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石趣,收藏石头最大的乐趣,就是放松心情、品味生活、陶冶情操
表哥保藏的趣石之一,上面的黄色纹理,像回首望天的梅花鹿。
关中人 文/图
周至二姑家的表哥,喜好养花草,也喜好保藏石头,他擅长构想,亲手设想的石头盆景给小院增添了几份文雅。
一个青花瓷花盆内,有一簇多肉绿植铺开。摆布两侧,竖立着两块风化黑河石。明黄色的石头纹理犹如牛肉,道道清楚。黑河石颜色多,过去人称“活石头”,意即可以生长的石头。其实,是颠末持久的风雨侵蚀,沙粒嵌入石层,给人觉得仿佛石头不断在长。表哥新做的那件盆景,黄绿搭配,凹凸错落,条理清楚,放在院子的一寡花草之中,让村落院落霎时面前一亮,不雅者无不称赞。
家乡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山、川、塬、滩、河皆有,呈“七山一水二分田”格局。水力资本是大天然付与周至的奇特优势,境内大小52条峪沟,构成平原15条河流,每道峪口和河流都有冲积扇,尤以黑河、田峪河等为出名,成为秦岭奇石的次要聚集地和收罗地。经亿万年雪雨流水的侵蚀、切割和风化,构成丰硕的欣赏石资本,山峁沟岔、大河小溪遍及。石大者如楼,能够苍天屹立,小的乖巧精致,手可把玩。秦岭里的石头,多为花岗岩,宏伟大度。有外型石,也有图纹石,外型石棱角清楚,坚硬不平,外形光怪陆离。
二姑家在周至马召镇四女塚,村子东边为黑河,西边为沙河;无论是村庄跟前的河道,仍是庄稼地,都有许多类型的石头。在笔者的村落生活记忆中,小时候经常在河道捡石头玩。那时不懂得赏识,只觉得那些颠末万万年风化的“活石头”都雅,便常常背上几块带回家,放在院子草丛中,做为平常玩耍之物。记得有个砌墙的瓦工,用盖房砌砖剩的水泥,拌些水,将几块“活石头”固定在一路,扔在院墙跟前,不再管。风吹雨淋,一年下来,石头裂缝竟生出不出名的绿植。嘿,一件天然的盆景,不经意间问世了。迎来送往之间,盆景竟成为各人存眷的焦点,获得了亲朋的夸赞。
表哥保藏的趣石之二,灰白相间勾勒出寿星的轮廓。
石头乃天然雕琢,却奥妙深邃。中国赏石文化汗青悠久,有文字记载可逃溯到春秋时代。尤其在宋代,宋徽宗广纳“花石纲”,成为全国更大的藏石家。藏石、赏石一度成为宋代时髦,不只文人骚人赋诗著文,还呈现了许多专著。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成文于南宋的《云林石谱》,便记载石品 116种之多,并各具消费之地、采纳之法,又详其外形、色泽而批评好坏。到了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把赏石意境从天然景不雅缩影和曲不雅形象美,提拔到了内涵更为丰硕的哲学高度。
眼下在关中地域,最为出名的村落赏石圣地之一,即是位于周至县马召镇金盆村的石林展现区。跟着黑河水库修建,金盆村移民搬家,将黑河奇石也带出了深山,走向了市场。曾经有村民在河道旁收罗一些小石头,摆放门前自娱自乐,却引来过往旅客和石友参不雅、购置。于是,金盆村的石林便应运而生;从最后的拳头大小的图案石,到后来数吨重的光景石,奇石个头逐步晋级。从环山路走进那片自觉构成的展现区,好像进到了一片莽莽的石林,令人叹为不雅行。那些从秦岭峪口冲刷出来的石头,千姿百态,奇光异彩。外型石,或为人形、或为鸟兽、或为楼台等;图纹石,纹路如画,线条漂亮,或灵秀超脱或浑穆古朴;文字石,有似篆书,有似简化字,更有似草书,虽构造简单适意,但意蕴丰硕……从黑河石量地看,石量坚硬,黑底衬白纹,比照强烈,图案明晰,人物、山川、鸟兽鱼虫等图案惟妙惟肖。固然黑河石没有四大名石名气高,但妙在浑然天成,令人心旷神怡,神思悠悠。有赏石专家曾评价说,黑河石集天然美、粗暴美、形态美、神韵美于一体,是一种艺术档次较高的珍贵石种。
那些年来,表哥在忙碌的工做之余,有空就到秦岭各峪口、河道捡石头,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窗台上、院落里,到处摆放着差别形态、各具特色的奇石、趣石,总计千余块。像表哥一样,集石、藏石、赏石是良多周至人的业余雅好。几乎家家客厅都要摆上几件自认满意的石头,来个伴侣,品茗闲谝之余,城市聊一番面前的石头,就量地、色彩、外形、斑纹、神韵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表哥说,保藏石头更大的乐趣,就是放松表情、品尝生活、陶冶情操。
来源:西安日报
原题目:村落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