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承平惠民和剂局方》)
造半夏150g,橘红150g,白茯苓90g,甜草4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
现多改为汤剂:半夏9g,橘红9g,茯苓6g,炙甜草3g。乌梅有时用,也有时不消。
本方为治一切痰湿的根底方。主治痰湿所致之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症。方中以半夏燥湿、降气、调中、利痰为主药;气滞则生痰,故用橘红行气和中为辅药;湿盛则生痰,故以茯苓利湿为佐药;更以甜草和中健脾为使药,加生姜之辛,以助陈、夏之利气化痰,加乌梅与甜草酸甜合化生阴,以防燥药之过燥。共成和中行气、化湿除痰之剂。
中医认为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留则为水,湿不克不及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倒霉而停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所以前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可随气起落,无处不到,变证百出。
简言之,痰在肺则咳嗽,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忡,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等等。对那些病症,均可乖巧运用除痰之剂以治之。
本方加黄连6g、栀子6g,名连栀二陈汤,可用于治疗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吐逆,吐物味苦等症。
加砂仁5~6g、枳壳6~9g,名砂壳二陈汤,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功可行痰利气。
加炒枳实9g、瓜蒌20~30g、炒莱菔子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名加味二陈汤,次要用于食积痰盛。
加苍术6~9g、枳壳9g、片姜黄9g,主治痰气上攻、眼目肿胀,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二陈汤加胆南星9g、炒枳实9g,名导痰汤,功用燥湿豁痰,行气开郁,用于治疗顽痰胶固、头眩脘闷、呕恶少食、坐卧不安、痰盛晕厥等症。
再加片姜黄9g、木香6~9g,用于治疗痰饮流进四肢、肩背酸痛、繁重、手足疲软、乏力等症。
再加木香6g、香附9g,用于治疗痰气结滞、胸脘满闷、咳逆上气等症。
二陈汤加枳实6g、竹茹6g,名温胆汤,功用清胆和胃,除烦行呕,次要用于痰气互阻,久郁化火,炽热扰心而虚烦不眠,或大病之后,胆虚气冷,疏泄倒霉而致的痰涎不化而胃胀少食、苔腻脘闷等症。
二陈汤加杏仁5g、白芥子3g,名六安煎,主治风冷咳嗽、痰多不容易出、胸闷气滞等症。
二陈汤加炒枳实6g、竹茹6g、胆南星9g、菖蒲6g、远志9g、党参6~9g(气实者可不加),名涤痰汤。功用化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之舌强不语、神蒙错乱、手足不遂等症。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气郁、痰结蒙蔽清窍发为失语之证。
举例如下:
何某某,男,40岁。因生气而两夜未睡,就诊前1全国午突然不克不及说话,自觉听力减退、头晕、头胀痛、胸闷、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诊断为痰迷清窍之证。治法豁痰开窍。处方:陈皮6g,半夏9g,茯苓12g,枳实9g,竹茹9g,菖蒲9g,郁金9g,胆南星6g,生龙牡(先煎)各15g,3剂。逃访时说,取药回来,服了1剂即会说话,又服2剂即痊愈。
还曾用本方加理气药治疗梅核气,
举例如下:
胡某某,男,34岁。1周来咽部有工具堵感,若有虫子在里面,常欲咽唾把物咽下或吐出。经耳鼻喉科查抄一般。小便黄,胃胀如气囊隐痛,微有呕恶,舌苔白,脉细滑。诊为痰气凝聚所致之梅核气。治以理气化痰。处方:陈皮9g,半夏9g,茯苓9g,厚朴6g,苏梗6g,全瓜蒌30g,麦冬9g,玄参9g,枳壳9g,共服6剂而痊愈。
总之,二陈汤是除痰剂的最根本丹方,颠末历代医家加减改变,又开展出了许多除痰丹方,前面已有一些举例,还有很多由此方改变出来的丹方,不再逐个列举,读者能够一隅反三地往进修。
