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汪伦有关的诗词选句
整理:徐厚冰
汪伦(722-762),字文焕,一字凤林,宣州承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歙州黟县)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闻名诗人李白老友。卸任后,因为迷恋桃花潭,特将其家由黟县迁往泾县,居泾县桃花潭畔。“桃花潭,在县西南九十里,深邃幽奇,唐李白别汪伦处潭岸,有垒玉墩钓隐台釆虹冈,皆李白与豪士,万钜饮游题咏之处。”
天宝元年(740)至宝应元年(761),李白曾屡次来歙州、宣州等地,汪伦邀李白游桃花潭并以琼浆待客,李白做了《赠汪伦》:“李白搭船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那首千古绝唱成为桃花潭最清脆的手刺,也使汪伦成为千百年来的网红。那么,就让我们通过历代相关汪伦的诗文句,来看看汪伦到底有多火。
【宋代】
北宋期间学者、理学前驱、思惟家和教导家胡瑗(993-1059)《游石壁》:“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
宋代诗人、音乐家杨杰(1020-1089)《太白桃花潭》:“ 桃花潭似武陵溪,太白仙船往路迷。岸上踏歌人不见,年年空有鹧鸪啼。”
南宋名臣、诗人喻良能(1120-?)《逃和陈子高赠国法曹韵》:“肯学少陵对马连,肯同太白谢汪伦。”
【元代】
元代学者、诗文家陈栎(1252-1334)《寿汪盘隐》:“桃花千尺有汪伦,李白相逢意最亲。”
元代诗文家、词曲家、书画家张雨(1283-1350)《汪复心遣侄彦维自歙求诗》:“汪伦自爱桃花水,张翰秖思蓴莱湖。”
元末诗人潘伯脩《李伯时画太白泛船小像》:“一笑掀髯缘底事,桃花潭上见汪伦。”
元末明初躲书家、诗人虞堪(约1354年前后在世)《赠星史汪清溪》:“ 李白有奇句,汪伦多好情。”
【明代】
明初诗人宋禧《为汪复初题四明溪舍》:“汪伦酿酒能留客,李白题诗不负公。”
明代诗人、书画家高柄 (1350—1423)《题祝九龄桃花潭送别图》:“潭津送行船,情与汪伦同。”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解缙(1369-1415) 《峡江送高峻/其三》:“忍歌三叠阳关曲,绝胜汪伦送故人。”
明代名臣郑文康(1413—1465)《读李太白诗集》:“汪伦忽相见,无语各含情。”
明代户部主事、书法家张凤翔(1473-1501)《送人省觐》:“汪伦当日送李白,我今与之情何如。”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南京兵部尚书程敏政(1446-1499)《与刘舍人(其二)》:“情重汪伦能送我,我诗还似谪仙无。”
明代名臣、诗人邵宝(1460-1527)《与马天常留别》:“汪伦送我不如君,君到严州路亦分。”
明代诗人、书法家皇甫汸(1497—1582)《送汪子之锡江》“桃花落尽草萋萋,回往汪伦路不迷。”
明代诗人、书法家文肇祉(1519-1588)《汪学士子声丈过访话别》:“明朝又向都门别,谁是汪伦情最实。”
