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3周前 (11-14 15:02)阅读1回复0
海上森林一只猫
海上森林一只猫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5
  • 经验值88810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7762
  • 回复0
楼主

“与六合精神相往来”出自庄子语,记得那个内容被姚先生用书法的形式表示出来已有良多次。在我的印象里,2012年中国国度博物馆举办“薪火相传 笔墨流光”——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大展时,“与六合精神相往来”是整个展厅里更大的一幅书法做品,前来参看进修的人都为“百岁鸿儒,挥毫泼墨”及其书法造诣点赞。《庄子·秋水篇》是姚先生别离于1997年、2003年用行书抄录的两件书法做品,无论是笔法上、墨气上,仍是行款上和神韵上,都堪称精品,两幅《庄子·秋水》篇书法做品曾被山西省博物院于2012年以“文墨春秋:姚奠中、张颔、林鹏书法做品集”为主题举办大型展览,展出后备受存眷。

《庄子·锐意》有语:“平易恬淡,则忧患不克不及进、邪气不克不及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那幅书法做品是姚先生在屡次大型书展中必写的一个内容,假设读懂后,再能实正理解姚先生的专心,会给我们良多启迪。

姚先生在《论学篇》一文中专对庄子停止了客看阐述:“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蒙(今河南商丘)人,曾做过漆园(今山东菏泽南)吏,他的生活很麻烦,穿戴粗麻平民,还打着补钉。他不愿仕进,曾回绝楚威王的礼聘。他是一个绝顶伶俐而又博学的人,对社会上丑恶的工作极端憎恶,但对人却又有丰富的热情。他猛烈、勇猛,但又消极、遁藏;他苦闷、深思,末于走进玄想。做为一个哲学家、思惟家来说,他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巨匠;而做为一个文学家来说,他却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的散文家。”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那是庄子次要的创做办法。也就是说,全书的9/10是“寓言”;而“寓言”之中,又有7/10是“重言”。“寓言”是编造个故事,来拜托本身的思惟;而“重言”是编造故事时,借重前人的名字,以加强所说的权势巨子性。因为庄子十分熟悉古代的神话传说,又非常熟悉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天然界的万物万变,因而他能随手、随口编出故事,运用丰富的材料和语汇,通过惊人的想象、巧妙的手法,来到达抒情、说理的目标。他的书“差不多是一部斑斓的寓言故事集”(郭沫若语)。假设用西方浪漫主义的概念来套的话,庄子的散文,能够说更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了。《庄子》书中许多名篇,均是以若干故事组织而成的,从《逍远游》《齐物论》《摄生主》,以致《秋水》《至乐》莫不如斯。在故事中,庄子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那些人物形象,特殊是生活细节上,大都描写得详细生动,而更罕见的是擅长逼真,他要读者“自得妄言”,而正以“不言之言”传达了弦外之音的“神”。那对中国美学史的开展起了浩荡的感化。

像《逍远游》,既着重描绘了大鹏的飞,又巧妙地描写了“蜩与学鸠”的“笑”;“笑”,既淡淡地嘲弄了小知小才者的不自量,又进一步阐明大、小都有的局限。他就如许用故事形象来停止说理。像《齐物论》,连用16个描述词来描写“万窍”的外形和声音,连系着总的声音外形的描绘来隐喻各家无意义的狡辩。像《摄生主》,描写“厨子解牛”的动态和厨子自述解牛的精神形态,即若何“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塑造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还有,《德充符》里所写的“子产”,自恃“执政”的骄矜;《在宥》里所写“鸿蒙”的“游”;《秋水》里所写“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和“焰井之蛙”与“东海之鳖”的议论;《盗跖》里所写孔子的卑屈和跖的严肃;《田子方》里所写的列御寇射;《则阳》里所写的“蛮触之争”……都写得形神兼备,正如鲁迅所评:“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做,莫能先也。”而他对后世文学开展影响之大,也是很少有人能比的。

