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古诗词】040 胡令能《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冲弱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正文
蓬头:头发蓬乱。
冲弱: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垂钓。纶:垂钓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苔:苔藓动物。映:遮映。
借问:向人探听。
鱼惊:鱼儿遭到惊吓。应:回应,容许,理会。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目面貌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托着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赶紧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轰动了鱼儿。
做 者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期间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近而构想精巧 ,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
赏 析
那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做,诗写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儿在水边学钓的情景,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力少,因而显得宝贵。那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此诗没有灿艳的色彩,没有锐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平浅易的论述中透露出几分纯实、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逼真。冲弱,小孩也。“蓬头”写其表面,凸起了小孩的幼稚顽皮,无邪心爱。“纶”是钓丝,“垂纶”即标题问题中的“垂钓”,也就是垂钓。诗人对那垂钓小儿的描摹不加掩饰,曲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原来面目,使人觉得天然心爱与实在可信。“学”是那首诗的诗眼。那个小孩子初学垂钓,所以出格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势,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面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他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那也能够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垂钓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空中生长在阴湿处所的低等动物,从“莓苔”不只能够晓得小儿选择垂钓的处所是在阳光稀有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吃惊、人不暴晒的颇为抱负的垂钓去向,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该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但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构造上,关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仍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冲弱惧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答复。那是从动做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敏伶俐。他之所以要以动做来取代答话,是惧怕把鱼惊散。他的动做是“遥招手”,申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不是隔山观虎斗。他在“招手”以后,又如何向“路人”低声私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需要,所以,在申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做也就戛然而行。 通过以上的简单阐发能够看出,前两句固然着重写小儿的身形,但“侧坐”与“莓苔”又不是单纯的描状写景之笔;后两句固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气,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画动做的生动的翰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做。
小学必背古诗
“蓝色”字体查看详细内容
001 汉乐府《江南》
002 汉乐府《长歌行》
003 北朝民歌《敕勒歌》
004 骆宾王《咏鹅》
005 李峤《风》
006 贺知章《咏柳》
007 贺知章《回乡偶书》
008 王之涣《凉州词》
009 王之涣《登鹳雀楼》
010 孟浩然《春晓》
011 王翰《凉州词》
012 王昌龄《出塞》
013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014 王维《鹿柴》
015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016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017 李白《静夜思》
018 李白《古朗月行》
019 李白《望庐山瀑布》
020 李白《赠汪伦》
021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022 李白《早发白帝城》
023 李白《望天门山》
024 高适《别董大》
025 杜甫《绝句》
026 杜甫《春夜喜雨》
027 杜甫《绝句》
028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029 张继《枫桥夜泊》
030 韦应物《滁州西涧》
031 孟郊《游子吟》
032 韩愈《初春呈水部十八员外》
033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034 卢纶《塞下曲》
035 刘禹锡《望洞庭》
036 刘禹锡《浪淘沙》
037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038 白居易《池上》
039 白居易《忆江南》
文字来源:跟名师学语文;图片:包图网,已有利用权。本公家号尊重原创,好的内容值得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