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提出的礼教“食人”的问题,原来铁齿铜牙纪晓岚早就探求过

2个月前 (11-14 04:46)阅读1回复0
玛丽儿
玛丽儿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2
  • 经验值11320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22641
  • 回复0
楼主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颁发了《狂人日志》,那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初步。在《狂人日志》中,鲁迅通过狂人揭露出了封建礼教“食人”的素质,同时还揭露了被虐待者反过来庇护封建礼教的可悲现象。

“食人”二字其实是鲁迅对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的一种汗青归纳综合:我打开汗青一查,那汗青没丰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认真看了三更,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食人”!

在1918年8月写给许寿裳的信中,鲁迅曾谈到《狂人日志》生成的启事:偶阅《通鉴》,乃悟中国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由此可见,汗青上实在的“食人”事务确实对鲁迅有所刺激。但我们还需重视到,实在“食人”事务其实只是少数,而精神摧残却是一种普及现象。因而,《狂人日志》中的“食人”指向的次要是精神层面和象征层面。

事实上,鲁迅并非第一个如斯猛烈责备儒家以及揭露礼教“食人”的思惟家。墨熹曾经感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李贽即对此提出了辛辣挖苦:怪得义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程墨理学尊孔子为大圣人,以孔子之长短为长短。对此李贽提出了反问,假设只能用孔子的长短看来评判长短,那么孔子身后的千百年间,世界上不就没有长短了?

到了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和思惟家戴震更是进一步指出了礼教以礼杀人的残暴一面。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辑官,戴震是《四库全书》的编辑官,两人不只是同事,仍是一对在思惟上有诸多配合之处的好伴侣。本文不合错误编辑《四库全书》的汗青功过停止阐述,仅切磋纪晓岚和戴震对礼教杀人现象的揭露。

在《阅微草堂条记》中,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如许的寓言故事:吴惠叔言,医者某生,素谨厚,一夜,有老媪持金钏一双就买堕胎药,医者大骇,峻拒之……忽梦为冥司所拘,言有诉其杀人者。至则一披发女子,项勒红巾,抽泣陈乞药不与状。医者曰:药医活人,岂敢杀人以渔利。汝自以奸败,于我何有……冥官喟然曰:汝所言,酌乎时势;彼所执者,则理也。宋以来刚强一理,而不揆事势之短长,独此人也哉。汝且休矣。拊几有声,医者悚然而悟。

说的是一个女子未婚先孕的女子被虐待致身后到阴司起诉,状告先前不愿卖堕胎药给她的儒医犯了“杀人功”。儒医据理认为“药医活人,岂敢杀人以渔利”,也就是药不是杀人而是救人的。女子认为,当初买药的时候孩子还未成形只不外是一个血块,假设能堕胎本身就不至于最末惨死。最初冥官判处儒医无功,因为自宋朝以来理都远比审时度势重要。

纪晓岚通过那则简短的寓言故事,揭露了儒家程墨理学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残杀”东西,更可悲的是受害者底子无处申冤,那种讼事不只在阳世打不赢,即便到了阴间也打不赢。

在《与某书》中,戴震曲陈后儒“以理杀人”之害: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以论理死者,更无可救矣!在戴震将后儒与酷吏相类比,以至认为后儒之害甚于酷吏,后儒指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程墨理学,那种思惟招致理与情、义、事等别离,使得理成为独一原则,最末招致“以理杀人”。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早在明朝之时李贽就对儒家的长短评判原则提出过诘问。而到了清朝,纪晓岚与戴震等人更是指出了程墨理学“以理杀人”的残暴性。而鲁迅则将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惟统治下的封建史总结成了两个字——“食人”。事实上,在鲁迅逝世之后,类似礼教“食人”的社会并不是没有苏醒过,但愿以后,在我华夏大地上不再呈现那种场面。

参考文献:

李贽《躲书》

戴震《与某书》

鲁迅《狂人日志》

纪晓岚《阅微草堂条记》

0
回帖

鲁迅提出的礼教“食人”的问题,原来铁齿铜牙纪晓岚早就探求过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