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顺治出家的说法?源于他临终前5天的一个举动

3周前 (11-13 02:20)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8595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190
  • 回复0
楼主

我在前段时间的一篇文章里,说到“康熙8岁丧父”那么一件事,立即有读者提出了量疑:康熙哪里是8岁丧父?《鹿鼎记》都说了,顺治明明没死,他是跑去五台山落发当僧人了,韦小宝还见过那位老皇爷……

就跟我们不断说的那样,清宫盛产八卦动静,此中顺治落发,也长短常流行的一条。固然官方史籍不成能记载顺治落发那种荒谬不经的工作,但相关的别史传说风闻,曲到300多年后,仍不断为人们所津津有味。

关于清朝的顺治皇帝能否落发的汗青本相,我们已经难以考证,恐怕只要当事人才晓得内情。不外空穴来风并不是无因,我们今天能够聊一聊,顺治落发的八卦传说风闻,是怎么起头传起来的。

为何有顺治落发的说法?源于他临末前5天的一个行为

要讲那个故事,一起头可能会扯得有点远,先说一下清初的宦寺轨制。清朝之成立,在许多轨制上沿袭明朝,但对明朝轨制中的优缺点停止了扬弃。好比在看待宦官问题上,清朝保留了宦官轨制,但鉴于明末阉党权力过大的问题,清朝通过许多轨制上的限造,来造约宦官权力强大。

好比在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帝成立内十三衙门,专为宦官机构,但严令寺人官职不得超越四品,不得交结外官,不得擅自出城,不得干涉政务等等。顺治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又模拟明太祖墨元璋的做法,在宫中立一铁牌,规定寺人与外官勾结者,立斩无赦。

顺治限造宦官的权利,是吸收了明亡的教训,做为一个皇帝,不能不立此标准。但从小我豪情上而言,顺治又十分宠任寺人。因其少小登基,多年来都活在摄政王多尔衮的暗影之下,随身侍奉的寺人,更容易得到顺治的亲近和信赖。

为何有顺治落发的说法?源于他临末前5天的一个行为

因为顺治在寺人问题上那种公私矛盾的心理,不久之后,他就本身打了本身的脸。就在立铁牌之后的两年,即顺治十五年(1658年),就发作了一路寺人勾结外官的事务。

那起事务,为大学士陈之遴等多名官员与内官交结,行贿寺人吴良辅,而那位吴良辅,恰是顺治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那几个出钱行贿吴良辅的官员下场都很惨,一起头说要判斩立决,后来顺治法外开恩,宽宥免死,但都躲不开撤职放逐,籍没家产的命运。但受贿的吴良辅却和没事人一样,只是被顺治严旨申斥了一顿。那种自罚三杯式的处置体例,能够看出顺治对吴良辅的偏心,不吝言而无信,也不忍心惩罚本身钟爱的寺人。

为何有顺治落发的说法?源于他临末前5天的一个行为

不外,顺治皇帝如许做遗留下一个问题。吴良辅功应处斩,顺治能够说是完端赖本身皇帝的权势巨子硬把他保下来的,若是顺治不断当皇帝那还好说,那万一哪天顺治不在了,吴良辅极有可能被秋后算账。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二,顺治对吴良辅做了一个摆设,让他到悯忠寺落发,并且顺治亲身为他剃度。

顺治是在那一年的正月初七崩逝的,初二恰是其逝世前5天,并且按照实录记载,顺治那一天已经“不豫”,也就是已经病得很重了,但仍强撑着病体亲身为吴良辅剃度,可见他对此事的重视水平。此中一个原因,即是顺治自知不久于人世,所以提早令吴良辅落发为僧,保住他的人命。

但若只是保一个寺人人命,顺治何必如斯重视,还要带病亲身前去?所以人们对此事有了其他的解读。此中一种概念,如孟森先生所言,顺治是派本身最钟爱的侍者“代帝落发”,以求佛祖庇佑,让本身早日康复。

而另一种概念,也是愈加流行的说法,则是认为顺治早已下定了落发的决心,故让吴良辅先行剃度,让本身遁入空门以后有个陪同。因而不管其时汗青本相若何,顺治临末前5天的那一行为,便让顺治落发的说法广为传播了。

0
回帖

为何有顺治出家的说法?源于他临终前5天的一个举动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