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亭不单是苍南县的重要旅游景区,也是江南垟的重要人文发源地,许多名门看族从那里上岸起身。
山上看炎亭(谢康生摄)
一、炎亭地名来历
炎亭古称盐亭,即煮盐之地。《唐书·食货志》记载:“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宋史·食货志》亦称:“煮海为盐,其煮盐之地曰亭场。”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五代期间已有盐亭之名:“邑之盐亭,向为斥卤,今皆沃壤。”并在此设所征盐税。今炎亭东沙陡门旁另有盐坛遗址。
炎亭光景(孙新尖摄)
宋代叶适为炎亭老友林善补的母亲所撰的《夫人陈氏墓志铭》中写道:“夫人并家有盐亭山,阿阜深衍,卜者指斗门之北曰:是宜冢躲。善补税于官十亩。初,光孝寺亦佃盐亭山,在斗门之东,由戴家山而北。”
元末,当地诗人陈高在《竹西楼记》里写道:“温之平阳有地曰盐亭,在大海之滨,东临海,西南北三面负山,山环之若箕状。其地可三四里,居者数百家,多以渔为业。循山麓而进,峰峦回抱,不复见海,此中得平地,有田数百亩,二十余家居之,耕焉以给食。有潜光院在焉。”
山上看炎亭(谢康生摄)
明代至民国,盐与炎音讹变,盐亭称炎亭,盐亭与炎亭并用。查明弘治和万历《温州府志》、清乾隆和民国《平阳县志》等记载,皆记为“盐亭”,属金船乡二十一都。但在一些时人的诗集和史料文献中,已记为“炎亭”。如明金乡文士陈宪邦《春日重游炎亭沙上》:“出郭春光信同情,啼莺含蓄听来圆。烟笼淡碧开残雨,草媚娇青映远天。瀑泻潺湲云际落,潮生海屿岛中悬。韶华一瞬那堪问,忆昔同游是往年。”今做炎亭。
二、炎亭与江南垟大移民
炎亭因有港口,江南垟很多家族的始迁祖从闽东航海,从炎亭上岸,此中马迹(今属燕窝村)是重要登岸点之一。唐广明(880—881年)初,有闽东移民在炎亭四周马迹上岸后,再翻越炎亭山,进进江南垟定居。据东田村《陈氏宗谱》记载:“考陈氏先世甲第连任,冠裳济美,邑中推为巨族也,其鼻祖亮弼公世居闽之长溪赤岸,因王曦做乱,挈眷,泛船渡海,而至平邑南海马迹登陆。”金乡戴家堡戴氏始迁祖戴荆华与郑家楼始迁祖郑评(郑氏宗谱称郑瓘)一路,与同期间由闽之长溪赤岸进迁江南白沙瓯西沙角(今炎亭)。
炎亭港口(杨道贵摄)
后晋天福四年(939年),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曦(即王曦)即位,次年与建州(今建瓯)节度使王延政互攻,国内大乱。昔时,很多闽店主族为避王延曦之乱,携眷越海北上,在盐亭上岸,原地定居。如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杨氏族报酬避闽境内乱,由闽泛船,从海上北渡至炎亭外岙,后在杨家山定居。后杨氏族报酬了改进居民前提,而改迁四周的平原地带村庄河尾垟。金乡湖里张良山张氏始迁祖张居正,于五代后晋天福七年为避王曦之乱,由闽之长溪赤岸北浦进迁今苍南炎亭杨家尖凉坪基,后与长子张鼎台一路进迁保存前提更佳的张良山。
炎亭杨家尖(萧云集摄)
2001年重修的钱库项桥《项氏宗谱》序言关于始迁祖的记载,“吾族肇基祖名昭字国明,系南迁项氏苗裔,原籍闽长溪赤岸”,于天福六年(941年)“挂冠弃官携眷由闽迁移浙温昆阳金船乡咸通里瀛桥西堡”。今钱库镇后官村和龙港咸园村上官氏始迁祖上官一聪,与项昭同时由长溪赤岸航海扬帆至炎亭马迹上岸,择金船乡之西官店桥(今钱库镇新安片区管店村)定居。那些移民后来都开展成为江南垟的看族大姓。
三、墨门十哲林善补
林善补,字退思,金船乡间岭(今炎亭镇北岭脚一带)人,也是目前已知炎亭最早的名人。父亲林璞,娶妻陈氏。林璞早逝,遗下善补、善祗二子。林家贫苦,“田不盈一顷”,但陈氏为让林善补放心读书,独力承担起身庭的重担,催促儿子读书,毫不懒惰。
炎亭杨家尖及江南垟平原一角
(萧云集摄)
林善补吃苦自学,日夜诵读,末于一举成名。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他考中戊辰科郑白诚榜进士,历官无为军传授、干办四川茶马分司公务、潮阳宰等职。林善补为官后,其时兵荒马乱,他曾派使者到老家探母,但母亲打发使者回往,并带话给儿子说:“你如今是官员,应该放心给君王处事,怎么能反过来赐顾帮衬我呢?”
