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得了耳疾疼痛难忍,苏轼为何让他等三天?

3周前 (11-13 01:12)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829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586
  • 回复0
楼主

苏轼青年时科场满意,文章名声渐起,走上仕途后又因其学问、道德、声威和人格魅力吸引很多粉丝。他在书法绘画方面有很多伴侣,交往最为亲近的当数王诜。乌台诗案后,苏轼获功遭贬,因而被连累、获功最重的也是王诜。

《西园雅集》图中的西园,就在驸马都尉王诜的府邸,那里不只有媲美皇家园林的亭台水榭,更建有专门保藏古玩书画的宝绘堂。《宣和画谱》中说,王诜本是太原人,自幼就喜读书,长于文,精于书,涉猎实行草隶。他身世将门,却擅长绘画,对保藏极尽痴迷,以至不择手段。关于文玩精品,那位驸马爷舍得花重金购置,买不到的就拿工具去换,换不到的,就摹仿做伪,米芾还在《画史》中多处记载他借不雅书画不还的黑汗青。一次,王诜觊觎苏轼所藏美石,晓得对方不愿割爱,就做首小诗暗示想把石头借来看看,却被苏轼识破,毫不留情地说“小诗借不雅,意在于夺”,并用完璧归赵的典故,催促那位“风流贵令郎”将亲爱之石速速偿还。

伴侣得了耳疾痛苦悲伤难忍,苏轼为何让他等三天?

王诜与苏轼何时结识并没有定论,《苏轼论》一书中揣度,苏轼初仕凤翔时,其时的幕府同僚王彭(王诜的叔叔)起到了中间人的感化。熙宁二年(1069),苏轼在京任职时,去过王诜宅邸做客,写下一篇《莲花经》。他对王诜的绘画评价极高,在给友人的信中说:驸马都尉王诜画的山川寒林,冠绝一时,非画工能仿,并在《宝绘堂记》中称赞王诜,虽是皇亲国戚,却在礼节学问书画方面常与寒士交换讨论,日常平凡生活也远声色而处置于书画。王诜绘画气概继李成、郭熙之后,擅长画清凉山川,以《寒林图》而负盛名。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王诜的《渔村小雪图》曾在2020年的苏轼书画主题特展中展出,可做为其山川画的代表。

虽是富贵令郎与贫寒士子之间的交往,王诜从不会居高临下,有时以至殷勤伏低,谦让苏轼的不修口德。二人结识之后,王诜经常主动约见苏轼。熙宁十年(1077),苏轼由杭州召还,栖身在城外范镇的东园,王诜不只送去酒食,还携姬妾六七人,约苏轼在城外四照亭宴饮。第二日,王诜送去韩幹画的十二匹马共六轴,请苏轼写题跋,却被拒了,得到的是一首挖苦执政大臣无能,未能尽我之才的埋怨诗,王诜并未生气。

一次王诜得了耳疾痛苦悲伤难忍,向苏轼求一剂治疗的方子,苏轼回复他,你身世将门,“断头穴胸,当无所惜,两耳堪做底用,割舍不得。限三日病去。不去,割取我耳。”王诜竟乖乖地归去等着了,三天之后实的不疼了。他赶紧做诗感激苏轼,用词颇接地气:“妻子心急频相劝,令严只得三日限。我耳已聪君不割,且喜两家皆平善。”那个故事来自王诜保藏的一幅南唐《挑耳图》题跋,由苏轼亲身撰写,此图后被王巩保藏。

熙宁十年(1077)七月,王诜请苏轼为新落成的藏书楼题记,苏轼写了一篇《宝绘楼记》,此中提到:“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引用的典故是东晋权臣桓温之子桓玄篡晋安帝自立,兵败流亡时不忘把保藏的书画带上;唐代宰相王涯垮台后,其法书名画尽被人破壁取去,可见贪念那些身外之物末成祸根。关于一个藏宝楼来说,如许的典故也太不吉利了。王诜提出:能不克不及略微修改一下啊。苏轼答:不改,要不就别用了。王诜也没再说什么,仍是默默用了。

0
回帖

朋友得了耳疾疼痛难忍,苏轼为何让他等三天?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