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北京东岳庙

2个月前 (11-13 10:33)阅读1回复0
找个小木屋
找个小木屋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10911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1823
  • 回复0
楼主

北京东岳庙位于向阳门外神路街北口,是我国道教两大派别之一正一道在华北地域更大的道看。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1997年在此正式成立北京民俗博物馆。

东岳庙始建于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开创人是元代显要一时的玄教大宗师张留孙(1248~1322年)。张留孙晚年成立东岳庙,次要原因是发现大都其时未有泰山神东岳大帝之行宫,遂发愿筹资兴建。尔后,张留孙之门生吴全书(1269~1346年)继续师志,于至治二年(1322年)春建大殿及大门,次年建工具廊庑和四子殿,而且塑了神像,敕赐额曰“仁圣宫”。元泰定二年(1325年)鲁国大长公主捐资修建后殿做为神寝。元天历元年(1328年)文宗即位,公主进京朝贺,正值寝殿落成,文宗赐名“昭德殿”。元朝末年,因为战乱,损坏严峻。

明代时,东岳庙历经修葺。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英宗修葺东岳庙。落成后,英宗亲身撰写《御造东岳庙碑》。根据庙内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碑刻《重整岳帝司神修葺续墓碑记》记载,那年乾清宫寺人偶因疾感,祷于东岳庙,不久便痊愈,见寺院颓圮,乃出资命整修寺院,将大殿、后宫、工具配殿及神像、祭器整修一新。又掘庙内明隆庆四年(1570年)碑刻《东岳庙从头圣像碑记》,隆庆三年(1569年),京城市首雷洪、余和、王盘、王敏,管工雷清等捐资重修东岳大帝、七十六司等神像。根据明万历四年(1576年)张居正撰的《敕修东岳庙碑记》的记载,明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神宗生母李太后率领神宗、潞王、公主等捐资重修东岳庙,建钟鼓楼。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东岳庙因居民失慎而失火,损坏严峻。从遗留下的元代木构件及明代塑像等,证明此次火灾并未涉及全数殿宇。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再度大规模重建,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落成。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西廊之斗姥殿、火祖殿、新建海神殿、仓神殿。至此,东岳庙的根本格局已经具备。

东岳庙建筑群规划整洁,规造宏丽,由中路正院和东、西廊院三个部门构成。

中路沿轴线从南到北依次摆列琉璃牌坊、山门(已拆除)、棂星门、瞻岱之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等。

东岳庙最南边是一座高峻宏伟,巍峨壮看的黄绿彩琉璃牌东岳庙棂星门楼,歇山顶,正间南北两面各有一石匾,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意为皇图永固、国运连绵。落款为“万历丁未孟秋吉日”,“内官监总理寺人马谦、陈永寿、卢升立”。

棂星门摆布各有一座旁门,为日常平凡香客、道士通行用。前面两侧别离有钟鼓楼。钟鼓楼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重檐歇山顶,覆绿琉璃瓦。棂星门前立有两座外形大小完全不异的石碑。东边一座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高宗御造草书诗划。西边是一块无字碑,有人阐明说此乃“天书”,是专门献神的,天机不成泄露,所以无字。

棂星门以北就是瞻岱之门,俗称龙虎门,始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修。瞻岱门面宽五间,庑殿顶,悬有楹联,书“阳间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阴司报应,从古到今放过谁”。别的,东旁门楹联书“阳是阴非,在尔心还想欺饰假善实恶,到此地难讨廉价”西旁门楹联书“倚势欺人,人或容神明不恕瞒天昧己,己未觉造物先知”。那些楹联耐人觅味。

过瞻岱门,是一条超出跨越空中1米、长约60米的甬通,毗连主殿岱宗宝殿。甬道两旁别离屹立着康熙、乾隆皇帝亲赐的御楼。那两座御碑楼均为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红色墙面,外型持重斑斓。东侧碑楼内屹立的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立的康熙御造碑,刻满汉文,首题《东岳庙碑文》。西侧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立的乾隆御碑。首题《东岳庙重修砷记》。

岱宗殿始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清康熙、乾隆朝又加修葺,面宽三间,歇山卷棚顶,前后均有抱厦。殿外悬挂楹联“枢要专司握万化阴阳之纽,仁威安适统群生封陟之权”。殿内奉东岳大帝,坐像高4.46米,两侧是四文臣、四武臣。每尊塑像的神志各差别。文臣有儒者风采,武臣则威武儒雅。殿内横梁上有两方匾“功宏业震”、“岱宗昭贬”,均为乾隆皇帝的御笔。

岱宗殿后面有一条清幽的穿堂,通向寝宫育德殿。那种前为朝堂、后为寝宫的格局,是典型的“前朝后寝”的宫室规造。如今殿内供奉着三官神像,天官居正中,地官、水官分坐摆布。两侧及外间抱厦,分立九位文武府臣。那些神像雕成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非常精巧,风摘动听,神韵超俗,堪称古代艺术的精品。

育德殿北面为二层的后罩楼,旧时供奉着神像。现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

中路两侧有工具廊院,其规划相对自在。东廊由六个小院构成,北边是模仿苏州园林风气建造的花园。穿过花园往北,有御坐房,是供皇帝和后妃们歇息的处所。东廊还有春秋殿,供奉关圣帝君。西廊院供奉多为民间俗神,有药王殿、鲁班殿、马王殿、月老殿、火祖殿、玉皇殿、斗姥殿、岳帅殿等。

东岳庙碑刻丰富,散落在工具碑林、正院、东廊、西廊、北院遍地。东岳庙碑刻事实有几块,不断众口一词,民间传播着“东岳庙的碑刻数也数不清”的说法。碑刻的数目历次统计数目也有所差别。根据2002年出书的《东岳庙》一书(陈巴黎编著,中国书店出书社)统计,东岳庙有材料记载的碑刻多达163通,最早的碑刻是元天历二年(1329年)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最晚的是民国31年(1942 年)立于鲁班殿前的鲁班会碑。此中,康熙、乾隆朝的碑刻数目最多。

现中路正院中就有石碑89通。那些碑刻中,最闻名的就是由元代闻名书法家赵孟頫撰刻的《大元敕赐开府仪同三司上卿玄教大宗师张公碑》,俗称道教碑。赵孟頫好佛道之学,与玄教宗师张留孙、吴全节交往甚密。元至治二年,张留孙成仙,赵孟頫哀思不已,奉诏撰上述碑刻,详尽记述张留孙之盛迹。该碑至今保留完全,树立在东碑林张留孙祠堂前。碑体高达4米,碑文为两面刻,各28行,行60字,共2780字,2001年经专家判定,被定为国度一级文物。

0
回帖

南渝先生:北京东岳庙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