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渝先生:山西介休后土庙 山西介休袄神楼 山西介休源神庙

3个月前 (11-14 01:35)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11794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3589
  • 回复0
楼主

山西介休后土庙

介休市后土庙位于介休市西北角庙底街,为祭奠后土神而建造。2001年,后土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后土庙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

后土庙坐北面南,面积约3550平方米,前后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照壁、庙门(俗称金刚殿)、过殿(俗称戟门)、献亭、三清殿(鄙谚称八卦楼)、戏台、后土殿,工具两侧别离有配殿、钟鼓楼等。

三清殿是后土庙前院的主体建筑,重檐十字歇山顶,前有抱厦,后连戏楼。殿内塑太清、玉清、上清像,天花中有八角形藻井,原有“八卦”木雕图案,故称八卦楼。三清殿摆布有耳殿。

戏台正对后土殿而和三清阁连为一体。庙内存正德十四年(1519年)碑刻《创建献楼之记》对戏台的建造有详尽的描述,碑刻中述及“旧有乐棚三间,因其敝坏矮窄不胜”,就“欲建楼宽广而重修之”。碑中提到因为地势关系,戏台高于三清殿。公众恐怕如许是对神灵的不恭敬,为了使“神上而乐下”,设想者就匠心独具地将戏台和三清阁巧妙地组合起来,共用一台基,中间一分为二,北为戏台,南为三清殿。戏楼略低于三清阁,使得“人心安而神妥也”。二者的组合,扩展了建筑的体量,使其恢弘壮看,外型丰富。

戏台两侧为砖砌八字音壁,重檐歇山顶。后台工具墙各开一窗,摘光较好。后墙通向三清殿,门扇六抹。整个建筑屋顶形式多样,三清殿为重檐歇山顶,戏楼为单檐歇山顶,八字音壁为悬山顶,戏楼两侧钟鼓楼为十字歇山顶。几种屋顶形式凹凸错落,前后扬抑,摆布唤应,非常壮看、奇异。正如碑刻《创建献楼记》曰“孰不曰美哉,斯楼诚一方之名胜也。”

后土殿面宽五间,重檐歇山顶,气焰宏伟,摆布各建朵殿一座。工具配殿内有道家神像千余尊,形态各别,栩栩如生。

介休后土庙内琉璃艺术丰富,琉璃遍及庙内所有建筑,其琉璃数量多、品种全、外型好、花色丰富,被誉为三晋琉璃艺术的瑰宝。

山西介休袄神楼

介休袄神楼位于介休市城关大街东端三结义庙前,是戏台、乐楼、过街楼三者巧妙组合为一体的楼阁式建筑,与万荣的飞云楼、秋风楼并称为山西三大名楼。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三结义庙汗青悠久,但在清顺治十门年(1659年)毁于火灾,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建。袄神楼重修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到五十一年(1782~1786年)。三结义庙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新建献亭兼修殿庑乐楼记》云“全国事之荣枯岂偶尔哉,莫不有数焉,以存乎其间。即如三义庙之由来,昉于宋而名实更于明。至国初遭回禄而庙貌遂几不成问。若非有前辈诸君子鼓励复兴,今虽欲求其故迹,而杳无复有所存……固然献亭之修固,已而正殿之凋落,两楹乐楼之倾坏,若听其颠危而不为之振,虽献亭乐成,亦末与袍缦立狐貉者比。爱为之倾者扶之,缺者补之,陈者新之,是或能够绥我神灵乎是役也,功兴于壬寅之春初,告竣于甲辰之秋季。”

袄神楼宏伟壮看,颇有气焰,平面呈“凸”字型,前部面宽三间,街心部门面宽五间。南端为过街楼,台基十字形,工具向为街道,南北向为三结义庙的庙门中间为乐楼北端为戏台,台基下为庙门。整个建筑高25米,二层构造,十字歇山式三层重檐屋顶,腰间设平座北里,外看四层而实为二层。工具南底层和二层均有回廊,二层回廊可供游人登上环视。戏台明间4.6米,次间3.1米,圆木通柱8根。两侧建音壁。戏台对面为三结义庙的正殿,面宽五间,前有两重抱厦。

山西介休源神庙

源神庙位于介休市东南12公里洪山镇境内的洪山山坡上,坐东南而面北,依山势而建。因庙旁有“鸳鸯”泉,为全市之水源,又称源泉,庙因泉名,故得名“源神庙”。源神庙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庇护单元。

源神庙始建年代不详。明万历十六年到万历十八年(1588~1590年),在其时介休县知县王一魁主持下,源神庙迁于现址,并在庙门创建了戏台。王一魁在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新建源神庙记》中记述道“卒迁庙于南,负离抱坎,水泉居前。夫坎,水也,而庙当之,固其所也。况泉水前注,视瞻爽烂,岂神工鬼斧与正殿五楹,塑三神像此中,工具庑各五间。殿前数步,譬券门五洞,洞上扣砌为台,台上反宇,回栏陕(狭)而修曲,为楼额曰‘喊玉楼’。外有门以木为之,与楼周缭俱粉蝶相属,可漫步其上。”后来,有屡次修葺和扩建。

源神庙现存工具两个院落,此中东院为主体。东院中轴线上有木牌楼、龙虎殿、庙门(戏台)、正殿、配殿等。

龙虎殿前为33级石台阶。石阶上有木牌楼一座,单檐歇山顶,外额题有“有本者如是”,为明代办署理学家王阳明所题内额题有“溥博源泉”,为明代介休知县王一魁所题。

台阶上为龙虎殿,面宽三间,单檐硬山顶,设有前廊,不施斗拱,山墙前斜彻八字影壁。

过龙虎殿,就见庙门。庙门为拱形,上悬“源神庙”匾,前有披檐。进庙门,反身即可见庙门上的戏台。戏台为前后串联式,面宽三间,圆木柱支持。前台悬山顶,六檩五椽,施天花。后台硬山卷棚顶,明间雀替雕以龙头,次间雀替接以龙尾,角柱雀替则雕以大象头。戏台前沿栏杆雕有狮子,形态各别。看柱间砌以石板,雕有各类图案。前后台之间有隔扇区分前后台,隔扇凹向后台,扩展了演出区,隔扇上施精致彩绘。后台有窗,朝外看往,窗外风光秀丽。戏台两侧建有钟鼓楼。

戏台对面为正殿。正殿建于高台之上,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斗拱耍头雕做含珠龙头等,并饰以彩画。明间雀替雕为两条整龙,龙头伸到明间,而龙尾伸至次间梢间雀替则做象头。殿内正小供奉尧像,两侧则为舜和禹像,再两侧则为文彦博和王一魁的塑像。

院落两侧有配殿,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带前廊。东殿供奉孔子,题日“礼授尼山”西殿供奉老子,横批曰“上善若水”。东院西侧有西院,二进院落,次要有圣母殿等。

源神庙现存有十余通碑刻,次要记述了源神庙修建和扩建过程,也涉及其时的很多民俗活动,有较高的史料和艺术价值。

0
回帖

南渝先生:山西介休后土庙 山西介休袄神楼 山西介休源神庙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