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2年前 (2022-11-13)阅读2回复1
找个小木屋
找个小木屋
  • 总版主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280035
  • 级别网站编辑
  • 主题56007
  • 回复0
楼主

今天聊的事儿,跟一位金句频出的做家有关。

在她眼中,有一种恨,叫:

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有一种多情,叫: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仍是“床前明月光”;若娶了白玫瑰,白的即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墨砂痣。

有一种碰见,叫: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适值赶上了,那也没有此外话可说,惟有悄悄地问一声:“噢,你也在那里吗?”

没错,她就是民国之一才女,张爱玲。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改编自张爱玲做品的片子有很多,而改编张爱玲做品最多的一位影人,当属香港导演许鞍华。

本年,许导大动做不竭。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新做上,又一部改编自张爱玲小说的片子《之一炉香》,发布最新预告。

诟病更大的仍是演员。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马思纯自从拿了影后,根本上在青春痛苦悲伤片子那条路上一去不复返。

最违和的一点是:马思纯给人的觉得是背叛性。

她神驰精神气感世界的地道性,另一方面又无法放弃上流社会的物量表象,从而落入梁太太设下的陷阱。

所以,马思纯版的葛薇龙更像是那种在得知本相后,手撕姑妈的女生,绝不成能继续在香港摇摇欲坠,痛定思痛。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再看花花令郎乔琪乔,竟然是彭于晏。

那大肌肉,怎么看都联想不到花心大少。

乔琪乔更大的特点就是在感情上“拿得起放得下”,即喜好游走风月场。

但彭于晏属于精气神十足的帅小伙。

那也是选角上的违和。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是不是说《之一炉香》就没有演员可以接手?

倒也没那么绝对。

张爱玲在手札中曾透露,本身心目中的葛薇龙是香港影星林黛。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书中另一个角色,姑妈梁太太,女演员卢燕曾出格想演那一角色,还本身筹钱筹办拍《之一炉香》。

最初因资金不到位,只好做罢。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所以,《之一炉香》的改编兜兜转转,而许鞍华关于张爱玲的改编则愈挫愈勇。

可惜的是,成片的结局,大多是愈勇愈挫。

自《倾城之恋》《半生缘》后,《之一炉香》已是许导三拍张爱玲。

《倾城之恋》诟病更大,豆瓣至今6.7,哪怕是昔时上映时,反应也欠好。

虽然张爱玲半途发电报鼓舞过许鞍华,但究竟结果是临时接拍,许鞍华天然难以招架。

更遗憾的是,那封张爱玲发来的电报,也不晓得被许鞍华放到哪里去了。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之后的《半生缘》,口碑倒还不错,评分7.8,可不受书迷待见。

一些读者觉得片子把庞杂的家族线索,缩成沈世钧与顾曼桢的恋爱主线,有失偏颇。

原做沈顾那条感情线索,戏剧抵触自没必要说,只要照着拍,不会太差。

正因为其他线索也化繁为简,失去了原做的丰硕性以及力度。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此次的《之一炉香》与《倾城之恋》有些类似:

小说篇幅不长,都着眼于两小我的感情游戏。

那条姐就借着那部由缪骞人、周润发主演的《倾城之恋》,聊聊许鞍华在张爱玲做品改编上存在的问题。

许鞍华与张爱玲存在着必然的类似性——殖民地文化思维。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出生于上海的张爱玲,本来考取伦敦大学,却因1939年的战事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

1942年承平洋战争发作,香港大学停办,随后返回上海。

颠沛期间,张爱玲处于殖民地下的香港,看到战争带来的满目疮痍。

同样,出生于东北的许鞍华,跟家人来到香港。

其时的香港仍是英国的殖民地,从小被送去教会进修的她,说的是英语,汉语反成了“第二语言”。

在纪录片《去日苦多》中,许鞍华回忆:

“我不多很多也觉得到那种优越感,其实是源自我们是殖民地里的人。你对祖国的工具不认识,你会感应抱愧,可是你不快点学殖民地里的文化,你就逃不上时代,不克不及在那个社会里保存。”

