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的意思就是率领戎行的人。夏商周期间,天子率领的队伍分为6个军,每军大约 12500人。到了春秋期间,诸侯造大国全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晋献公、魏献子、卫文子等
诸侯都本身管辖一收戎行,称为“将军”。将军分为“杂号将军”和“重号将军”两种。
前者为 常设职位,可进朝参政、开府理事,所以又称“中朝蒋军”。然后者多为暂时征战所设,可称为
“征讨将军”。将军府又称“幕府”,府中工做人员称“幕僚”。日本受此影响,在10世纪成立 了幕府轨制,军政领袖为征夷上将军。其时天皇名为天子,实为傀儡,幕府将军成为现实上的
更高统治者。
魏晋以后,朝廷为奖励军功,增设了良多新的将军名号,多为刺史及太守所加,此称“散号将 军”。每朝常设的将军名号也各不不异。按级别各朝常设的中朝将军有上将军、车骑将军、骠骑
将军、卫将军、征(东南西北)将军、镇(东南西北)将军、安(东南西北)将军、平(东南西北)将 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及右将军等。
骠、车、卫及诸征、镇将军资深者可进号为上将军,那些
品秩各代有所差别,但区别不大。如北齐时卫及诸征加上将军时位在骠、车之上;北魏时诸征加 大者位次于卫;而此两朝卫加大者均在骠、车之上。
骠骑将军历代均为第二品或从一档次,地位次于上将军,与车骑和卫将军同属一级。
汉武帝时始设骠骑与上将军同秩是特例。隋唐之后,将军名号以杂号、散号为多。前后摆布将军与
管辖前后摆布四军的将军不是统一名号。前者为第三品,后者则为第四品。
清朝中前期,为了有效地治理边陲地域,朝廷在那里成立了差别于内地的处所行政轨制,如 外蒙古、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都划为将军辖区,由乌里雅苏台将军、内蒙古将
军、伊犁将军、黑龙江将军、宁古塔将军和盛京将军镇守。
那些将军掌管辖区军事,也兼理民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