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为类书“皇冠上的明珠”,其与以前历代修纂的各类类书比拟较,有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编辑办法上“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中国古代类书的编辑办法有分类的,有按韵相编的,也有以数目字来编集的。一般官修的大型类书,以分类编辑的为多,像《承平御览》《册府元龟》皆如斯。那种办法的缺点是,因为类目纷繁,往往容易把统一条材料拆散,有时又会形成统一条材料反复呈现,给体例编制上带来紊乱。查索者如不熟悉分类部目,检索也很困难。《永乐大典》则采纳按韵与分类两者相连系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编辑办法,全书按照《洪武正韵》的韵目,按每韵下排列单字,在每一单字下详集历代各类韵书、字书记载该字音韵、训释和它的篆、隶、楷、草各类书体,再依次把有关天文、天文、人事、名物以致奇文异见、诗文词曲等随字收载。《永乐大典》将自古以来册本中的有关材料整段整篇,以至整部地抄入。那种做法的益处是保留了大量珍贵典籍。明成祖称赞《大典》编纂办法是“揭其纲而目毕张,振其始而末具举”。查索者只要“因前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鹊,开卷无所隐”,检索十分便利。
第二,《永乐大典》汇书宏富,远迈前代。唐代的《艺文类聚》收书1430种,宋代的《承平御览》收1690种。《永乐大典》收书则达七八千种之多,五六倍于前。并且它一反过去类书侧重儒家典范、史传文集的做法,搜集的典籍极为博识,不避世俗做品,那跟《四库全书》很不不异。据不完全统计,其时辑入的图书包罗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平话、工技、农艺、医学、志乘等,包含古今,搜述无遗,那与明成祖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第三,《永乐大典》拆帧版式别开生面,独到精巧。全书接纳上等白宣纸,印有墨丝栏,每半页八行,大字占一行,小字抄成双行,行二十八字,用端楷誊写。关于名物器什、山水地形等皆绘有图形。所绘之图,全用白描手法,形态传神,精丽工整,是古代册本插图中的佳品。一是引用的书名及做者名都用红色誊写,十分夺目。所有引文都有断句,用红色句号做标识表记标帜,便于阅读。版心亦为墨色,上鱼尾内标有“永乐大典卷××”,下鱼尾内记每卷页码。每册高营造尺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书面硬裱,用粗黄布连脑包过,显得非分特别持重朴实。每册三十至五十余页不等,有一卷一册的,亦有二卷或三卷一册的,少数有四卷一册的,但以二卷一册者居多。每册外封左上有一长方框,内题“永乐大典”四字,其下用双行小字说明卷几至卷几。右上角有一小方格,题该册所属韵目,又低一字再说明那一册又是该韵目之第几册。解缙说“庶几考索之便,如十拿九稳尔”。
《明世宗衮龙服坐像》 轴
所以《永乐大典》其册本自己,也是一件珍贵的汗青文物。永乐君臣是用做艺术品的体例在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