林善补是道学名臣彭仲刚(乾道进士)的外弟,曾照顾彭的遗著《彭监丞集》到武夷山,请恩师墨熹为之做序。墨熹十分赏识彭仲刚的才气,两人都推崇道学,故墨熹欣然为他做了《跋彭监丞集》一文。
林善补曾写信向墨熹请教读书之法。墨熹答以书云:“知读书有渐,甚善!甚善!但亦须且读一书,先其近而易知者,字字考验,句句推详,上句了然,后及下旬,前段了然,后及后段,乃能实在核遍,无所欠亨,使自家意思与古圣贤意思泯然无问,不见古今相互之隔,乃为实读书耳。”
夏季的炎亭金沙岸(张为民摄)
林善补还就理学上的疑问写信向墨熹请教,墨熹回信说:“悦其高而忽于近,慕于大而略于细,则无渐次经由之实,而徒有揣想跤看之劳,亦末不克不及以自达矣。”并要求林善补“循循有序”。
善补颠末多年不懈勤奋,“运营四方,出色伟上,无不师友”,末于成为墨熹高徒,被誉为墨门“十哲之一”。其传略进编清乾隆《平阳县志》、民国《平阳县志》。
“永嘉学派”集大成者温州叶适是林善补的老友,在林善补往四川任职时,叶适写《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一诗相赠(《水心集》卷七)。林善补母亲往世后,安葬在盐亭山北岭脚室第四周。嘉定八年(1215年)十一月,叶适又为之做《林夫人陈氏墓志铭》(《水心集》卷二十二)。
林善补的五世孙林伯生,字成之,明洪武初以秀才贡铨曹,擢为侍仪舍人。曾跟从金华宋濂游学,宋濂在《送林成之序》中称其:“笃实勤学有士行,绝差别于流俗云。”
四、康熙以前的炎亭人哪里往了?