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1526-1590)《八月十八日看潮季生所潮不甚涨而饮甚适有做》“唯有汪伦偏解我,还将水调按歌头。”次有《新安汪唯一徐子与高足也李于鳞做长律题其竹丘卷云截做武陵溪上笛方知马援有高足唯一出以示余则于鳞仙逝矣感慨之馀辄步以赠》:“欲识汪伦歌日面,还怜李白醒时情。”再有《别张三》:“千觞不醒洗天亭,一曲汪伦最有情。”又有《汪山人过山园后见寄新诗有答且邀之》:“汪伦赠我歌,歌罢柰伦何。”另有《大宗伯徐公携阿倩见饯娄江命赋之得二绝(其二)》:“若使青莲听一曲,悔将潭水比汪伦。”
明代闻名诗人佘翔(1535-1605)《赠汪鲁狂(其一)》:“桃花潭上旧汪伦,汴上相看冬复春。”
明代中叶学者、诗人和文艺责备家、诗论家胡应麟(1551-1602)《歌者屡召不至汪生狂发据高座剧谈水浒传奚童弹筝佐之四席并倾余赋一绝赏之》:“不知谁发汪伦兴,象板牙筹说宋江。”又有《别汪仲淹二首(其二)》“不胜重执汪伦手,潭水桃花劈面飞。”
明躲画家汪砢玉(1587-?)《弟赵璞赞》:“世上若当生李白,安知君不做汪伦。”
明末清初朝鲜名臣、诗人诗人柳梦寅(1559~1623)《并州少年行》:“途中倾盖大梁侠,换却汪伦郁金香。”
明末清初朝鲜诗人李景奭(1595-1671)《寄蔡生以亨》:“秋江不是桃花水,却似汪伦送谪仙。”
明末清初诗人方文(1612-1669)《方文桃花潭短歌·桃花潭中春水深》“若何李白汪伦后,云水萧条曲至今。”
明末清初张夏《满江红·秦园遇歌者苏生》:“谢桃花、潭水殢行船,汪伦又。”
明末清初闻论理学者、诗人屈大均(1630-1696)《屈大均招黄山汪子扶晨·桃花潭水似恋人》:“金粟至今为太白,青莲自昔爱汪伦。”
【清代】
清初闻名诗人施闰章(1619-1683)《施闰章题汪然明前辈湖船》:“汪伦情兴似君无,每日花间倒玉壶。”次有《施闰章歙浦遇泾川赵考叔知汪发若在泾上》:“闻说汪伦未回往,醒醒好共吟水西。”再有《“酬汪闻远·好客汪伦后》:“好客汪伦后,风流复此人。”另有《施闰章寄赵喊九·爱尔素心人》:“千年惟李白,今日复汪伦。”
清代词人吴绮(1619-1694)《偕辰六及大儿二儿虎丘探梅访扶辰汪子不遇分得明衣二字(其一)》:“却怪汪伦能孤单,修琴何事进江城。”又有《回船纪事》:“修竹岭边逢盛度,桃花潭上见汪伦。”再有《冷松邀集记扪轩时有歌者茵姬在座》:“程郑门高不迓宾,桃花潭水遇汪伦。”
清代词人、骈文做家陈维崧(1625-1682)《风流子·泊船谯郡赠新安汪公言》“桃花潭上水,深千尺,不抵似汪伦。”
清代诗人吴雯(1644—1704)《汪文升赠小楷五百字为别诗酬来美》:“君家有汪伦,送客昔如斯。”
清代闻名文人、重臣张英(1638-1708)《为蛟门题王筠侣画扇二首()其二》“汪伦功德新求得,淡墨轻红桕叶图。”又有《蛟门尊甫看澜先生年九十犹善饭读书 其二 》:“三公输一日,吾党羡汪伦。”
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1650-1727)《发扬州留别汪庾齐》:“隋堤柳态禁摇落,也傍汪伦百尺潭。”又有《题同年汪东山南浦送行图时余下第将回》:“踏歌相送感汪伦,潭水桃花记此春。”
大清高宗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题董邦达山川画册(其五)· 溪桥晚泊》:“似是欲行李太白,于斯少住待汪伦。”
清中期朝鲜大臣、诗人蔡济恭(1720-1799)《写官朴春根请得一诗(其二)》“笑渠生不汪伦并,未乞青莲七字诗。”
