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教学案例-怎样教授这首经典爱情诗歌?

13小时前 (16:13:14)阅读2回复0
大清
大清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9
  • 经验值1703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34066
  • 回复0
楼主

前言

《致橡树》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修篇目。教师应该通过深入地解读,引导学生领略到这首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魅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诗歌解读体验。

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

《致橡树》教学案例-怎样教授这首经典爱情诗歌?

要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诗歌,教师应该先向学生讲述《致橡树》的背景以及作者徐志摩的生平。徐志摩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和文化名人,其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长恨歌》等。在介绍完作者后,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语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致橡树》的创作背景和主题内涵。

诗歌结构与语言风格

《致橡树》的结构很简单,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开头的自问自答、中间的呼唤和结尾的祈求。而语言风格则是以简洁、抒情、铿锵有力的词句为主,如“于是我的梦”、“你是否还记得那句"还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们曾说过几遍”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课文语言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感受词句的韵律和美感。

诗歌解读和主题思考

《致橡树》的主题是爱情,一段深情且长久的爱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首诗歌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诗歌中的爱情是怎样的,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爱情有何异同?同时,利用这首诗歌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爱情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对爱情如此追求,以及人类对于爱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等。

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致橡树》虽然是一首爱情诗歌,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将这首诗歌与传统文化、哲学等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如中国的婚姻观、礼教观等等。

总结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致橡树》这首经典爱情诗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细节和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欣赏和阅读这首诗歌,感受到爱情的力量和美好。

0
回帖

《致橡树》教学案例-怎样教授这首经典爱情诗歌?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