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迁都”事件,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封神之我在商纣当昏君

10分钟前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37153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74306
  • 回复0
楼主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迁都”事件,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迁都”事件,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封神之我在商纣当昏君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极其特殊的少数民族政权:它以明显落后的文明与游牧部落架构,一统并独霸中原(在中国传统心理上,占领并定都中原,即为正统),将正宗汉民族政权驱赶到长江以南偏安一隅(彼时的江南一片荒蛮),形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南北对峙,并在北方兴盛繁茂长达近两个世纪之久(171年)。

史称北魏,一个由原来游牧于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帝国。

史学界多数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会感到困惑:一个直至曹魏、西晋时期仍处于氏族联盟阶段,人口稀少,一度被氐人近乎灭族的游牧部落,在五胡群起,匈奴、柔然、南北燕、前后秦、西凉、夏等诸强环视的境况下,是怎样纵横捭阖,一统北方,甚至将传统正朔的汉民族驱赶至江南蛮荒之地偏安的?

几任皇帝,如拓跋珪、拓跋焘皆雄才大略,在面临诸多对手,情况复杂多变时,能审势度势,确定先后打击的目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各个击破,这是北魏兴盛的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或许还是北魏三迁其都,一步步移向代表先进文明的中原腹地,全面强化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与利用,做“全盘汉化”改革吸取的能量。

改革强国(“全盘汉化”)是最终目的,三迁其都,则是霹雳手段。

淝水之战令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帝国灰飞烟灭,治下各族纷纷自立。386年,拓跋珪纠合鲜卑旧部重建代国,定都牛川(今内蒙锡拉木林河)。不久,即因牛川偏远,便迁都更靠近中原的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此为一迁。

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力排众议,将都城从盛乐迁至更接近中原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并开始批量招纳汉族大士族参加统治集团,加快鲜卑拓跋部的汉化进程,比如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谋略家崔浩,即为北方大家士族出身。作为谋主,他参与北魏王朝三代帝王重大军事决策,多谋善断,屡建功勋,在北魏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此为二迁。

公元493年,为了逾越守旧势力的阻挠与牵制,孝文帝拓跋宏以南伐名义,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他声言继续南下,鲜卑贵族跪在马前劝阻。他利用贵族们不愿南伐的心理,与贵族达成妥协,迁都洛阳。此为三迁。

迁都洛阳后,拓跋宏迅速摆脱了盘根错节、积重难返、落后守旧的鲜卑旧贵族势力的羁绊,犁庭扫穴,大举改革,推行推行班禄制,实施三长制,倡导均田制,改革租庸调制,并下诏易服装(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与其他少数民族一律改穿汉族服装)、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改汉姓(改所有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皇族拓跋改姓元)、通婚姻(拓跋宏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改籍贯(凡迁徙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埋葬在河南,不得归葬平城)等,孝文帝本人更是虔诚的汉文化迷恋者,史载:其“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读庄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魏书·高祖纪》)。

此事史称“孝文帝改革”——它与“商鞅变法”、“明治维新”等一起,被并列为中外历史上十大改革事件。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说起迁都的话题就不得不说一下西周和东周的分水岭了。西周最后一任君王周幽王因为内乱,被犬戎所杀,都城镐京也被劫掠一空,继位的周平王于是只能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这一次迁都,标志着西周的灭亡。标志着东周的开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春秋时期的开始,也标志着孔子认为的礼乐崩坏的时代的开始。自此中央王朝势力衰微,各诸侯国逐渐坐大,中华历史迎来了几百年动荡的历程。

一、周幽王之死

周幽王在民间故事里可以说是和夏桀、商纣起名的昏君。夏桀有妺喜导致亡国,纣王有妲己导致亡国,周幽王亡了西周也因为褒姒完了一出著名的烽火戏诸侯……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根据清华简记载,虽然西周灭亡褒姒的责任很大,但更多的是西周内部的斗争让西周灭亡。

周幽王继位后为了巩固自己地位娶了申候的女儿为后,生下来了太子宜臼。这个时候西周朝政稳定国力也强盛,周幽王还有余心去攻打不听话的褒国。褒国战败后给周幽王献上最美丽的女子作为战利品请降。

但是周幽王在得到美丽的褒姒后,开始疏远申后后来直接废后并且幽禁,等到褒姒给自己生了儿子伯服后更是想换太子。

太子宜臼眼看自己命在旦夕,于是偷偷跑出险恶的镐京去找外祖父申候哭诉。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2年),申侯联合鄫国(河南方城)、西夷犬戎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为自己女儿和外孙出气。

结果周幽王战败,自己和褒姒、伯服全部game over,连累镐京也被犬戎抢了个精光。

二、周平王迁都

在申候的带领下,和鲁、许等诸侯国一起决定宜臼继位,这就是周平王。

周平王看着被犬戎糟蹋过的残破不堪的镐京,房子也烧了,宝物也被抢了,当地人差不多都恨自己……于是决定放弃镐京,迁都到洛邑。

在迁都过程中郑国、秦国都出了大力气,于是周平王就让郑国执政,让秦成为诸侯,并且承诺只要秦打下来犬戎,西周镐京附近的地盘就都是你的。秦国秦襄公大喜过望,于是开开心心的去和犬戎干仗,于是我们都知道,秦国在几百年后,最后成为天底下最强大的诸侯 然后横扫六合,建立秦朝。

三、二王并立

但是周幽王除了宜臼,还有其他儿子存在。

以虢石父为首的一些诸侯认为周平王联系犬戎攻破镐京杀死自己父亲这是大逆不道,不认可他的统治。于是在镐京附近另立周幽王的儿子余臣为王,史称周携王。

于是镐京附近的形式越发混乱,一是周幽王和姬伯服的残余势力,二是王子余臣(周携王)的势力;三是犬戎的势力;四是秦国的势力;最后才是周平王的势力。这样的情况下周平王想好好活着就得考虑一下要不要换个地方。

周朝二王并立的时间不算短,差不多延续了十余年的时间,最后支持周平王的大诸侯晋文侯攻杀周携王,这才使得周朝重新统一。

但是周平王迁都洛邑后,随着没钱没粮没军队,东周越发受到诸侯们的制约,而且西周的龙兴之地也扔给了犬戎和秦国,东周的衰落和灭亡已经可以预见了。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我是以史为鉴,欢迎关注!

0
回帖

中外历史上著名的“迁都”事件,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封神之我在商纣当昏君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