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3周前 (11-12 22:04)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801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039
  • 回复0
楼主

中国共产党指导广阔人民在革命斗争期间留下了大量的汗青遗存,如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原址、遵义会议会址等,那些革命圣地是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坚实载体。一路赏识国画名家们创做的《东方的曙光——中共一大会址》《饮水思源》《井岗春色》《革命圣地延安》等做品,它们都展示出革命圣地风貌和革命事业的艰险与困苦,那些做品不只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辛创业的光芒过程,也是铭记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奇特体例。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东方的曙光——中共一大会址

陆俨少 谢之光 唐云 方增先

无年款

102×63cm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曙光(嘉兴南湖纪念馆)

墨屺瞻

展开全文

1965年

138×69cm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举行。因为会场遭到法租界巡捕房搜寻,会议被迫中断,代表们告急疏散,转移到了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崭新风貌展示在世人面前。那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那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务,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梦想,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降生地、初心始发地,那是那座城市永久的荣光。

在《东方的曙光——中共一大会址》中,近景处茂密的树林以泼辣浑厚的笔法写出,主体部门则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共一大会址,建筑因为汗青的负重而愈加庄严、凝重,在门前停着一红一蓝两辆轿车,差别民族的人正向房间走入。远景则接纳了简单的笔法对远处的房屋停止了归纳综合。画中旧式的石库门、青砖黛瓦、乌漆大门上一对黄铜吊环、拱形的石雕门框庄严厚重。门前宽阔的道路和穿越的车辆,诉说着新中国前途的光亮,纪念馆门门外汉纷沓而至,表达出人们不忘初心的任务感和骄傲感。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井冈春色

陆俨少

1981年

96.5×45.5cm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井冈山茨坪新貌

应野平

1965年

91×50cm

井冈山是革命摇篮,做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按照地,井冈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饰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1964年,沈迈士、墨梅邨、应野平及孙祖勃等画师赴井冈山革命按照地写生。画师们追随汗青、以画述情,用绘画的体例让更多人领会井冈山斗争汗青、弘扬井冈山精神。

1977年,井冈山革命纪念馆邀请陆俨少画安插画。完成之后,陆俨少于第二年创做了《井冈春色》,画面整体条理丰硕,画面中的山川云海描画地淋漓尽致。整幅画面接纳了俯视视角,呈S型的构图体例,近景处绘有几株树木,其后烟云缭绕,顺着缭绕的烟云将不雅者的视线引入到画面中景部门蜿蜒盘曲的大山,山间有一辆客车以及一座屋舍。远景处以简单的笔法对大山、烟云以及天空停止了归纳综合。画面表示出井冈山革命按照地奇特的地貌,山高林密,地势盘曲。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饮水思源

丰子恺

1962年

35×28cm

《饮水思源》是上海中国画院首任院长丰子恺的做品。其时丰子恺随上海政协参不雅团赴江西南昌、赣州、瑞金等地拜候进修。在江西瑞金附近一个叫沙洲坝的村落,有一口井被本地人称之为“红井”,是中央苏区期间毛主席亲身率领干部群寡开挖的,它是其时党亲近联络群寡、处理群寡生活困难的汗青见证。井旁竖着一块牌子,上面题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驰念毛主席”14个字,后面记着“1951年3月沙洲坝全体人民敬立”。丰子恺随即拿出手册,画了那口“红井”的一幅速写图。归来后,他按照画稿,在宣纸上将它绘成了极具小我特色的做品。

《饮水思源》画面前景的一棵大树,给人一种前人栽树后人纳凉的意味。画面中五位旅客都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井边上的木牌。画面赋色明朗简疏,右上角题“饮水思源”,曲点主题。做品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重生活的热爱和对新社会的颂扬,正如丰子恺《饮水思源》一文中所写:“我感激江西革命按照地的人民,我决心进修他们的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建立做出更大的奉献。”

韶山——红太阳升起的处所

唐云 陆一飞 邱陶峰 徐志文

1976年

132×235cm

中共韶山收部是毛泽东亲手创建的、最早的农村党收部之一。革命的星星之火,起头在韶山燎原。韶山也与中国共产党的开展强大血脉相通、紧紧相连,与中华大地的革命建立事业息息相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唐云先后两次前去湖南写生,相继来到韶山、长沙,敬仰毛泽东早年生活和处置革命斗争的史迹,唐云在写生根底上创做了《韶山——毛主席故居》等革命汗青题材的系列做品,向人们展示了青年毛泽东所履历的实在生活场景。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革命圣地延安

胡伯翔

1962年

116.5×58cm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从1935年中共中央正式抵达陕北进驻延安到1948年人民解放军从国民党手中成功收复延安。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指导陕甘宁边区人民停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业建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抗日场面地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成立抗日民族同一战线的政策;创建培育大量抗日军事和政治干部的抗日军政大学;在洛川会议强调同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指导权问题;毛泽东还做了《论耐久战》的长篇演讲,阐明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方针。

《革命圣地延安》是胡伯翔于1962年参不雅大西北时用画笔描画的延安锦绣河山、追想延安的峥嵘岁月。画家居高地极目而望,延安浮图屹立在画面上方,其山脚下是九曲回环的延河,河两岸屋舍仿佛、工场林立。小汽车、客车、骡马车队穿越其间,显得非分特别繁忙。延安地处西北,其地貌多为黄土高原,画家没有选择各人熟悉的延安窑洞做为描画对象,而是捕获到贫瘠的地盘上正在发作天翻地覆的变革,青山绿水,一片活力盎然。画家在构图摆设上非常用心与巧妙,做为延安精神象征的延安浮图屹立在山巅之上,做品主题被淋漓尽致地表示出来。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龙华春浓

江寒汀 孙祖勃

1959年

91×51cm

始建于三国期间的龙华寺塔是上海徐汇龙华一道靓丽的光景线,在龙华古寺的旁边是龙华革命烈士陵寝。1927年至1937年,多达9000余名社会人士先后被关押在此,陵寝东北为刑场,此中800余人遭到枪杀。罗亦农、彭湃、陈延年、李务实、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等许多革命志士殉国于此。

1959年,江寒汀、孙祖勃合做绘造了《龙华春浓》。画家没有把那一惨烈而繁重的事实做为画面描写对象,而是选择描画桃花烂漫盛开之际,龙华古寺在一片花红柳绿中显得非分特别恬淡平和的气象。画上题写道:“花光处烂漫,塔影转小巧”。画面近景处有几株桃花富强艳丽,预示着今日的上海欣欣茂发兴旺开展之意。在其之后有几株葱郁的柳树,龙华寺塔从森林中拔地而起。画家以中国传统的翰墨技法将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生动形象地表示了出来。

在数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认真打量画师们创做的那些革命圣地做品,仍然能够感触感染到画里所折射出的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华民族走上独立之路、自强之路、复兴之路的伟大征程所留下的永不磨灭的印迹,并从中罗致砥砺前行的力量。

0
回帖

画里的"革命圣地”有多神圣!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