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城,我们来了!但见此地:山水秀媚,地盘肥饶,风气淳朴,人物磊落……我们行走,我们看见,我们阅读,我们感触感染,我们缄默,我们唤唤,我们耕耘,我们收获。行走标致中国,助力村落复兴。本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志”,用志其事,以壮我行。
2022年11月12日 礼拜六 广州
疫情仍然严重。居家,读书、根究。
艺术在乡建中能发扬什么样的感化?
看《宣和画谱》,有那么一个故事:史上更大的大画家之一李公麟,“官吏居京师十年,不游显贵门,得休沐,遇佳时,则载酒出城,拉同志二三人访名园荫林,坐石临水,翛然整天。”
怎么看?
今天看到顾炎武说:文须有益于全国。“文之不成绝于六合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
画,亦须有益于全国。
但我们看李公麟的画,能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之善吗?怎么看?李公麟的画,“于全国也何益之有”?
我的根究是:远俗物而人自静,人人自静则全国静,此画有益于全国之更大者也。
白居易说过:“夫欲使情面简朴,时俗清和,莫先于体黄老之道也。其道在乎尚宽简,务俭素,不眩聪察,不役智能罢了。盖善用之者,虽一邑一郡一国至于全国,皆能够致沉寂之理焉。……诚能体而行之,则人简朴而俗清和矣。”苏东坡也说过:“国度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浅深,不在乎强与弱;历数之所以长短者,在风俗之厚薄,不在乎富与贫。”当然,国度强盛,是国民幸福的重要根底。苏东坡在那里死力强调的,是厚其风俗。艺术在“厚风俗”方面,能够发扬的感化应该很大。
点击海报可查看活动详情
撰文/张演钦
编纂/王绮彤
海报设想/罗亨楷
海报书法/倪宽
审校/赵旭虹
核发/张演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