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是中国古代实行中心集权统治后发作的两次大规模藩王兵变,此中七国之乱是西汉初期“郡国造”留下的隐患,而八王之乱则是西晋初期“强宗室弱处所”所留下的隐患,那么那两次大规模兵变,哪一个对社会形成的毁坏更大呢?
西汉七国之乱和西晋八王之乱简述
要讨论那两次兵变哪个对社会形成的毁坏更大,我们无妨先来简单回忆一下那两次兵变。
1、西汉七国之乱。从楚汉争霸到成立西汉,刘邦迫于其时的形势,不能不推行郡县造与分封造并存的“郡国造”,此中西汉初期一共存在七大异姓诸侯王,那些诸侯王不只拥有私家武拆,并且拥有独立的行政权和经济权,堪称国中之国,仿佛成为了中心集权的更大障碍。尔后,刘邦先后消亡了除长沙王吴芮之外的所有异姓王,继而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子弟为王,并与群臣定下了“非刘姓不王”的“白马之盟”,然而跟着“诸吕之乱”的发作,以及时间的推移,诸侯王与中心朝廷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于是,汉景帝任用御史医生晁错起头削藩,先后削减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的部门封地,然而在削减吴王刘濞的封地时,因为两人有杀子之仇,吴王刘濞遂与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六王通同后悍然起兵“清君侧”。然而,声势浩荡的兵变仅仅继续了三个月,便在梁国的坚守和周亚夫冲击下敏捷平息了。
2、西晋八王之乱。司马炎成立西晋之后,吸收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教训,他认为曹魏之所以消亡,即是因为宗室实力衰小的原因,于是针对性的大封宗室子弟为王,先后分封了二十七个诸侯王,且不竭扩展宗室诸王的权利,使得那些诸侯王具有了高度的自治权。与此同时,司马炎为了避免处所坐大,在平定江南之后便将军权收回中心,并罢减州郡所领戎行,成果形成了宗室过强而处所太弱的场面。司马炎往世之后,司马衷即位为帝,因为皇后贾南风与外戚杨骏争权,成果敏捷引发西晋宗室的大规模兵变,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彼此攻杀不竭,成果招致中心朝廷继续虚弱,西晋国力损耗殆尽,最末引发了“五胡十六国”的乱局。
从以上不难看出,那两次大规模的兵变,固然都是由宗室藩王引发,但无论是兵变原因、兵变过程仍是兵变成果,却有着显著的差别。
西晋八王之乱的危害要远超于西汉七国之乱
其实将两次兵变停止横向比照,便不难发现,西晋八王之乱形成为危害,要远远大于西汉七国之乱。我们无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比力:
1、继续时间和影响范畴。西汉七国之乱,不只继续时间较短,仅仅只要短暂的三个月时间。而从影响范畴来说,固然参与兵变的藩王较多,但因为梁王刘武拼死对抗造反的吴楚主力,使得其权力始结局限于吴楚一带;在齐地,胶西王、胶东王、临川王围攻齐都临淄却三月不下,只好退回了封国;而在赵地,赵王刘遂压根就没能出邯郸,而匈奴得知吴楚兵败后,也并未收兵相助。至于西晋八王之乱,不只继续时间长达十六年,并且间接招致整个中原地域,甚至于长江以南和四川部门地域全数陷进了战火之中,影响范畴之大可想而知。
2、形成的成果截然相反。西汉七国之乱被平息之后,同姓诸侯王权力遭遭到了致命冲击,汉景帝乘隙收回了各诸侯国的收郡、边郡,并鼎力推行贾谊“寡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案,不只对各大诸侯国停止了拆分,并且通过收回行政权和财务权,以及变革官造等体例,继续削弱各诸侯国实力,为汉武帝期间推恩令的施行打下了优良根底,国度就此走向盛世。反看西晋八王之乱,不只间接招致了西晋的消亡,更是间接招致了“五胡乱华”的呈现,更是就此揭开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乱世。
3、对苍生来说差别浩荡。西汉的七国之乱因为继续时间较短,影响范畴较小的缘故,关于苍生的影响其实其实不大,加之其时正值“文景之治”,那可是汗青上公认的治世,关于那场规模“浩荡”但影响甚小的兵变,苍生们其实遭到的影响其实不大。至于八王之乱,因为继续时间较长,加上随后而来的乱世,苍生们遭受的痛苦几乎不成想象,出格是关于中原地域的汉人来说,无异于没顶之灾。
综上所述,西汉七国之乱关于社会的危害相对较小,而西晋的八王之乱关于社会的危害则是无比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