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之前,岭南地域因为地处边境远地,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均落后于中原和江南地域。明清之际,跟着中原及江南文化的传入,岭南画坛逐步从沉寂到昌隆,并在跟随支流画坛潮水中逐步成立起具有岭南地区特色的山川画面孔。清代岭南地域青绿山川画,在传承传统的根底上,融入了奇特的岭南视角,更因吸收外来文化而呈现改革的态势。
本期内容,让我们来一路看看,在广州艺术博物院“青绿调成见天工——山川画色彩研究展”中展出的清代黎简、苏六朋、蔡兆丹三位岭南画家的青绿山川佳做。
春岩簇锦
展开全文
(清)黎简《春岩簇锦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上下滑动查看)
黎简(1747—1799),字简民,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佛山)人。擅画山川,师法元人,以苍润见长,境界清邃。
《春岩簇锦图》是一件设色浓丽、气概奇特的青绿山川画。画面以开阔的江面和江中小岛的树林为分界,将山石分为前景与远景。
山石均以赭石打底,再以石青、石绿分染差别的山石顶部,且差别于传统青绿山川画对暖冷色过渡的重点,画家对石青、石绿的处置是染至某处时戛然而行,以山石轮廓为界,而无色彩的过渡。
近景处,画家着重以石青和墨砂点染两棵树的叶片,构成蓝与红的明显比照。色彩的抵触和比照使画面具有夸大而奇特的气概。
深山游春
(清)苏六朋《深山游春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
苏六朋(约1796—约1862),字枕琴,号怎道人。顺德(今属广东佛山)人。早年在广东罗浮山做画,中年定居广州。擅画人物、山川、花鸟。
《深山游春图》描画的是罗浮山桃花溪一带的情景。画中古树参天,山岳挺拔入云,层峦叠嶂,峭壁、山石、峰峦以淡赭色打底,再罩染浅淡的石青、石绿等色。
山石流水间,以红色点染桃花几株,与近景处拄杖赴会的人物,配合照应了画上做者题诗:“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春水绿于苔。不因渔艇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翠雨流云连玉洞,丹霞抱日护瑶台。山中旧侣时相约,约我来春载酒回。”
画面设色高雅,呈现了罗浮山春意盎然,如世外桃源般的山川胜境。
金碧山川
(清)蔡兆丹《山川图》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蔡兆丹(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清光绪年间),字月槎。广东顺德(今属佛山)人。蔡如璋孙,画有家法,擅画青绿山川。
此《山川图》扇面是蔡兆丹创做的金碧山川画。画家在大青绿的根底上敷设金彩,施金于山石轮纹、沙嘴坡脚、楼台宫阙。画面视觉效果比大青绿山川愈加金碧灿烂。
画面为一角半边式的圆形构图,画幅虽小,但画家以大片留白巧妙地表示出江海开阔的气焰。
黎简、苏六朋、蔡兆丹三人皆是广东顺德同亲,此中黎简、苏六朋与苏仁山、谢兰生被称为广东绘画史上最为耀眼的四大名家。三位画家虽是一方水土一方人,但山川画气概各别,为不雅寡呈现了清代岭南地域山川画奇特面孔之一隅。
除了以上做品,还有更多出色的岭南青绿山川做品正在“青绿调成见天工——山川画色彩研究展”展出。
展览时间:2022.8.23—11.23
展览地点:广州艺术博物院艺术交换厅(1号馆)、中国历代绘画馆(2号馆)、油画馆(8号馆专题陈列馆)
| 温馨提醒 |
按照越秀区疫情防控要求
广州艺术博物院
从2022年10月25日起临时闭馆
暂停网上预约
开馆时间将按照疫情防控形势变革适时调整
闭馆不闭展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线上展厅
素材来源 / 吴冰丽
图文编纂 / 陈颖婷
审核 / 邹杰杰
审定 / 冯清源
往期出色保举
01
● 展览 | 青绿调成见天工——山川画色彩研究展
► 点击阅读
02
●清雅温润:文徵明与文氏高足的小青绿山川
► 点击阅读
03
● 你不领会的姑苏名园,它被称为“金谷之胜”
► 点击阅读
04
● 袁耀画阿房,不知始皇中意否?
►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