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1个月前 (11-13 04:26)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9472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945
  • 回复0
楼主

编者案:

为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历”,丰硕安海汗青文化内涵,全方位展现安海古镇的汗青变迁,带动更多人领会安海、认识安海、存眷安海,并身体力行参与到安海古镇的庇护中来。本日起,我镇推出“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特辑,让老建筑“活起来”,让各人感触感染文化安海、大美安海。

汗青上,它曾是安海古镇的标记性建筑物之一,俗称“圣殿”、“殿顶”。登临“圣殿”,眺望远山、港湾、舟楫、白塔、长桥、万户人家,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现在,因为时代的变迁和其他原因,它已经垂垂被人遗忘了,今天让我们一路走进“霁雲殿”,领会它的故事。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地瞻斗极筑玄台

--安海霁云殿文物奇迹巡礼

(安平)

中国汗青文化古镇安海有浩瀚人文景不雅,在明清期间,安海就有十景之说,“台瞻玄极”是此中之一。“台瞻玄极”指的是位于安海古街北段圣殿巷的霁云殿。怀揣着对中国鲜见台榭式古建筑的神驰,那全国午,我来到了霁云殿。

霁云殿身居镇区高处,此高地古称北山。入门处,新修一个仿古的门亭,秀出古色古韵的意境以安慰凭吊怀古的游人。畴前,在那建有牌坊,正面匾“武当行宫”,背镌“霁云别界”,此楼废于清初战乱。在清末又重建“路入露台”牌楼,柱联由清道光16年进士、翰林编修庄俊元撰写:“元武不敷当也;寡星共环拱之。”此坊再废毁民国3年,其坊柱流出砌筑在附近民居墙面中,实在令人不堪唏嘘。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步入殿庭,映入眼帘是一座新近出土明代巨型石碑,碑额镌刻《安海改建实武庙碑》。碑末的文字:“隆慶二年秋九月,朝列医生邑人黃伯善,參議伍鎧,同知伍隆、黃國寵,郎中王徽猷,進士顏容舒,知縣蔡存省,舉人李華春、黃錫、陳載熙……仝立石。”所列尽是安海一时名流,他们不单单是立碑人,傍边可能还有撰碑者和修庙人。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霁云殿建造在三米多高石砌的台基上,台座圭角的中间位置浮雕一水莲花,是不是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工具?似是寄意人到仙灵奇境,灵魂能得到解脱和重生吧。沿着18级台阶登高而上,我站在那个明人称做“玄武台”上,怅望长天,高楼遮眼,已看不到远方那“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 的安平桥。也体味不到安平桥瑞光塔的塔尖与霁云殿台地八两半斤的古老传说,此时的我很想找回“去天五尺,踏入露台”的心境,于是,我低吟明人古诗《玄武台漫兴》“层台枕北郭,芳榭倚南江。树隐春船市,山窥晚照牕。”高唱乡先生黄伯善的吊古诗“玄武台高戏马台,长江滚滚抱村来。”在诗情画意气氛里,感触感染到那座“地瞻斗极筑玄台”,那超脱千古帝气王风的台,也品尝到那座“穷层台累榭之不雅”,那古港扬帆祈风祭拜的坛。是啊,那是一座寥寥无几而照旧散发诱人魅力层台累榭的古建筑。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霁云殿天台周环绕石栏杆,大殿外不雅为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斑斓的垂莲柱上的托木雕琢仙人图。我按照大仙手执法器,辨识出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芭蕉扇、吕洞宾的长剑、曹国舅的玉板,蓝采和花篮、何仙姑的莲花,独不见张果老的渔鼓和韩湘子的横笛。此两大仙跑到那里去?汗青故事告诉我,天台原有一拜亭,后来改做学校办公厅、郑胜利纪念馆之用,其时将天台和拜亭的外沿砌一堵外墙。2003年补葺,拆除外墙,不知何故,连同拜亭一并拆去,其拜亭悬柱上可能是此两大仙栖身处吧。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大门前摆一对石砻白石的石鼓,其图案精巧稀有,可能是原佑圣宫旧物,蔓生的花草多曲卷,经处置后做波状摆列,构成丰满圆润的纹饰,带有一种欢乐的色彩。石鼓正面浮雕倒掛火焰形的壶门,壶门内伫立一只神鹿,有点呆荫,非常心爱。