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导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1728-1804)《题汪对琴博士后谭蓺图(其二) 》:“三百年来得同调,阿谁谭蓺似汪伦。”
清代诗人黄景仁(1749-1783)《德州怀汪剑潭》:“前游记有汪伦在,岁暮相依做客星。”
清代闻名躲书家、目次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1753-1818)《别长安诗·一片行云滞往车》:“怜才不独汪伦好,送客长安第一花。”
清朝中期官员、经学家、训诂学家、金石学家阮元(1764-1849)《秋天任满还》:“汪伦潭上船迎岸,辛渐楼头酒照颜。”
清代诗人郭麟(1767-1831)《郭麟金缕曲·题汪饮泉秋隐庵填词图》:“问询汪伦情何似,也桃花、乱落如红雨。君莫怪,做痴语。”
清代词人、文学家蒋敦复(1808-1867)《彭甜亭词》:“十年梦想汪伦久,相逢秣陵羁旅。”
清代诗人黄磻老《庵寓谢姜稚养高理叟》:“明月剡船安道兴。桃花潭水汪伦心。”
晚清诗人郑如兰(1835-1911)《送别》:“量取东洋千尺水,汪伦送别有馀情。”
清代学者、文学家、经学家俞樾(1821-1907)《莺啼序·人生光阴似箭》:“想汪伦、桃花潭水,纵寥落、犹留残瓣。”
清代词人李恰《一萼红·诉幽心》“细检点、酒人无恙,只汪伦、不共醒时吟。”
清代词人赵庆熹 (约1840年前后在世)《摸鱼儿·姚秋芷姑丈复有楚北之行填此赠别》:“临行话旧,有潭水汪伦,匡庐李白,寄语问安否。”
晚清民主革命志士秋瑾(1875-1907)《往常德州中感赋》:“一出江城百感生,论交谁可并汪伦。”
清末民国初台湾爱国诗人许南英(1855-1917)《五叠前韵·潭水桃花一棹轻》:“潭水桃花一棹轻,汪伦欲送谪仙行。”
【民国】
清末民国初诗人施士洁(1856—1922)《寿眉招同蔡枢南农部游春城南》:“绿叶湖州来杜牧,桃花潭水见汪伦。”次有《乙巳元旦感念,寄示林彭寿令郎》:“许浑做客汪伦别,剩有孤松守岁冷。”再有《林侍郎别墅宴集次艾民韵》:“林逋做主汪伦客,如斯风流已足传。”又有《台江感旧》:“汝南许劭存乡粹;潭水汪伦识友心。”
民国中医研究学者、经学家、学者曹家达(1868-1938)《刘范庭国模》:“生平友谊过汪伦,一病河鱼殒此身。”
民国诗人李西庚《小诗七绝六首奉酬以光教师并求斧正》:“桃花潭水感汪伦,贶我新诗字字珍。”
【现代】
学者冒广生(1873—1959)《好女儿·仲虎以浣芸夫人石榴画扇见诒,辄题其上,寄示瓯碧》:“一片汪伦意,道鸦鬟初挽,麝煤初屑,兔颖初匀。”
闻论理学者、诗人、教导家、书画艺术家、爱国民仆人士郭风惠(1898年——1973年)《郭风惠留别逸尘·座上祢衡依北海》:“座上祢衡依北海,船头李白感汪伦。”
革命家叶剑英(1897-1986)《送赵君益坚动身水东》:“燕然思窦宪,珠海拟汪伦。”
南粤闻名诗人张摘庵(1904-1991年)《有歌以送行者辄赠长句》:“杨柳岸风愁杜牧,桃花潭水感汪伦。”
闻名词学家宛敏灏(1906-1994)《题郑震传授桃花潭图》“踏歌声里别汪伦,重现诗情笔意新。”
诗人刘凤梧(1894-1974)《刘凤梧原韵·雒诵新诗若饮醇》:“雒诵新诗若饮醇,病中无计访汪伦。”
学者、诗人严古津(1918-1975)《严古津赠汪海若·漫道寺南酒可斟》:“定庵文句南田画,曾与汪伦一榻吟。”
搜集整理徐厚冰,文中插图均来源于收集,若有侵权,联络立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