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589年-665年2月26日),原名咬金,后改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唐朝开国上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隋末全国大乱,程咬金先后进瓦岗军、投王世充、降唐。随太宗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功封宿国公。其事迹常见于各类文学做品
大唐名将程咬金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位列第十九。传说中他身世低微,贩过私盐,蹲过监狱,后在梦中经高人教授,但后来只记住了前三招,即所谓的“三板斧”,那三招常人就很难对抗,但若挺过往的话,他就没啥办法了。在传说中,他本领不大,是个大老粗,但命运却好,是名“福将”,所以屡建奇功。后来活到一百多岁才往世。
其实那与汗青上实在的程咬金相差甚远。起首,据程的墓志记载,从他的曾祖父起头曲到其父,都是北齐的官员。出格其父程娄,是北齐济州大中正,“大中正”那个位置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负责官员的选拔和察看,那个职务历来是给处所豪族留着的。由此可见,程咬金是一个原则的“官二代”。不外,贵族子弟身世的他为啥又取了“咬金”那么个俗气的名字呢?有人揣测,咬金可能是他的乳名,可能考虑那个带点痞气的名字更随便和手下打成一片吧,后来,他成了带兵上将,就改成“程知节”如许高峻上的名字了。
连环画《瓦岗寨之程咬金劫皇纲》
史载,程咬金利用的兵器并不是板斧,而是蛇矛,“少骁勇,善用马矟。”在隋末乱世,他聚数百徒寡,保卫乡里,后投奔瓦岗军李密部,以勇猛著称。一次,李密派他和另一上将裴行俨往援助被王世充包抄的单雄信。裴行俨率先冲向敌阵,成果中流矢坠马。程咬金前去营救,力杀数人,王世充军稍退,他乘机抱起裴行俨撤离。因为载了两小我,战马承担过重,被王世充军逃上。程咬金不忍将裴行俨丢下,成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过”,程咬金回身生生将其槊折断,并把执槊之敌斩于马下,敌军一看都吓傻了,于是不敢追逐,最末两人安然回营。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在瓦岗军失败后,程咬金先与良多将领一样都投降了王世充,但程看人很准,认为王那小我气度狭隘,不是成大天气之人。武德二年(619年),王世充与唐军交战于九曲(今河南宜阳西北)。战中,程咬金、秦叔宝等在阵前突然下马向200米之外的王世充行礼,说道:“蒙您宠遇,极欲报恩。但您性多猜疑,身边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边久留,今谨奉辞!” 言毕,与摆布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死后数万戎马,因惧怕其勇武,竟眼睁睁地看着他投奔唐军。
姜武饰演的程咬金
在李渊的安放下,降唐后的程咬金被安放在李世民手下。任人唯贤的李世民录用程为秦王府左三统军。李世民在三军中挑选千余精锐马队,皆着黑衣皂甲,分摆布队,由程咬金、秦叔宝、尉迟敬德等骁将管辖,号称玄甲队。程咬金每次交战都身先士卒,因战功卓著,被封为宿国公。
在玄武门事情中,程咬金也发扬了严重感化,他与李世民等在玄武门内伏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叛乱后,程咬金拜授太子右卫率,升任右武卫上将军。
贞看年间,程咬金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上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高宗期间被拜为左卫上将军。但后在征讨突厥阿史那贺鲁时,因听信假传圣旨的王文度的话而被免官。不久,高宗皇帝念其有功,又录用他为岐州刺史。此时的程咬金已经身心怠倦,向朝廷恳求辞职归里,得到批准,从此在家颐养天算。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往世,朝廷逃赠他为骠骑上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于唐太宗的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