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莆田有个世医江仲逊,生了个十分标致的女儿喊江摘萍。 她聪颖过人,九岁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地域的民歌。开元 年间(713—741年),宫中最有势力的宦官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 一带,在莆田见到了年轻秀丽的江摘萍,就把她选进宫中。唐玄宗 李隆基非常溺爱她。
江摘萍特殊喜欢梅花,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她必在宫中赏梅, 经常是眷恋忘返,所以人们喊她梅妃。梅妃淡妆雅服,姿势明秀,典 雅大方。她熟知诗文,擅长跳舞,演出的《惊鸿舞》颇负盛名。玄宗 曾赞颂道:“吹白玉笛,做《惊鸿舞》,一座光辉。”可见那个跳舞给看 者的印象是多么美妙。
后来杨贵妃进宫,得到唐明皇新宠。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当上 宰相,独霸朝政。杨贵妃便把与她争宠的梅妃迁到上阳宫。上阳宫 现实上是一个幽禁宫人的处所,一旦被抛进上阳宫就再也见不到皇 帝和亲人,只能老死宫中。据传唐玄宗后来曾把珍珠一斛密赐给梅 妃,但珍珠是不克不及填补被放弃后梅妃豪情上的痛苦的。
脾气温和但 却有骨气的梅妃,勇敢退回珍珠,并附诗一首:“桂叶双眉久不描,残 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寥寂。”唐玄宗命乐府 为那首诗配上了乐曲,曲名喊《一斛珠》。梅妃含泪写出的诗句,却 给唐玄宗的娱乐节目增添了一首动听的新曲。公元755年安禄山叛逆,打到长城之后,相传梅妃死于乱兵之 中。
一代丽人、才女和闻名跳舞家,就如许完毕了她短暂的一生。 梅妃所演出的《惊鸿舞》从舞名上看,可能有描画鸿雁飞翔的动做 和姿势。那种模仿飞禽的跳舞,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 会期间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就是其时人模仿 鸟类动做的跳舞。
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跳舞图像。汉代“百 戏”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跳舞的画 面。那些跳舞大都穿戴较粗笨的鸟形服饰道具,舞动很不便利。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更着重于用适意手法,通过跳舞动做表示鸿 雁在空中飞翔的斑斓形象。
唐诗《泰娘歌》中有“舞学惊鸿水榭春”句。看来其时《惊鸿舞》 除梅妃演出外,宫外也有人传习。明人裘昌今编《太实全史》卷首 有幅木刻图,题为《惊鸿舞》,描画梅妃身穿长袖舞衣,长裙曳地,身 披长巾,正在做纵身飘动的动做。明皇在后面赏识,两边是执点头、 箫、云锣等乐器伴奏的宫女。
那幅画是距唐代千年之后出自画家想 象中的梅妃《惊鸿舞》。河北井陉地域民间舞中有个动做喊“雁南飞”,一群女青年排 成一排,上身微倾斜,双臂斜张,肩部悄悄地颤动,手腕及肘、上臂随 着音乐节拍扇动,形象非常健美,有如一群摆列成行的雁群在空中 飞翔。
我们无妨从那些汗青悠久、表示鸿雁形态的民间传统跳舞 中,揣度一下梅妃《惊鸿舞》的斑斓舞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