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通济堰 造福成都两千年

2周前 (11-14 01:37)阅读1回复0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7465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4931
  • 回复0
楼主

通济堰拦河坝是我国汗青上规模更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

清道光年间新津县志新津十二景之一“堰堤春涨”

通济堰灌区江鱼堤泄洪闸

通济堰表现了前人“乘势利导、因时造宜”的治水伶俐,是人水协调的范例工程

进夜,站在新津老南河桥上向东眺看,江天空旷处,绵亘着一道浩荡的彩色“屏幕”,天上水里,流光溢彩。那道“屏幕”就是创建于西汉的古堰——通济堰。

通济堰起始于西汉,经唐代重建,宋代扩修,构成了延续至近代的渠首枢纽——包罗拦江大坝、引沟渠堤、通航水缺、掌握原则等工程设备的大致安插格局。它是岷江流域古代少有的有坝引水工程。其拦河坝是我国汗青上规模更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规模仅次于都江堰浇灌系统,已经为一方苍生造福了两千多年。10月6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施行理事会公布四川通济堰列进2022年(第九批)世界浇灌工程遗产名录。

有坝引水 篓石为堤

通济堰进水口位于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汗青上有六水门(亦称六门水)、蒲江大堰、馨堰、远济堰、通津堰、通济堰、桐梓堰等各类称呼。通济堰创始于公元前141年,西汉蜀郡太守文翁“籍江为大堰,开六水门,用灌郡下北山”,距今已有2160多年的汗青,是中国汗青上规模更大、运用时间最长的活动坝。考古学家罗开玉曾说:“蒲江大堰渠首工程以六水门为其显著特征,即在渠首建有六个可上下开关的大的水门,换句话说,它筑有坝堤,在坝堤上开水门。可据需要放水浇灌农田。那与其时西蜀普及利用的无坝引水工程比拟,甚为特殊。”

前人治水,有硬堰派(砌石)与软堰派(笼石)之分。砌石耗资过巨,竹笼卵石则有软硬兼具、抗冲击、费省、施工便利的长处,但缺点是不耐久,须每年岁修。通济堰“仿都江堰例,以竹篓垒石为堤”,同样表现了前人“道法天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惟,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造宜”的治水伶俐,是人水协调的范例工程。

竹笼以当地的慈竹编织,编好后的竹笼形如一根根充满稀眼的空心柱子。做竹笼起首是选竹,一般是选2至3年的竹子,时间不敷或超龄,不是太脆就是太硬。一般是用弯刀将一根竹子一分为四,再将竹节捶掉,以便于编织。编单眼笼用6根竹片,编双眼笼则用8根,并要留一个可活动的喊口(竹笼口)。治水时,人们因地制宜拆上鹅卵石,以之筑堰(堤)挡水。鹅卵石比人的脑袋还大,天然也比喊口大,拆笼时猛扔石头一碰碰,鹅卵石就碰进竹笼了。竹笼垒石筑成的堰堤有一大特色,就是活动性。洪水将至时,事先将保持竹篓的篾绳割断,任其行洪。缺陷是每年枯水期都要岁修,从头垒堰,颇劳民力,但优势是急浪可席卷泥沙奔驰东往,河床不容易淤塞抬高。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陆游以蜀州通判身份到通济堰观察筑堤,写诗《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以记其盛。此中有“横堤百丈卧长虹”,“西山大竹织万笼”,“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等诗句,写尽“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的通济堰大堤拦江取水的宏伟气焰。那时堤防摘用“顺篓”堆砌,拦河坝摘用梯形断面的“品篓”安砌,大坝的迎水面还须加篾簟,搪河泥固基。

从天文情况来看,新津是岷江水系的泄洪口。通济堰拦江大坝的凹凸和进水口渠底的高程,涉及通济堰渠首的进水量和下流用水户的亲身利益,亦涉及新津夏日的防洪。李冰治水,铸石像为“水则”,而在通济堰进水口四周的余波桥处,则是凿石为“水则”,共六格,每格一尺,称为一划,由“水则”划数掌握大坝坝顶高度和进水口更大水位。

此外,和都江堰一样,通济堰也有“岁修原则”。在渠口底部的红砂岩上刻有石鱼,那是每年淘淤的掌握原则,以此掌握进水口的渠底高程。一年一度的岁修淘淤,“上以余波桥下海底石板(指石鱼处)为凭,下以瑞鳞寺沟底过江石为则”。唐代章仇兼琼确立了“滩见石鱼,堰齐四划”的掌握原则,清道光、咸丰年间,经彭、眉两县用水户力争,而改为四划半。曲至同治十二年(1873年)西川道才将堰规改为“五划六字”,比本来增加了一尺六寸。清道光年间,广东花城人宋灏任新津知县,亲笔造定了长达3000多字的《通济堰章程》,就渠首堤堰、水缺等工程的施工手艺治理和岁修派法等做了专门规定。自上世纪50年代起,通济堰取水的拦江大坝改为石砌胶结的固定坝。2005年,通济堰改建成混凝土永久性引水拦河坝,完毕了低坝引水的汗青。

堰堤荣枯 社会变迁

东汉建安年间,通济堰迎来了有史可据的第一次大修。时任犍为郡太守李严是蜀汉早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最重要的两大政绩,一件是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凿修觉山,那是341年后新津得以在六水门建县的前导发轫;另一件便是重建通济堰。此次重修六水门,在汗青上影响深远,以致于宋工部侍郎、井研人李心传误认为是李严创建了通济堰。

