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梅止渴”一词的由来,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1个月前 (11-14 15:27)阅读1回复0
猪脚
猪脚
  • 管理员
  • 注册排名6
  • 经验值94985
  • 级别管理员
  • 主题18997
  • 回复0
楼主

“看梅行渴”一词的由来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的一个小故事,建安十九年间,既公元214年。曹操第三次越巢湖讨伐东吴之时,正值七月份,气候炎暑,曹品行军路子安徽含山县梅山。

因为炽热的气候,曹操的兵士口渴难耐,而四周又找不到水源,曹操见兵士那番容貌,心生一计。他站在山道上,眺看远方。看了一会曹操指着远处说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

得知远处有大片梅子林,兵士一想到梅子的酸,而产生流涎,因而不再有饥渴的觉得。兵士们力争上游地向着曹操所指的梅子林前进。但是到了目标地,却没见到梅子的影子。

兵士们那时才晓得,被曹操骗了,哪有什么梅子林。但是那路途中需要颠末濡须河中游,很快曹操的兵士们便有了充沛的水源。固然兵士们上当了,但是他们照旧很兴奋,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水源了。

那就是家喻户晓,家喻户晓的“看梅行渴”的由来,到了如今,“看梅行渴”多用在比方本身的愿看无法实现,用妄想来称心安抚本身。

“看梅行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甜酸能够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看梅行渴也。”

展开全文

但是“看梅行渴”因为想到梅子的酸而产生的唾液其实不能有效的行渴,因为口渴其实不能用口水来解渴。而想到梅子的酸而产生唾液的前提仍是必需食过梅子的人才会。而没食过梅子的人其实不会因为想到梅子而产下唾液。

我们不克不及包管曹操其时的兵士都食过梅子,我们只是只掉曹操哄骗了兵士,但纷歧定是刘义庆哄骗了我们。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只是列举了前人欺诈的汗青故事,我们信其三,看其七。当然,从那个“看梅行渴”我们能够看出曹操是一个老奸巨猾之人。曹操被称之为奸雄仍是有很大原因的。

同时曹操也是一位可以把握人群,是一个优良的指导者,曹操能调动各人的积极性,熟知人心。

一梅子做为兵士前进后能够得到的工具做为奖励,极大地鼓励了兵士的积极性。

0
回帖

“看梅止渴”一词的由来,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 期待您的回复!

取消
载入表情清单……
载入颜色清单……
插入网络图片

取消确定

图片上传中
编辑器信息
提示信息