从外面看霁云殿,恰如是一座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的建筑,进入殿内看到却是另一番气象,别有洞天 ,台殿三层。回廊环拱一个超出跨越回廊半米的高台,正方形石台立面中间设三层台阶,大殿叠收在三层台基上,面阔三间,摆布次间的下石堵雕琢一对明式麒麟非常精湛,全身披鳞带甲,鬃发、触须散发燃烧着火焰般的荣耀,踩着强健程序向前,头首仰天怒吼,有别于清代麒麟雕琢多做回首顾盼的款式,更显出一种严肃之气。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玄天天主,又叫北极天主,是天上的北极星,安海傍海而生,靠航海貿易起身,在航海时靠仰望北极星定航路,可能是那个缘故,安海人出格崇敬北极天主,所以也才有那个认为故事的传说。说的是在五代晋天福间,在安海北山修道的云水道人奉玄天天主香火应召,治好闽王王子的疫病,奉敕在此地建庙。宋代推崇玄武帝为实武帝,因得名“佑圣宫”。世代相传的故事,不行是传说,史也有记载。明弘治《八闽通志·寺不雅晋江县》有云:“江南第一灵坛在府城南八都,五代晋天福间建,匾曰:‘佑圣’,国朝正统改今名。” 霁云殿奉武当山玄天天主香火,历来视武当山为祖庙,后来天师道在佑圣宫分设“法坛”,故也以龙虎山正一教为霁云殿祖庭,由现代天师改号,亲题“江南第一灵坛”悬于殿额,辟为道教品级更高的分坛。谁曾料到如斯显赫备受爱崇的高光日子只不外百年,嘉靖十四年,安海遭倭乱,倭寇鼎力大举烧杀掠夺,号称“江南第一灵坛”未逃过此劫,沦为瓦砾。嘉靖三十六年,原任池州知府致仕乡绅柯实卿倡建安海城,几同时亦谋划重兴霁云殿,写下《重建玄武殿题好事疏》:“金界藏北山之北,镇安海而分野见郊,回禄不吊乎旧宫,悲兔葵燕麦之感,地祇重启乎新土,穷层台累榭之不雅。三十六洞天,再增式廓。”岂料柯绅亡于造城横祸,以致殿宇“重启于新土”之议未竞,曲到嘉靖四十三年才由黄少溪、伍梧岗、颜北泉(进士颜容舒之父)、陈乐庵四君子主持兴建,积五载而始累大不雅。新殿改建在北山之南,北倚城垣,转东南有神霄宫,后为云堂、僧房,转西南有圣母祠,前有舡亭,后为三清殿,霁云殿前,建有钟鼓楼,南向为庙门,建牌坊。那些建筑群与霁云殿天衣无缝,为霁云殿增添了宏伟壮不雅气焰。

相传曾生活在安海故乡多年的郑胜利出格崇敬玄天天主,南明永历十五年收复台湾那年,郑胜利在其战船上供奉神祇就是安海玄天天主和护驾神安海玄坛宫的赵元帅,登岸台南后盖一间小天主庙,庙名与故土神殿有点相象,叫“灵佑宫”,在明郑期间香火昌盛,也曾风光一时。相较于灵佑宫,安海佑圣宫的命运就坎坷的多了。此时因为郑胜利反清复明的抵御,清兵一把大火將整个安海销毁,实武庙也化为一片段垣残壁。曲到清康熙二十六年安海复界后,重修霁云殿和二座小型的圣母祠、地藏王庙,再无力恢复明代全数旧不雅,以致从属亭楼宫宇的建筑湮废无存。遐想在清康熙二十六年重构霁云殿,应该是在无缺的基座和墙壁依原款式复建,所以霁云殿即有宋明遗构,又有清初建筑就没有什么奇异了。然而清初的霁云殿在泉州道教界神格遽降,村夫为了进步霁云殿宗教级别,十几年后停止革新,用“面阔三间改五间”的做法,操纵明代实武庙其他建筑物烧毁的石柱加盖副阶,构成高级别重檐歇山顶大殿。如今殿内有一件从拜亭搬入的斗式石香炉,香炉正面阳雕一幅道教色彩斑纹,其上下款文字阴刻“康熙乙未年启”、“门生林进臥主公”,那位林进臥主公该不是主持康熙五十四年霁云殿那次重修。

