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帝割让了大片土地给缅甸?来看明、缅两国近两百年的恩怨

2周前 (11-13 10:00)阅读3回复0
路亚哦哦哦
路亚哦哦哦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7
  • 经验值7979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5959
  • 回复0
楼主

话说,南明永历帝丧失了最初一个据点云南,寒不择衣,逃进了缅甸逃难。

哪知,此次进缅,竟是龙游浅水遭虾戏。

黔国公沐天波做为永历帝的扈驾随员,在朝见缅王时,被除往明朝服饰,与小邦土著一路,光脚着缅拆,以臣礼接见。

想那沐氏家族镇守云南两百多年,对缅人而言,沐家人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却受此奇耻大辱。

其后,更发作了“咒水之难”。缅军袭击永历等驻地,公开残杀明朝官员,马吉翔、沐天波等绝大大都随行人员尽被杀戮。永历固然幸免,但经此灾难,已成了一个实其实在的孤苦伶仃了。

而当吴三桂大军进缅,缅王担忧永历自尽难以交差,便哄骗说是晋王李定国来迎,把永历全须全尾地交给了吴三桂。

永历父子最末被吴三桂用弓统勒死于昆明城外的篦子坡,时年38岁。

南明汗青就此末结。

永历帝惨死于满清走卒吴三桂之手也就算了,但有明一代,大部门时间都对明廷必恭必敬的缅甸小国,却在永历君臣仓皇来逃之际,仗势欺人,化身成平阳欺虎之犬,让人可恨又可气。

下面,说一阐明朝与缅甸近两百年的恩恩怨怨。

早在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上将沐英击败盘踞在云南、忠于元朝的梁王权力后,完全继续了元朝梁王所治边境,“凡百夷聚居区,都设土司”。此中,以“三宣六慰司”最为闻名。

三宣指南甸宣抚司、干崖宣抚司、陇川宣抚司。

六慰指车里军民宣慰使司、缅甸军民宣慰使司、木邦军民宣慰使司、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老挝军民宣慰使司。

车里宣慰司的辖境相当于今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缅甸宣慰司即缅甸阿瓦王朝(AvaKingdom),该王朝曾臣属于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养以南,今缅甸曼德勒为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域;木邦宣慰司的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域,治所在今缅甸兴威;

八百大甸军民宣慰使司的辖境为今缅甸掸邦东部和泰国清迈地域;孟养宣慰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域,治所在今缅甸孟养;老挝宣慰司辖地在今老挝境内。

也就是说,三宣六慰的范畴除了国内部非分特别,大致还包罗今缅甸那加山脉、亲敦江和伊洛瓦底江以东地,泰国和老挝的北部。

永乐三年(1405年),大土司国八百大甸策动兵变,明成祖墨棣龙颜大怒,发云南官军征讨,大破八百大寨而回。

麓川宣慰辖境南至勐润(今泰国),西达今印度阿萨姆邦,东至勐老(今老挝),正统初年,麓川宣慰使思伦发的次子思任策动兵变,四处攻略三宣六慰所辖广阔区域,尽情欺辱其时正虚弱的缅甸。

正统六年(1441),兵部尚书王骥负责总督云南的军事事务,定西伯蒋贵为平蛮将军,都督李安、刘聚为副将军,聚集各道戎行共十五万人讨伐思任发。

天兵降临,思任发对抗不外,其本人于正统七年(1442)携家眷逃进孟广。

朝廷下诏命给木邦、缅甸宣慰,许诺谁捉住思任发献俘朝廷,即交麓川之地与之管辖。

缅甸人捉住了丧家犬思任发,向朝廷索要了麓川的管辖权。

哪料思任发虽已被擒,其子思机发不单窃据了孟养,还趁明朝官军凯旅从头占据了麓川。缅甸人得不到麓川,只得频频向北京求援。

次年,兵部尚书王骥仍总督军务,都督同知宫聚佩带平蛮将军印,率领南京、云南、湖广、四川、贵州的官军和土军共十三万大军讨伐思机发。

明英宗指示王骥,思机发若远遁,则扫平贼虏巢穴;若其逃进缅甸,则踏平缅甸。

明军好像天兵神降,一路摧拔思机发连绵达一百多里的营寨,渡过金沙江。

因为数千载以来,即便强悍如汉唐两朝,中原汉地戎行从未有越过金沙江的,而当明军十万雄师浩大而来,本地大小部落无不胆落,惊唤道:自古汉人无渡金沙江者,今王师至此,实天威也!

