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起头”,因为那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那一天仍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起头。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度。差别的汗青期间的差别的民族都曾经按照本身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本身的元旦,即改为“正朔”,矫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便用建寅的农历,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利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夏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利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夏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利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夏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利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造的太初历,又从头利用建寅的农历,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利用农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仗,叫做“开门炮仗”。爆仗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那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老友家和邻那里恭喜新春,旧称贺年。汉族贺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非常流行,有些没必要切身前去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手刺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贺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是人们辞旧迎新、彼此表达美妙祝愿的一种体例。 古时“贺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罗向长者叩头施礼、恭喜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平辈亲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手刺去贺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描述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髦。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坊;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拜年片、拜年卡,即是那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医生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风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利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其时士医生交游广,若四处登门贺年,既消耗时间,也消耗精神,因而有些关系不大亲近的伴侣就不亲身前去,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去代为贺年。明代人们以投谒取代贺年。明朝出色画家、诗人文征明在《拜年》诗中描述:“不求碰头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那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便是现今拜年卡的起源。拜年卡用于联络豪情和互致问候,既便利又适用,甚至今日仍流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贺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做竟日欢”。
跟着时代的开展,贺年的风俗亦不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如今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贺年体例外,又鼓起了礼节电报贺年和德律风贺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大都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须眉外出贺年,妇女则须比及正月初六以后才气外出走访。贺年活动要耽误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摆布。薄暮时分到人家贺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贺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若是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气候阴晴来占今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若是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气候明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开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贺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可刑的风俗。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那一天不克不及动用扫帚,不然会扫走命运、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成,须从外头扫到里边。那一天也不克不及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而破财。今天许多处所还保留着一风俗,除夜拂拭清洁,岁首年月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过泼。
【正月初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此日无论是商贸店铺,仍是通俗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元旦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现实上是把买来的粗拙印刷品焚化了事。此日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此日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本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同一,次要有以下几种:
财神是道教俗神,月赵公明是正财神。日春神和月财神称为“春福”二字。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
相传姓月赵名公明,又称赵公元帅、赵玄坛。在《实诰》中赵公明为五方诸神之一,即阴间之神。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灵药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中国民间供奉的招财进宝之神。
但唐宋及其以前诸书如干宝《搜神记》《实诰》《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认为五瘟之一(见本卷《瘟神》)。曲至元代成书明代略有增纂的《道藏·搜神记》和《三教搜神大全》始称之为财神。《三教搜神大全》卷三云:"赵元帅,姓赵讳公明,钟(末)南山人也。自秦时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后在道教神话中成为张陵修炼灵药的守护神,玉皇授以正一玄坛元帅之称,并成为掌赏罚诉讼、保病禳灾之神,买卖求财,使之宜利。故被民间视为财神。其像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铁鞭,身跨黑虎,故又称黑虎玄坛。
月财神下面分为辅佐钱财星君和辅佑范蠡为注释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起头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小我寻心理”。
民间认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那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实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世,实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吸水,与岁朝不异。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根据常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现在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斯。妇女们也不再忌门,起头互相走访贺年、道贺。新嫁女子在那一天归宁。一说破五那一天不宜干事,不然今年内遇事破败。破五风俗除了以上禁忌外,次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商业。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工具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仗,牲醴毕陈,以抢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工具南北中耳。” 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风俗。正月初四半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忠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利”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坚信只要可以得到财神显灵,即可发家致富。
因而,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翻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仗,点烟花,向财神暗示欢送。接过财神,各人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各人满怀发家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玉帛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豪富。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驱逐,颇为壮不雅。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而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做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工具南北中也;财贿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前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安然,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那路神酿成财神。路神变成财神,是因贸易的开展,财贿畅通的加剧。财贿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曲不雅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贿。
俗认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实神,出格灵验,因而叫“抢路头”。有的处所,实的在元日初四便“渐渐抢路头”了,且沿袭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庇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连累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路富强,工具南北中,财产五路并进。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那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那一风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那一天忌出门,并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如许能够崩除穷气,求得财气。此外旧时元旦或正月初五要吃得出格饱,俗称“填穷坑”。民间普遍流行的送穷风俗,反映了我国人民遍及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驱逐新一年的美妙生活的传统心理。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岁首年月一路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那一天开市势必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生齿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草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那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起头有人日节俗,魏晋后起头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风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起头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风俗。唐代之后,更重视那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峻宴群臣。若是正月初七气候晴朗,则主一年生齿安然,收支顺利。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物),并在天井摊煎饼,“熏天”。
七宝羹,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凶兆,并说此物能够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差别,所用果菜差别,取意也有不同。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此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命,如斯种种。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此日气候晴朗,则主那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别名祭星。正月初八晚上,人们无论能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即顺星),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祭星时,要在案头、灶台、门槛、锅台等处各放一盏“金灯”(黄灯花)并点燃,叫“散灯花儿”,有避除不祥之意。祭星完毕后,全家聚在一路吃一顿元宵。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那一天凡磨、碾等石造东西都不克不及动,以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那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气利市。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光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昔时丰收。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详细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很多地域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那一日忌开启箱柜,怕轰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能够永久绝迹。还有的地域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我国次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那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那一节日有不雅灯风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构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材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禁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做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外,正月十五实正做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释教文化的传入,关于构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鞭策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倡导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寡云集敬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命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而正月十五夜燃灯的风俗跟着释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参加逐步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实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实操纵那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本身的生活希望。
元宵放灯的风俗,在唐代开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开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把戏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灿烂,极为壮不雅。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竭开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耽误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不雅。日期缩短为五天,不断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呈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造迷,猜谜的人浩瀚。起头时是功德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聪慧又饶有兴致,所以传播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送。
唐宋时灯市上起头呈现各式杂耍身手。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演出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风俗,有击承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逃(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呈现了“圆子”,尔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恋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恋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强烈热闹,它表现了中国公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用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步失去了配合的精神兴致,冗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凶兆,因为“灯”与“丁”谐音。那一风俗许多处所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安然。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风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寡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茅厕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期间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安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如许能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