我试图与汗青对话,继续捕获那残留信息,明代三开间霁云殿昉自城外宋代佑圣宫,而清代又在明代三层台基和墙身根底上革新,构成重檐歇山顶的建筑。北山之北的佑圣宫什么容貌史乘没有细叙,然而明代嘉隆间,霁云殿的迁建显然遭到原址佑圣宫的影响。宋《营造法度》对坛的做法有如下记载:“造坛之造:共三层……”, 霁云殿无论是平面呈三重,抑或是台阶式三层,都与《营造法度》中的坛三层悄悄吻合,那不单单是一种巧合,应该是对宋代佑圣宫款式传承吧,从殿身柱础櫍形款式与福州华林寺大殿的宋代櫍形础附近,似乎可证明我的推测。从佑圣宫到江南第一灵坛,再到实武庙和霁云殿,一个寺院在差别期间有着差别名称,意味着有悠久汗青,读之,意味深长!汗青上霁云殿,时而武当山行宮称之,时而江南第一灵坛号之。史料对霁云殿道教传承脉络缺乏详细记载,似乎影响今天霁云殿在道教界的地位,也给安海人平添一份不平输的寥寂。

霁云殿有六方明碑和三方清碑,有匾有联,有木雕仙人,有石雕抱鼓,有宋狮明麒麟,珍贵文物琳琅满目,令我琳琅满目。除了从城外的佑圣宫搬入城内新址的宋代櫍形石础外,还有几样珍贵文物,如狮子、香炉、铜钟等,那些文物越过时间的荆棘幸存下来,值得我介绍一番。

一对青石狮子今摆放在霁云殿台阶前,那对狮子应原属安设在旧佑圣宫大门的。石狮做半立状,左狮抱球,右狮抱幼狮。过去各人只留意其外型异于常见石狮做蹲立状,几乎很少留意其雕琢年代,其实年代确定,对文物有非常重要价值。我察看到安设狮子的须弥座有壶门之设,壶门是宋代须弥座根本特征。海棠纹样的壶门里有飞马神鹿,鹿的头部长出分叉的长角,徐步奔跃,骏马回首做腾云驾雾之势。细品那对狮子神志器宇轩昂,少了一份寒冷严肃,多添一份超脱潇洒憨态,呈现出阿谁大雅宋朝时代的气概,别开生面,是不成多得文物。

如今殿前广场中摆放一个出缺损莲花形石香炉,由炉盖炉身炉座构成,炉盖已缺佚,炉身做仰覆莲瓣状,肥厚光润,显示出莲花花瓣的阴阳向背别有神韵,炉座圆圈外设壶门,壶门内雕宝相花,圆浑丰满。我请教过安海保藏界人士,据介绍覆盆式本是宋式中规定,疑为宋代遗物。我又与之出士于安徽省宿松县北宋绿釉獅子熏炉比对,其造形非常相象。似证明诸君言之有物。莲花石香炉的艺术造形,闪灼宋代工匠艺术聪慧,弥足珍贵。

旧佑圣宫原有一口千斤铜钟,宫毁,蔡某藏匿铜钟,明代乡先生黄伯善知而索还,置放在新修钟楼,并做《玄帝庙钟皷台成》记其事,今读其诗句:“龙虎势撑安海市,鲸嚣声出霁云楼。”此时我似乎听到一串余音袅袅的汗青反响,碰响我的心头,诗韵钟声的霁云楼,龙盘虎踞的安海市,荡漾着汗青文化的光泽,使人充满了冲动,充满了神驰。

黄昏下,宽阔的广场中央伫立一颗白兰树,正处在花期,空气中飘满淡淡的白兰香。重游霁云殿让我晓得安海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处所,“台瞻玄极”的美景名不虚传! 安海古镇千年灿烂的汗青,仍然存留在那里。我仰望着霁云殿紧闭大门,惦念宗教建筑的炊火味,心想,借重古老宗教建筑那最简洁的符号,再现卓然耀眼文化景不雅,让旅客获得前人那种接近天际的宗教体验,让身处闹市的霁云殿不再孤寂,也许为期不再遥远吧!

END

图片来源收集

供稿:蔡良才

初审:蔡路茜

末审:吴森森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0
回帖

寻找“世遗泉州·古镇安平”记忆系列活动之“品读建筑 发现安海之美”——安海老建筑故事(三)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