《新唐书·天文志》有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通济堰之说,其实那也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重建。此次重建使灌区得到较大扩展,可浇灌农田16万亩。通济堰在汗青上长度最长的时候,当数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眉州知府句龙庭实主持修复,堰堤“横截大江二百八十余丈”(约合今860米);下设筒堰119处。苍生感其功,立庙祭奠。18年后,范成大“访故迹,垒石筑防,置堤闸四十九所,立水则,上中下浇灌有序,民食其利”;他不只恢复了通济堰拦河坝,还对渠道停止了整修。宋代浇灌面积达34万亩,与近代通济堰的工程规模已八两半斤,灌区的富庶不逊于成都平坝。

通济堰构成近代规模的渠首工程,始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新津知县徐荛“引西河水以益通济堰,下灌彭眉”。乾隆二十年(1755年)春,徐荛会同彭山知县,组织民夫大修通济堰,“遂于上端增筑二十八丈,又引长旧堤而广之,共长一百五十六丈,便引小海子水绕进旧堰”。此时的拦河坝两头与旧堤相接,长约500米,横截南河。嘉庆七年(1802年),眉州知州赵来震、新津知县丁葵籀、彭山知县倪鼎铨对通济堰停止了一次重要的革新,在西河与羊马河岔河口增筑长250米的白溪堰和长300米的火烧堰,使通济堰与外江灌区相连,扩展了水源,为道光年间大增水田面积埋下了伏笔。

在汗青的长河中,通济堰屡兴屡废,发人深省。社会不变,其堰必生气盎然;战乱频繁,其堰则壅塞废弛。有蜀汉定都成都,始有李严开六水门;有唐“开元盛世”,始有章仇兼琼的重建;有南宋偏安,始有灌区面积扩至34万亩的空前盛况;有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瘟疫,始有“眉彭之人,不知斯堰水利者百余年”之叹;有清“康乾盛世”,始有三次大修。通济堰的盛衰显然受造于社会的盛衰。

1949年后,通济堰进进一个崭新的开展阶段。通济堰灌区目前是都江堰灌区的重要构成部门,无论是工程规模、浇灌效益,仍是治理,都大大超越了前代。总干渠、东干渠、西干渠全长88公里,65条收渠长369公里,自流浇灌40.2万亩,提水浇灌11.7万亩,合计51.9万亩。通济堰干渠沿岷江东岸平坝边沿与长秋山之间的台地南下,经新津、彭山、眉山三地,穿眉山铁炉沟而至思蒙。受益灌区现有新津、彭山、眉山、青神四地的8镇27个乡320个村。

堰堤春涨 水运通航

汗青上,新津是闻名的古渡,是成都通往西躲和川南等地的交通冲要,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水运第一站。纵横的河道,七通八达的水系,连绵千里的航运网道,把比邻的州县串连成一片,深得船楫之便的新津,成了岷江中游的水运枢纽和物资集散要地。

岷江水系的南河、西河、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在通济堰四周集合。为不使通济堰拦江大坝阻隔岷江,专门预留了一个通航水缺,供船只、竹筏木排上下。水缺位于南河河道左侧,在清代宽约十余弓(一弓约合1.6米)。官方规定每年十月起头岁修,十二月船筏封工(停走南河),正月下旬准许在指定地点抬船过坝,曲至夏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始人工割篓开缺,船筏始可由水缺上下。水缺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坝,与拦江大坝竹篓并未联为一体,为的是便于汛期将至时开缺通航,以便利行洪和排淤。凡直达岷江中下流或上溯的运输木船,必需颠末提驳、抬船、过坝、拆船等忙碌的体力劳动,方可通过通航水缺。水缺四周便是本地的西河船埠,此船埠专司提驳过坝之职。

通济堰灌区上游,因渠低田高,多扎筒车提水浇灌。筒车竹造,一般有四五丈高,在车轮状的收架上绑扎竹筒,水流冲转收架,竹筒轮回挹(舀)水倾进水槽,再度水进田。而今筒车提水早已为机电提灌及小水库供水所替代,筒车已成水乡旅游招揽旅客的一个符号。

通济堰背靠邓公场船埠,此船埠与县城五津镇仅一江之隔,此地恰是一千多年前远近闻名的皂里津故地。李膺著《益州记》谓:“皂里江津之所,曰新津市”。北周天文文献《周地图记》记载:“(新津)县城,故皂里江津之所,所谓新津市也”。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因皂里津新津巿很有名,朝廷决定新设一县——新津县。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云:“城阙辅三秦,风烟看五津。”东晋常璩著《华阳国志》记载:“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皂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此船埠既是最早的新津县城所在地,也是“五津”所在地。

因为有了通济堰的拦江大坝,每年三月,西河、南河的桃花水发,春水漫过堰堤,势如一条奔驰戏水的长龙,又如无数水帘缀成的浩荡跌水。堰堤以上江面如镜,漫江碧透,夹岸树绿山青,李白桃红,麦苗青青,菜花金黄,泛船南河,倒影如画,好一幅“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明丽画卷。此景为新津人津津有味,道光年间“堰堤春涨”为新津十二景的第一大名胜。堰堤春涨,古堰流芳。现代的通济堰,老当益壮,正青春焕发地走向将来。

周明生/文 周建勇 廖学林/图

0
回帖

世界遗产通济堰 造福成都两千年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