王室。
也有人说那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即其时英国的经济形势严峻,赋闲、歇工等使王室的声威一落千丈,王室希望通过迎娶那位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布衣女子来取悦人民,拉近与人民的关系。其时年仅19岁的戴安娜当然不成能想到那些,但是后来她确实起到了那一感化她的风度、她的动作给王室注入了活力。
那当然也是她本人始料未及的。
走进深宫之后,戴安娜对王室的生活从若明若暗到亲身感触感染。繁文缛节,清规戒律,隔膜冷漠令她那个初来乍到的年青女子备感严重、孤单、无助。可她的丈夫没有给她以恰当的帮忙。虽然她嫁给查尔斯几有点图慕虚荣,但在她心里深处最巴望的照旧是实爱,是有人能关心她。
童年父母离异,失去关爱,那种创痛每时每刻跟随着她跟着年龄的增长,那种对亲情、对爱的渴求日积月累。查尔斯是她生射中的第一个汉子,她全身心地爱着他,一片痴情。她的抱负是象童话故事中说的“从此她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路”,白头偕老。
戴安娜固然不受王室欢送,但却遭到苍生的恋慕。
她亲热和蔼,热心公益事业,博得了普遍赞誉。无论本身的婚姻生活有多么不幸,她在群众面前老是笑容可掬,把热情和体谅带给那些不幸的人们。她与英国100多个慈悲团体有联络,是6个慈悲团体的主席及英国红十字会的参谋。她富于爱心和同情心,与艾滋病患者和麻风病患者握手,在津巴布韦为难民分发食物,在萨拉热窝拜候战争致残的儿童,在纽约拍卖本身的服拆为抗艾滋病和抗癌协会筹款……就在逝世前的三个月她还拜候了波斯尼亚,身穿防护服走在插有骼髅标识表记标帜的雷区旁的巷子上,为国际性制止地雷运动做宣传。
那一切使她博得了"和平王妃"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