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国库没钱怎么办?明朝皇帝有创意,仅靠卖它便能丰盈国库

1个月前 (11-13 20:05)阅读1回复0
找个小木屋
找个小木屋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0
  • 经验值945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909
  • 回复0
楼主

墨元璋虽是平民身世,无文凭缺学位,却很重视教导。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全国尚未同一,墨元璋便在应天府(今南京)的集庆路四周创办了明朝第一所国立重点大学—国子学;洪武三年(1370年),墨元璋又及时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乡试。洪武十五年三月,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墨棣夺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于是明朝有了两所国立重点大学,即南京国子监(南雍)和北京国子监(北雍)。

国子监是出贤人的处所,招生目标是不该该成为商品的。但跟着国力下降,中心财务严峻亏空,朝廷急于搞钱,便起头乱收费:凡想到国子监读书者,不管功效好坏,不问家庭身世,只要肯出“赞助费”,就发给登科通知书。有意思的是,明朝时收取的赞助费不要现金,只收其时欠缺的粮食或者马匹等。

官倒乌纱帽,在古代不足为奇,但像明朝如许官倒招生目标的,能够说开了中国花钱上大学风气之先。国子监的学生,原来就因为身世和进学体例差别,喊法便很多,如举监、贡监、荫监、恩生等,自打招生目标能够买卖后,喊法又多了一种—例监,那是给通过买目标进学的学生的专有称唤。

明代的招生新政呈现在景泰元年(1450年),力主施行的竟然是明代宗墨祁钰。土木堡之变后,墨祁钰当了“代办署理皇帝”。但其时边境战事远未完毕,军费开收浩荡,中心财务却进不够出,搞钱成了墨祁钰的燃眉之急。臣僚给墨祁钰开出的妙方之一是—给国度多上缴粮食,便能获得进国子监读书的时机。

那个口子一开,包罗从头坐上龙椅的墨祁镇在内,后来的皇帝差不多都干过,国库一没钱,边防粮饷一没下落,处所一闹饥荒,就会如许干。成化二年(1466年),南京及周边大闹饥荒,本地主政官员便上书北京,要卖南雍的招生目标创收。

行将灭国前一年的崇祯十五年(1642年),朝廷也卖过招生目标。提出那一将国子监进学资格商品化定见的,是中书舍人陈龙正,他的上书得到了崇祯的赞许。崇祯十七年,崇祯痛快让陈龙合理了南雍的校长。

因为是官倒,明朝的招生目标交易很通明,实行全国同一价—要想获得国子监的进学资格,景泰年间更高的要800石米,低者300石米;成化年间,则不变在100石米。假设不在乎学籍,只当旁听生镀镀金,或是插班生、肄业生什么的,能够享受优惠价,明英宗年间,每个目标需缴纳20匹马。

好像买官卖官不停一样,古代历朝历代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均卖过进学名额和资格。到了清朝,倒卖招生目标则成为一种轨制,书面语言称为“捐学”,教导乱收费比明朝还凶猛。

0
回帖

明朝国库没钱怎么办?明朝皇帝有创意,仅靠卖它便能丰盈国库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