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个月前 (12-04 12:32)阅读2回复1
kanwenda
kanwenda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1
  • 经验值643567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28713
  • 回复1
楼主

怎么理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可谓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核心思想。按照字面意思,可以这么解释:“圣贤之道,其实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与生俱来的良知之中,我们想要追求圣贤之道,应该求之于自己内心的良知,而不是外在的各种事物。”

怎么理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但是,要想真正明白这句话,就不能仅仅依靠字面上的理解,还需要明白王阳明说这句话的大背景,也就是历史上儒家两大流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论战!如果了解了这两大流派在学术上的主要分歧,自然也就会深入理解王阳明说这句话的目的和深意。

怎么理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首先,简要介绍下朱熹所代表的儒家“理学”和王阳明所代表的儒家“心学”的区别。

“理学”,是北宋周敦颐先生开创,经程颢、程颐两兄弟直到南宋朱熹,建立起来的儒家“理学”流派。在这个流派中,核心是“理”(也可称为“道”,意思一样,称呼不同罢了),儒家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都是以“理”为基础的。那么“理”从哪里来呢?“理学”流派认为,“理”存在于世间万物中,任何事物都存有“理”,通过“格物”就可以“知理”。

“心学”,是南宋陆九渊先生开创,到明代王阳明,建立起来的儒家“心学”流派。在这个流派中,核心也是“理”。但是,“心学”流派认为,“理”并非存在于世间万物,而是只存在于“心”,心即物、心即“理”,心外无物!

因此,我们由此可知,所谓“格物致知”的目的是“知理”, *** 是“格物”,核心问题是“如何格物”。

然后,介绍“理学”和“儒学”在“如何格物”这个核心问题上的分歧。

朱熹代表的“理学”认为:“理”存在于外在的万事万物中,需要“求理于事物”。按照这种逻辑,不同的事物自然存有不同的道理,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些道理全部收集起来,逐渐积累。因此,必须要“多闻多见”,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观察、打听、学习,把各种“理”从这些事物中一个一个的“格”出来,这就叫做“格物”。然后再把这些“理”集中消化,使自己更加全面彻底地明白圣贤之道,这就叫做“集义”。但是朱熹之后几百年间的儒生,在“格物”和“集义”等科目上实际下工夫时,渐渐感觉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哪里能“格”的完、“集”的完呢?反而会越“格物”、越“集义”,就会感到自己遇事越混乱。说白了,“理学”流派的这种“格物致知” *** 没有实际可操作性。

王阳明代表的“心学”认为:“理”存在于内心的天性良知中,需要“求理于吾性”。“物”应该是指心中的事物,而不是外在事物。如果外在的事物,不在你自己的心中,那么这件事物即使客观存在,但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如果事物不在你自己心中,那么对你而言,等于是“无物”,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因此“格物”其实就是“格心”,“心学”的“格物致知”,意思是“格心中之物以致知”。

以上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解和 *** 上的不同,就是朱熹和王阳明两派学说最重要的分歧。

最后,再回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句话。结合上面的论述,相信你已经对这句话有了自己的判断。“理”究竟存于外,还是存于心,这是哲学问题,而非客观问题。如果你相信前者,你就会相信朱熹;如果你相信后者,你就会相信王阳明。

至于“良知真是天生就存在人心中吗?生下来就有?非条件性反射?不用习得?”这些问题,请扪心自问,你的良知是你学来的吗?你天生爱自己的父母,你父母一定要把你好好照顾养大,你不忍心去杀人害人;甚至路上没饭吃的母猫,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小猫崽养大。其实这就是“良知”,就是“天性”,就是“理”。所以王阳明说“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解释:以前的人追求“理”,不求于内心良知,而一直求于外在事物,相当于本末倒置,舍沧海而求一粟。)

以上,就是我对这句话的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另外,可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0
回帖

怎么理解“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相关回复(1)

闪耀明星
闪耀明星
沙发
这句话出自王阳明的心学,意思是圣人的道理(道者、所行之路也)其实不需要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寻求的,这是在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8分钟前回复00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