那即是许鞍华关于身份的焦虑。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然而在感情描画方面,二者一个怜悯,一个通透。

许鞍华的立场相对温和。

无论是《桃姐》里小少爷与老保母之间的情面味,仍是《黄金时代》里身处乱世的萧红,都是感情上的咏叹。

别的,做为香港片子新海潮的旗头,许鞍华重视技法,《疯劫》《千言万语》都是技法取胜:

可太偏向技法,就像《黄金时代》,虽然在叙事上突破第四堵墙,但关于香港履历对萧红心里的表述,只浮于外表。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而在张爱玲的笔下,感情更为曲白,残酷且苍凉。

随意摘句原文:

“一般的汉子,喜好把女人教坏了,又喜好去传染感动坏女人,使她变成好女人。”

都那么有力道。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写《倾城之恋》时,张爱玲23岁;拍摄《倾城之恋》时,许鞍华37岁。

14岁的差距,天然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响。

可许鞍华又放不开手,太忠于原著。

然而张爱玲做品的内核,不在于形,而在于神。

《倾城之恋》中的那对有恋人范柳原和白流苏,绝对值一首《暗昧》+《阴天》。

可能是如今豪情都暗昧,汉子大可没必要合家莫辩,女人其实无须我见犹怜。

小说不是站在男性角度居高临下地审视女性,也不是站在女性的角度暗自揣度男性。

把两性的小九九呈现出来,展示似假还实、欲迎还拒的微妙感情。才是《倾城之恋》的主题。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要放在当下,你可能会说范柳原比力渣,但现实上,一切不外是互相操纵罢了。

无论范柳原仍是白流苏,两位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范柳原需要在弄柳拈花的过程中搜索活动的快乐。

片子借徐太太之口,说精神爱情往往通向成婚,而肉体爱情则处在某一阶段,转瞬即逝。

范柳原就是要那种无休行的急促。

他勾搭白流苏,是为了在七妹之外找 *** ;

勾搭印度公主,则为了在流苏那尝到被吃醋的 *** 。

爱,被一种病态的被需要所代替。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至于白流苏,虽说是个敢离婚的新女性,但也行步于此。

因为她心中仍是希望有一份由婚姻保障的恋爱。

她嘴上说范柳原不爱她,感应焦虑,没有婚姻就没有归属感,那她实的爱范柳原吗?

离不开是实,但提爱就有点牵强。

究竟结果跟范柳原在一路的最后原因,是想要一张饭票,维持生计。恋爱的本色,是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附。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但也不克不及说两人的关系,压根一点爱也没有。

爱不是做为感情,而是做为情感存在的。

那就是爱的情感,希望有人陪。

当外面的枪炮炸响时,范柳原出于赐顾帮衬的心理来庇护流苏,那是爱,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填补本身战时孤单的心里。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张爱玲说,《倾城之恋》接纳的是参差对照的写法,不是善与恶、灵与肉那种斩钉截铁的、抵触剧烈的古典主义写法。

两小我既爱着,又不如心里所想那样,地道地爱着。

那就是人道的灰度。

由此,我们引出张爱玲在塑造人物时的另一大特征——遍及的人道。

范柳原和白流苏是通俗人。一起头玩感情游戏,战争又让他们屈服于生活,以至产生成婚的念头,而不是抛头颅洒热血,展示家国情怀。

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升华,去传奇化,照旧是都会男女的卿卿我我,只不外那爱像极了白墙上的蚊子血,不那么完美。

关于汗青的传奇和恋爱的传奇,张爱玲都采纳了回避的立场。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那那版《倾城之恋》,许鞍华又偏重何处?