许思机发之子思禄率寡回附臣服。

王骥承受了他的投降,恢复了他宣慰使的身份,让他居孟养,定时纳贡。

大军撤离之日,王骥在金沙江边立下石碑为戒,警告思禄部寡:“石烂江枯,尔乃得渡。”

思禄丢魂失魄,战战兢兢领命容许。

跟从在大明雄师后面担水运粮、俯首听命的缅甸人得沐天恩,也伏地叩拜,连唤万岁。

中南半岛在平静了一百年后,缅甸的东吁王朝渐渐强大起来。

东吁王朝雄主莽应龙于嘉靖朝后期横扫中南半岛,向北窥探明王朝从属的各个土司辖地,策动了四次北伐,吞并了缅北的明朝从属土司地域。

莽应龙身后,其子莽应里继续王位,东吁王朝国势愈加强大,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南半岛,军势浩荡,陆续利用武力向北扩大,不竭从明朝攫取的领土。

那时,明朝的皇帝换成了明神宗万历帝。

万历帝是汗青上有名的“怠政”皇帝,但却也是中国汗青上有名的铁血皇帝。

其在位期间,东征朝鲜,打得日本号称“百年战国精锐”满地找牙;北镇辽东,震慑蒙古诸部落只能看长城兴叹;往西运营青海河湟至哈密一线,横扫海西蒙古。

赫赫有名的三大征:平宁夏蒙古兵变、壬辰朝鲜战争、平播州土司杨应龙兵变,更是震响史册。

那个小小莽应里要在明朝境内搞事,万历帝能容许吗?

万历十一年(1583),万历帝命刘綎和邓子龙率领官军对莽应里停止迎头痛击。

刘、邓二人不负圣看,在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大破缅军,是为“攀枝花大捷”。紧接着乘胜逃击,收复了湾甸、耿马,擒获了缅相岳凤、招降了孟密土司思忠、迫降了镇守阿瓦城的缅将猛勺。

猛勺是莽应龙的弟弟,即莽应里的叔父。

如斯一来,镇守陇川、蛮莫、孟养和孟琏等地的缅将,全数败退。

刘、邓二人凯旅后,莽应里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蒲月再次进侵,攻占孟密,包抄五章。

明朝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救援五章,一举攻破缅军数万,接连摧毁缅军六座堡垒!

明朝副使李材则和缅军大战于遮浪,大破莽应里的象阵,生擒五千余人。

莽应里前后折损戎行有十万之寡,最末不能不承受战败露实。

缅甸东吁王朝由此丧失了莽应龙时代获得的缅北大片领土。

明军虽获全胜,并没就此干休,积极经略中南半岛场面地步,停止大国把持,分化,挑唆东吁王朝内乱和团结。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东吁王朝跟着阿瑜陀耶王朝和车里的别离,敏捷步进式微期。

网传万历帝不胜缅人所扰,割地乞降,现实上,缅军在万历十五年(1588年)、万历十八年(1591年)、万历十九年(1592年)连遭明军和诸土司戎行以及中国另一藩属国泰国戎行所击败,东吁王朝权力一落千里,一度只剩下阿瓦城周边的残山剩水,低声下气,奉天朝为宗主,夹着尾巴求保存。

可惜的是,满清进关,永历帝一行魂不守舍进缅出亡,最末成为缅王的手中玩物

0
回帖

万历帝割让了大片土地给缅甸?来看明、缅两国近两百年的恩怨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