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的寓言故事,一篇是《落难的王子》,另一篇是?

3周前 (11-13 08:26)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800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6017
  • 回复0
楼主

  白兔和月亮   在浩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她爱大天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天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游玩,一边心旷神怡地弄月。她不愧是弄月的里手,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那只白兔,向她公布一个大方的决定:   “万物均有所回属。

  从今以后,月亮回属于你,因为你的弄月之才独一无二。 ”   从那以后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弄月。可是,说也希罕,畴前的闲适心绪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那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本身的金窖。乌云蔽月,她便严重不安,唯恐宝躲丧失。

  满月缺损,她便肉痛如割,似乎遭了夺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限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差别的是,我们的仆人公事实慧心未泯,她末于往参见诸神之王,恳求他撤销了阿谁大方的决定。 编纂本段寓意  关于美的素质,历来有差别的阐明。

  不外,有一个占优势的熟悉,即是认为美的赏识和利益的计算是不相容的。在西方美学史上,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美感是无短长关系的快感。还有人用游戏说和间隔说来阐明美感,强调审美形态是一种游戏形态,审美主体必需与对象连结必然间隔,那些说法都蕴涵着无短长关系那一看点。

  中国的审美传统次要来自道家,也是强调一种“游于物之外”的超脱立场和闲适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看到,有些人遇事老是计算利益,妄想占有,生活在焦虑之中,有些人则比力超脱,气度宽阔,可以实正享受生命的乐趣。所以,审美和功利不只是看事物的两种差别的目光,并且也是两种差别的人生立场。

  那么,那篇寓言就不但是要阐明美感的性量了,它的更深的涵义是倡议一种审美的人生立场。   做者用白兔慧心未泯与人类慧心已泯做比照。意在阐大白兔尚能悟到不应拥有的应学会舍弃的事理,而人类总认为拥有就是幸福,不愿舍弃既得的利益,具有强烈的挖苦意味。

0
回帖

初中学的寓言故事,一篇是《落难的王子》,另一篇是?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