仍是手艺。

关于小说中的几个典范意象,如胡琴、蚊香、镜子、墙等,都有呈现。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着重讲一下空房间那个意象。

片子中但凡涉及屋子,无论是范柳原租给白流苏的房子,仍是流苏娘家的房子,亦或是酒店里的房子。

当人物处在密闭空间时,要么人物被放置在房屋边沿,要么以人的影子、手印闪现部分。

大屋子与孤独的小人物之间的比照,以至是墙面的留白,正好照应小说中那句:

“生与死与拜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收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还有构图方面,沙岸的构图明显是设想过的。

范柳原、白流苏两小我虽说在一路,但没有实心换实心。

所以一根稻草遮阳伞平分画面,表示两情面感上的障碍。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但也恰是那种技法,显得过于生硬,没了灵气。

拍摄手法上,舞厅那场戏用的是长镜头。

可有什么意思呢?拍出来的画面悄悄的,灰不溜秋,文雅之美荡然无存。

究竟结果,小说中的神,不是形可以完全表现的。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为什么没神?因为剧情、台词照搬照套。

片中太多间接引用金句的情况,没有将文字影像化。

拿那句典范的对婚姻的责难来说:“婚姻就是持久卖Y。”

条姐发散一下,好比你能够把婚姻和恋爱对等起来,做一个比力:

婚姻使得性合法化,而恋爱则是使性合理化。

无论是恋爱仍是婚姻,都是持久卖Y,只不外一个在理性上成立,一个在感性上无可厚非。

你如许一说,就是对原著的拔高,而不单单是对张爱玲的照葫芦画瓢。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至于张爱玲的小心思,许鞍华掌握的还不很透辟。

一处原小说中的“错误”,许鞍华把它改正来了,条姐觉得多此一举。

片子中,范柳原间接引用《诗经·邶风·击鼓》:“存亡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需要留意的是,张爱玲在小说中写的是:“存亡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说”通“悦”,不去说它。那“成”写做“相”,是不是张爱玲其时写错了?

人家家学根柢那么厚,《红楼梦》都能弄个专著出来,所以此处“错引”《诗经》,是有意为之。

成,是有方案有组织地摆设,有点像婚姻带来的幸福。

相,看似彼此,实则指代感情上的自在自由,你情我愿。

范柳原要的就是那种无责任的感情,而不是婚姻契约。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还有一个问题,是许鞍华没有拍出来的,那就是张爱玲关于沦亡区的书写。

那有点冤,张爱玲不是没有记录,而是换了个角度。

她写的都是女学生、富家令郎、殖民地长官在战争下的生活形态。

飞机天上过,女学生还在聊本身穿什么衣服好,似乎没有意识到身边的危机。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那种细节,在片子《倾城之恋》中,被琼瑶式的避祸所代替。

结尾那段话,许鞍华间接复造粘贴到末尾,估量是拍不出来又不想丢掉。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有没有改编张爱玲还不错的导演?天然是有。

但,要么不是曲拍,要么就擦肩而过。

好比王家卫,《一代宗师》里宋慧乔点蚊香一段,绝对碾压缪骞人。

因为许鞍华拍的是动做,而王家卫拍的是做出动做的人,镜头把人物的部分代入画面。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王家卫受访时说过,本身很喜好《半生缘》。

所以才有了“《东邪西毒》就是金庸版《半生缘》,《把戏韶华》就是王家卫版《半生缘》”的说法。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另一位导演是侯孝贤。

他拍过由张爱玲翻译的吴语小说《海上花传记》。

估量是拍《海上花》压力太大,找会上海话的演员,又找文学各人做参考。

所以,在徐枫找他拍《之一炉香》时,侯孝贤断然回绝。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杨德昌两次试图翻拍张爱玲,成果……

一次是《红玫瑰与白玫瑰》,女配角定下林青霞。

又因要等巩俐档期,弄得林青霞不耐烦,最初做罢。

之后筹办拍摄《色戒》,想把视点放在对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网上,拍一部《谋害》。

照旧是演员档期、改编难渡过大等问题,招致流产。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小说与片子本就差别,做家与导演又本是两类。

但仍是希望许鞍华能把张爱玲的那股子精气神拍出来。

尊重之余,参加一些女性思虑,在100周年之际,找回那张不知尘封何处的邮件。

0
回帖

100年了,她仍旧是所有翻拍片的噩梦 相关回复(1)

墨色泼纸诗行
墨色泼纸诗行
沙发
10. 影评:蝴蝶梦翻拍片之多,而又都是败在了无基石一样结硬梁结构之后
19小时前 (08:47:35)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