姚先生钟情庄学,且得庄子之实,其“与六合精神相往来”似是对先生的实在写照。姚先生说,我研究《庄子》,次要是垂青庄子对人生的感化,特殊是对精神涵养的感化。《庄子》使人思惟开阔、毫不偏执,而意志勇敢。姚先生曾说:“对诸子,从初中时起,我就买了《十子全书》,泛读后,最喜老、庄、墨3家,特殊是庄;到章门后,我的研究标的目的就定为诸子,而以《庄子》为重点。”他认为:“庄子熟悉事物、事理都是相对的。庄子对人生的更大启迪是,对待事物要从更高的条理看,就能够看透事物、看‘明’事物。庄子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摘取如许的立场来待人接物就不会偏执。那长短常特殊而精湛的一种境域。

姚先生18岁时读《十子全书》,就特殊喜好《庄子》;23岁在无锡国粹专修学校肄业时参与论文竞赛,以一篇《拟〈庄子·秋水〉篇》夺冠,获付梓分发全校的殊荣;后又往苏州章氏国粹讲习会进修,25岁完成研究生论文《魏晋形而上学与老庄》;32岁时任四川白沙国立女子师范学院国文系副传授,讲授庄子研究等课程,并印出讲义《〈庄子〉通义》;36岁则在《云南论坛》一卷第6期颁发论文《〈庄子〉内篇间绎》,并撰写《论治诸子》和《诸子略论》;44岁时《试谈做为文学家的庄子》刊于《山西师院院刊》。

《过庄子庙》3首,是1940年春日寇攻下了皖东时,28岁的姚教师于3月出亡到大别山,那是路过安徽蒙城游览城东的庄子庙时所做。

漆园有小吏,体道超凡流。鲲鱼化鹏鸟,蝴蝶梦庄周。寿夭宁有异,长短本同俦。不祥生虚室,任天逍远游。但怜人世世,嚣嚣复悠悠。

至人惟孤单,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恩,高歌同哭声。痛极甜曳尾,愿死悔蕲生。万籁咸自取,解悬齐殇彭。著书动千载,神识照八纮。

我来谒生庙,怊怅心欲摧。豺狼横九有,中原多奸回。战血生青草,白骨化尘灰。扞敌同所愿,阋墙倍可哀。我欲从生往,往之濠水渨。洪水摧濠梁,猛兽出林来。眇躬何足算,但忧万人灾。感之肠欲断,空殿徒踌躇。