后面要讲的是明代医家张景岳先生根据二陈汤化裁出的两张丹方,因为利用较广,效果较好,故特做专门讲述。
二、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当回6~9g,熟地9~15g,陈皮5g,半夏6g,茯苓6~9g,炙甜草3g,加生姜3片,水煎服。
此方既是二陈汤加当回和血养血而益心肺,加熟地滋肾水而润肺金,又是六君子汤往参、术加回、地而成,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方次要用于肺肾虚冷,水湿上泛为痰;湿痰内盛,咳逆多痰;年迈阴虚,血气不敷,外受风冷,咳嗽呕恶,多痰喘急,舌苔白厚腻,脉滑等症。
金水六君煎创既滋阴又化痰,治痰盛咳呕而肺肾不伤之法,临床用之确有良效。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虚不化之痰浊壅盛、呕逆腹泻等症,金水六君煎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浊内盛、咳嗽痰多之证。但如脾虚多湿而大便不实者,可往当回加炒山药9~15g;如痰盛气滞留胸膈不快者,可加白芥子3g;如阴冷内盛而咳嗽不愈,吐白稀痰者,可加细辛3g;加兼冷居半表半里,而冷热往来者,可加柴胡6~9g。
我曾用此方加生地、藕节炭、白茅根、旋覆花、白及等,治愈肺肾两虚所致的收气管扩大症,咳痰多,且痰中有血者,
详细药方如下:当回炭6g,熟地9g,生地炭20g,半夏10g,化橘红10g,茯苓15g,紫菀12g,藕节炭30g,枇杷叶12g,旋覆花(布包)9g,白及9g,炒苏子10g。共服18剂而痊愈。
三、苓术二陈煎(《景岳全书》)
带皮茯苓12g,生晒术3g,淡干姜(炒)1.5g,广陈皮6g,泽泻5g,姜半夏9g,猪苓5g,清水炙甜草1.5g。水煎服。
此方也是从二陈汤开展而来的,其健脾利湿的力量大于二陈汤,且能温脾化气。脾胃虚冷之人,中湿随便停滞,往往呈现腹泻便溏、胃气板滞、小便少、四肢懒惰、精神怠倦,或咳嗽吐稀白痰等症。以此方治之,最为适宜。
方中以白术、半夏为主药,二苓、泽泻为辅药,陈皮、干姜为佐药,甜草为使药,共成健脾化痰、温中疏滞、化气利水之剂。
与金水六君煎比力,本方侧重于温脾胃、化气利水而祛湿除痰。金水六君煎则侧重于补肺肾以助水之化源而祛湿除痰。
我曾用本方(用量稍加大)加桂枝6~9g及生麦芽、广木香等,用于治疗西医诊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一类疾病。举例如下:
毛某某,女,42岁。多年来食纳欠好,腹中常有似流水声辘辘做响的觉得,口干不欲多饮,腹部有时发胀,有时似坠,但都不严峻,持久睡眠欠安,有时心慌心跳,四肢乏力,喜热,倦怠神疲,轻度咳嗽,吐白稀痰。体重渐渐下降,头部似发沉面欠清新,大便有时1日2次,有时1次,不成形,小便少,舌苔略白水滑,脉象沉滑欠有力。曾经住过几家大病院做各类查抄,均末发现阳性所见,诊为胃肠神经官能证。做对症处置,效果欠安,故请我会诊。
我诊为中焦虚冷、脾不健运之证。中虚水湿不化,上则为稀痰而致咳,犯心而为心悸失眠;在中则为水饮而走肠间,影响水谷精微的升化;下则关门倒霉,气化无权而尿少。后天失养,故日渐虚疲。治宜温健中焦,利湿除痰,佐以安神之法。
处方如下:生晒术6g,带皮茯苓12g,陈皮6g,桂枝6g,淡干姜3g,泽泻15g,猪苓12g,姜半夏9g,清水炙甜草1.5g,生麦芽9g,广木香5g,香附6g,远志9g,炒苏子9g,杏仁9g。以此方随证加减共进50余剂(有时加党参5~9g,有时加土炒白芍6~9g,有时加吴茱萸3~5g等等)而痊愈,上班工做。
我们通过对从二陈汤加减化裁出来的许多方面的进修,深深体味到中医学中丹方的组处配伍、加减化裁,实是一门理论深入、涉及面广、出神进化的重要学问,必需深人进修中医理论,掌握辨证论治,才气实正体味到丹方乖巧运用的深义。
I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焦立德临床体味辑要》。本公家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进修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妥利用的情状,可随时和我们联络。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丹方药物及治法为进修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