如今的炎亭100多个姓氏里,几乎找不到明代以前的原住民,那与清初郑胜利在苍南沿海抗清活动与平阳十里迁界有关。
炎亭金沙岸及前屿岛(萧云集摄)
清廷《满文档案》和民国《平阳县志》等文献五次记载郑胜利部兵临今苍南地区,并攻下金乡卫城、蒲壮所城。顺治十八年(1661年)秋,为割断沿海人民与郑胜利武拆集团的联络,清廷发布“禁海迁界”令,平阳沿国内迁10里,界外房屋全数销毁。一周之内,数万金乡沿海一带居民在清军驱逐下被迫内迁10里,不愿分开的尽数被杀,界外房屋全被销毁,沿海寨、台、堠、墩悉被夷平,招致了本地渔民不克不及打鱼,盐民不克不及晒盐,农人不克不及耕田。寡苍生挈儿带女洒泪离乡,唤天夺地,其状苦不胜言。出亡时因生活无依靠,饿死、病死的不知其数。原住炎亭的苏文曜也只得内迁至桃湖定居,成为桃湖始迁祖。清康熙九年(1670年),清廷命令展界复井,苏文曜虽未回迁炎亭,但原在燕窝的田地和在炎亭的渔行祖业仍回他所有。到了苏文曜孙子手里,家族昌隆,田亩过千,于是在桃湖建了五六座三进大宅院,成为其时平阳有名的大财主。
五、潜光院和摩尼教
潜光院位于炎亭镇洪家村岙底。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七月末,金船乡咸通里陈库(今钱库镇小河川底村)诗人陈高在《竹西楼记》中云:“(炎亭)有潜光院在焉。潜光院者,明教宝塔之宇也。明教之始,相传认为苏邻国流进中土,瓯闽人多奉之。其徒斋戒持律颇严谨,日一食,日夜七持呗咏跪拜。”因为潜光院的影响,早在明初就已消逝的摩尼教在今天的炎亭一带仍能找到陈迹,千百年来,本地不断传播着一些奇异风俗:穿一身素白衣服给死者做超度;一些老渔民每日早餐必先素食三口白饭,然后才用菜肴。还有一些白叟至今对峙朝拜太阳,晚拜月亮。穿素白衣服超度是摩尼教徒白衣白冠的遗俗,而素食三口白饭,恰是摩尼教“长斋”风俗的变通:渔民长年在海上搏风斗浪,仅凭素食无法加强体量,不成能不饮酒食肉,只好以三口白饭取代素食……
炎亭燕窝一角(方孝曙摄)
沿着炎亭滨海陆续向东行,再往北折,来到一片山麓,那是一片旷地,屋舍仿佛,鸡犬相闻。仰看四面,峰峦叠嶂,仿佛置出身外桃源:“循山麓而进,峰峦回抱,不复见海。此中得平地,有田数百亩,二十余家居之,耕焉以给食,有潜光院在焉。潜光院者,明教宝塔之宇也。”问询所在村民,名之岙底村,那里地势较高,四周有清泉、溪涧和茂盛的竹林,契合《竹西楼记》中的记载。
炎亭燕窝一角(庄冬冰摄)
唐末五代期间,从闽东长溪赤岸迁至江南垟的移民带来了先辈的消费手艺,同时也带来了闽地的摩尼教。潜光院旁边有一座林木隐蔽的竹西楼,在那大山深处,与海隔离的处所,那座竹楼是江南垟文人学士常来雅集的处所:“当山谷之间,下临溪涧,林树环茂。楼之东植竹,其木多松槠桧柏,有泉石烟霞之胜,而独以竹名焉者,盖竹之高标清节,学道者类之,故取以自况云。乡之能文之士若章君庆、何君岳、林君齐、郑君弼,咸赋诗以歌咏之。”
章庆(1265—1330年),字于壹,钱库章均垟人,其父章嚞是诗赋名家和修志名家,以文出名。章庆家学渊源,曾与东门垟杨彦宇相互唱酬,并合著《风月联吟》《鸥波吟》诸集。章嚞编撰各处所史志,章庆是其父得力助手。何岳是括山将军岭人,林齐是金乡夏泽人,他们与陈高合称“瀛洲三杰”,代表元代江南垟文学更高程度。郑弼,生平不详,但能与“瀛洲三杰”来往,当属不俗之辈。
竹西楼的仆人是潜光院的住持石心上人,原名道坚,原是一名读书人,“幼读六艺百氏之书,趣恬澹而习崇高,故能不汨于尘俗而逃夫虚空”。
明代建国后,朝廷严禁传布摩尼教,那座有着摩尼教色彩的潜光院天然不克不及幸免,从此湮灭于汗青的烟尘之中。
2022 年10 月13 日
做者简介
杨道敏,生于1963年,结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历任苍南县委党校副校长、苍南县文联副主席(主持)、苍南县政协文化文史与进修委主任,现为苍南县政协四级调研员。著有《走遍苍南》《苍南汗青文化现象》,主编《苍南百年老校》《苍南状元》《苍南汗青文化村子》《苍南美食》《苍南地名溯源》《话说苍南》《苍南老宅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