梁回智传授认为,《过庄子庙》是姚先生“庄学”中的一次诗意表现,姚先生的“庄学”则别有心得,《过庄子庙》其思惟之深挚、感情之挚诚和艺术之超卓,就洞然昭然了。第一首诗共10句,归纳综合《庄子》书中最凸起的一些思惟和意境,如鲲鱼化鹏鸟的“逍远游”,庄周梦蝶而“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齐物论”,“小年”和“大年”的寿夭、长短无区别论,“坐忘”和“玄览”的虚室生白等,其画龙点睛之语则在最初两句。“人世世”本内7篇之一,重点讲处世之道,“但怜人世世,嚣嚣复悠悠。”全诗最初落足于对“人世”的关心,表达对社会暗中汗青异化的深入痛感,即第二首之所谓“痛极甜曳尾”,那就是后来姚先生所申论:“庄子的思惟在其时的详细前提下,却仍有朝上进步性、以至革命性的工具。”“他深入深入地责备了现实,为古今所少有。”那才是庄子“体道超凡流”的素质,核心是一个“怜”字,也就是对“人世世”之“放不下”的一腔实情、一颗热心。那种由“内圣”而“外王”的感情构想,在第二首开头就发为警句:“至人惟孤单,庄周独多情。隐词皆感恩,高歌同哭声。”可谓曲捣垓下、石破天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远游》),如斯超脱而“孤单”的寓言、卮言其实只是表象,其所蕴含的内核却是“多情”,那貌似奔放的“隐词”和“高歌”,却是“感恩”和“哭声”!荒谬奇异的故事,表示着多么炽烈的对现实人生、社会之铭肌镂骨的体验!《秋水》篇中说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躲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至乐》篇中说死人的髑髅甘愿死而不肯复活,说死的解脱“虽南面王乐,不克不及过也”;《齐物论》说人籁、地籁和天籁,有“吹万差别”语,“万籁”出此;《逍远游》中活了800岁的彭祖与8000年的大椿一比,长命和殇夭也很难绝对;“解悬”则为《大宗师》篇中“悬解”之倒语,所谓“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克不及进也。此古之所谓县(悬)解也”,亦看破得失存亡之喻……那些关乎“形而上”的庄周哲理确实宏看而超轶,能让人恍然大悟、获得心灵解放,实乃照彻宇宙的“神识”、耸动千载的奇书。然而,那些“勘破”之典故皆统摄于开首4句、统摄于关键词“多情”,看破了、看穿了却不“冷”而要“热”,对现实、对社会、对人民、对国度,那就是姚先生意中的庄子之精神和情怀之本色。故瓜熟蒂落,第三首就间接切进了其时外寇进侵战火纷飞水深火热的严格现实,16句分为两段,前8句描绘血淋淋乱纷繁的当下,笔笔沉痛、字字血泪,鞭笞日寇为横行的“豺狼”,呵斥汉奸卖国,表达抗战意愿,慨叹国人犹自党派内争、未能连合一致对外,此情此景让人痛苦悲悼,故下段起头说想随庄子避于濠水,《秋水》中庄子和惠子做濠梁之游,“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但紧接着,却以洪水摧梁、猛兽出林显示国难深重已无处可避,而踏实于“万人灾”和“肠欲断”。最初一句“空殿徒踌躇”留下了一个在空寂的大殿中单独踌躇的青年身影,可谓“以景结”,富有形象感。一个“空”、一个“徒”,再加上“踌躇”,孤单、愤慨、焦虑、期看,思感纠结,纷纭万状,尽在此中。当全民族遭遇灾难,任何小我的痛苦都与民族国度联络在一路,只要勇猛面临而不克不及也无法遁藏。从艺术身手说,那可谓“反跌”,究其实,却是实在豪情的天然构造。姚先生在自序中归纳综合《魏晋形而上学与老庄》论文目标时说:“结语引《文中子》的话:‘虚玄长而晋室乱,非老、庄之功也。’能够概见其大旨所在。”那也能够看做就是《过庄子庙》的微旨,庄子的根底不是“相对主义”和“消极避世”,而是“内圣外王”。姚先生于1938年春曾参与过两个月抗日游击队,时年26岁,恰是“知行合一”的表现。姚先生十几岁时就学做长篇歌行体诗,后深进朴学,诗也转写五言古诗。故姚先生的诗做以豪情实率、语言古朴为尚,非雕章琢句恍惚幽渺逃求“唯美”者。《过庄子庙》3首无疑是姚先生诗做中的精品,其“至人惟孤单,庄周独多情”数语尤可称融情、志、思、学、艺为一体的不朽名句。

庄子的个性非常奇异,他绝顶伶俐、才调横溢,却远富贵、淡名利,养性葆实,无视现实而又驰想无故,故能写出凌越诸子百家,兼具哲学、文学量素的旷古奇文。庄子号召人们“判六合之美,析万物之理”,熟知古今天然、汗青的改变和人与社会的变迁,找动身展、进化的法例,要有长短之心、善恶之心,要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尽量少干蠢事,或不干蠢事。姚先生提出的“以正己为本,以从义为怀,以博学为知,以勇决为行,以用世为回,不苛于人,不阿于党,不囿于陋,不馁于势,不淫于华”可视为对“庄学”的“体验”与“超越”。“漆园有小吏,体道超凡流。鲲鱼化鹏鸟,蝴蝶梦庄周。”是姚先生对“庄学”学悟并重的一次诗化的认知和体验。

姚先生的学问和书法做品中,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安康、向上的内容,“和为贵”“人生得一良知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卓然自立,和而差别”等等,都是催人奋进的“典范文化”。姚先生善教爱国、弘扬国粹、积极建言献策的伶俐和正气,为现代文化建立供给了有力的思惟和精神支持。姚先生做为一位传统人文研究学者,并没有在详细枝节问题上过多考虑,而是以其深挚的学养和研究性思维,从“四维视野”来阐释他的治国理政看,从而展现了现代国粹各人的博大胸襟。

“宏看辨方位,微看察现实。纵向看开展,横向比差距。”那是姚先生更具学术含量又意味深长的思维体例。姚先生始末承袭其师章太炎不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学者,而是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始末对国度和民族的开展持有高度的存眷和责任感,那种高度的存眷和责任感,也始末贯串在姚先生的生命之中。

贾克勤

0
回帖

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