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大官不欢而散,愤然写下名作,20多年后才知大官真性情

4周前 (11-13 20:49)阅读1回复0
披着凉皮的糖
披着凉皮的糖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4
  • 经验值8707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414
  • 回复0
楼主

开元八年,年轻的李白在渝州游历,遭到了渝州刺史李邕的美意招待。其时的李白固然初出茅庐,却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是诗坛冉冉升起的新星。李邕出于爱才之心与之碰头,原来是应该留下美谈的。然而,结局却在意料之外。此次碰头不欢而散,李白斗气而走,只留下了千古名做《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百尺竿头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嘲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他们到底谈了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从那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认为李邕欺他年少,不遵礼制,所以话不投契。那只是李白的一面之词,要晓得李白很牛,李邕也非泛泛之辈。

李邕是其时名满全国的书法家,出格是行书做品,更是名重一时。自傲自傲的李阳冰也曾赞扬他为“书中仙手”,民间更传播“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的说法。后世的苏轼、米芾、赵孟等人都受他的影响。

别的,李邕的文章也写得很好。后来在开元十三年时,唐玄宗封禅泰山后,路过汴州。时任陈州刺史的李邕赶来拜见,献上了几首辞赋,惹得唐玄宗大加赞扬。李邕其时本身也飘飘然,吹嘘以他的才调“当居相位”。那话被宰相张说听到了,差点整死了李邕。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李邕有才调,也很自傲,那一点和李白很类似。两个个性不异又很明显的人,其实不随便相处,反却是互补形的关系更长久。所以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李白与李邕不来电,绝不是片面的问题。

好比李邕和杜甫的关系就很好,在杜甫很小的时候,就有神童的佳誉。李邕传闻后,不吝屈尊来见。那可不是小珏乱说,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亲口说的:“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后来,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同游齐梁,北海太守李邕掉臂68岁的高龄,露宿风餐而来,只为和33岁的杜甫在历下亭相见。

杜甫童年时,李邕没有欺他年少,杜甫穷游时,李邕没有嫌弃他名望不响。可见,李邕绝不是趋炎附势的俗人,也不是只看外表的庸人。更何况,李邕结交的年轻人遍及全国,有人记载:“邕素负美名,频被贬斥,皆以邕能文养士。”

他和李白确实没有缘分,哪怕那次历下亭见杜甫,李白也应该在场,也没有留下什么诗歌。要晓得,杜甫为此写下了《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初度见到李邕的高适也以《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季平阴亭》表达了崇拜之情。

唯有李白,似乎还留下那次碰头的心结,没有任何表达。两人好像平行线,即将越走越远。但是,就在此次会面不久,李白听到了关于李邕的一个善举,立场立即发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在北海本地,有个女子因为丈夫被杀,悲忿不已,竟然手刃敌人,为夫报仇。杀人偿命,那个女子本该被处死。然而,太守李邕被她冲动,特意向朝廷求情,救下了她。李白很崇敬那种任侠精神,当然对李邕也非常钦佩。于是,在他的《东海有勇妇》,李白狠狠赞扬了李邕:

北海李使君,飞章奏天庭。舍功警风俗,流芳播沧瀛。

李白投来好心,本该让两个绝顶文人从头点燃忘年之交的热火。然而,就在两年之后,李邕却不测被杀。那是因为李邕结交宰相李适之,那让中书令李林甫忌恨。李林甫是个狠角色,他立即派出心腹,以贪腐为名,将李邕杖杀,趁便同时处理了淄川太守裴敦复。

从史料来看,李邕为官可能实的不廉。他差点被张说整死,就是被人挠住了财政上的小辫子。但是,不管怎么收,堂堂一地太守,也不克不及不经审讯,“就郡决杀”吧?李白听闻后,又悲又恨,写下了答王十二冷夜独酌有怀》,此中两句再次赞誉了李邕和裴敦复:

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安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

良多读者私信问小珏,若何能培育提拔孩子养成阅读唐诗习惯,进而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小珏也不是教导专家,但我们如今有专家啊。选举一套儿童册本,涵盖《三字经》、《门生规》、《唐诗三百首》、《论语》等等十本册本,能够一次性处理良多问题。讲解不深,通俗易懂,配图良多,合适低年级的孩子延伸阅读。不管什么时代,多读点书老是不会错的。并且,平台与商家搞活动,一套10册原价128元,现价才99元,双11期间没有套路,链接送上。

0
回帖

李白与大官不欢而散,愤然写下名作,20多年后才知大官真性情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