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死死录

4周前 (11-13 04:39)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9237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475
  • 回复0
楼主

查百度“挽联”的定义是:“悲悼死者、治丧祭祀时公用的对联。”那一界定似有绝对化之虞。因为有些人在生前就自撰或请别人写下挽联,此为“生挽”。“生挽”者大都出于某种情愫:或慨叹于本身的出身遭遇,自嘲自讽;或嫉世愤俗,以激后人;或总结生平抒怀述志。

“生挽”起首表现的是一小我即将走到生命起点前的一种自我评价,摒弃夸饰的谀词和入俗的套语。如罗振玉自写的生挽:“毕世寝馈书丛,得不雅洹水遗文,西陲坠简,鸿都石刻,柱下秘藏,陈陈相因差不幸;半生沉沦桑海,溯自辛亥乘桴,乙丑扈跸,壬申于役,丁丑乞身,补天浴日竟何成。”那位出色的学者一世功名一目了然地隐现其间。1922年,在京沪报界举办的“最钦慕之胜利人物”民意检验中,南通张謇以更高票数被选,然而做为一个智者,张謇颇有自知之明。且看他在生圹墓(生前预设的墓地)门上自撰的挽联:“即此粗完一惹事,会须身伴五山灵。”联语用词华而不实、平稳简要,但包蕴的内涵极其丰硕:回首生平,既有一惹事业的大致完成,死而无憾矣;又有谦虚自抑,仅仅是“粗完”罢了。人生如斯,可安然谢世,回归天然、与秀美的五山长相依伴。那恰好反映出那位晚清思惟家、实业家严谨的立场。当然了,也有自我标榜、欺世惑寡的“生挽”,如袁世凯自挽:“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生挽”仍是临末者心迹的一种盘曲吐露。某些功过各半、长短蜂起的人物,往往带着满腹怨恨分开人世,怕身后遭到非议,生前便写下“生挽”给本身来个汗青定位。如一代老臣翁同龢为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殉情,他岂行是死在了非白即黑的思维形式里,还死在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皇权思惟里,死在了困兽犹斗的封建专造体系体例里。垂死之际,翁同龢以《论语》集句给本身撰写了一副挽联:“朝闻道夕死可矣,今然后吾知免夫。”让人代笔高悬于堂前,此后饮恨长眠。实是:一笔长横写清苦,一笔斜点书哀痛,一笔卧钩画凄凉!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汗青名人系万千风云与时代风潮于一身,临末前常有深思。其“生挽”不奢望文化包拆,图的是给小我的精神邦畿上留下明晰而简洁的人生轨迹。如杨度履历晚清至民国,周旋于各类政治要人之间,从湖湘秀才到宪造专家,从“筹安会”六君子之首到帝造首恶祸首,从学佛居士到中共党员,一生映射出阿谁时代的衰世乱象及常识分子的政治改变。1931年9月17日,杨度在上海法租界寓所逝世,临末前写下“生挽”:“帝道实知,现在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很显然,杨度的“生挽”总结了本身跌宕的一生:上联是对本身前半生言简意赅的归纳,并断然予以否认之;下联则是步入晚暮时的醒觉,他把“医民救国”的希望依靠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满怀激情瞻望中华民族的复兴愿景。至于秋瑾在殉国前五日写的自挽联“不须三尺孤坟,中国已无清洁土;好持一杯鲁酒,他年共唱摆伦歌。”惟妙惟肖地道出了那位鉴湖女侠为蔓延女权而斗争、为革命建国而勤奋的心迹。

悲悼会,往往是一次挽联的PK,一次披麻戴孝的雅集。但在民国期间,文人世常有“生挽”的文字游戏。郑逸梅素有“无白不郑补”之誉。他基于那一考虑:若然死去,即使挽联如云,称颂有加,也是无幸有睹,何不提早览之为快?于是,郑逸梅登报求挽,一时诸文友纷繁赐其哀挽诗联。如南社同仁高吹万寄赠的“生挽”:“写稿厌费事,人世欲谢垂青友;修文被征召,地下仍封补白王。”同属“鸳鸯蝴蝶派”的做家周瘦鹃给其“生挽”:“输君妙笔吐奇葩;补白称王亦足夸。”郑逸梅据此写了《生存亡死录》一文,生动记述了昔时友人替他撰写“生挽”的盛况和本身读那些“生挽”的实感情受,充实彰显出两者感情上的契合和道德上的认同。(沈 栖)

0
回帖

生生死死录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